《生命奏鳴曲》公開課教案
【教學理念】
“生命奏鳴曲”作者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同學自讀自悟文章,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教師要教育同學珍愛生命,努力釋放生命的光輝。
【新課標解讀】
“生命奏鳴曲”這一課,在本單元是一篇拓展閱讀課文。在教學中,旨在通過學習關于生命的科學知識和哲理考慮,提高同學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搜集處置信息能力;學習誦讀的要領,感知課文內容;概括文章要點,在探究活動過程中,獲得一些搜集資料和研究問題的方法;激發同學熱愛生命的情感,培養同學的科學精神和探索精神。
【學情分析】
“生命奏鳴曲”是一篇拓展閱讀課文,在教學過程中要充沛發揮同學的主體作用,根據課文特點,靈活運用教學戰略。多采用討論或探究的方式進行教學,嘗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同學學會學習,主動學習,對文章進行考慮和探究。
“生命奏鳴曲”是一篇說明文,在說明過程中,作者較多地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說明清楚準確、形象生動、易于理解。全文結構清晰,采用“總—分—總”的形式,融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以生動通俗的語言,說明了人體器官的聲音與健康的關系。同學在學習時,運用所學的知識,有所作用。讓同學懂得珍愛生命,感受生命的偉大和不朽。
【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字、詞。
(2)了解人體器官的作用,從而了解人體的技能。
(3)體會學習文章語言生動形象的特點,及“總—分—總”的寫作順序。
(4)明確本文主要的說明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2)跟隨作者的描寫,了解人體各器官的作用。
(3)學習文章語言的特點,體會文章“總—分—總”的寫作順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同學自讀自悟文章,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教育同學珍愛生命,努力釋放生命的光輝。
重難點、關鍵
1、體會學習文章語言生動形象的特點及“總—分—總”的寫作順序。
2、明確本文主要的說明方法。
教具準備
課文中的插圖和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同學朗讀課題。
2、學會針對課題,提出自身的質疑。
二、初讀感知
1、同學自讀課題,解決生字新詞。
2、指名讀文、正音,并引導感知課文內容及說明方法。
3、同學默讀考慮。
4、引導交流,指導明確以下內容。
本文是篇說明文,介紹了關于人體內臟的有關知識,說明人體內到處充溢著生命的活力與音響,這些音響組成了一支“生命奏鳴曲”。“生命奏鳴曲”這個題目,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給課文分段。
2、反饋學習情況。
本文在說明時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形式,非常清晰:
第一局部(1):總寫活著的人各個內臟器官都要發出聲音,匯成一支“生命奏鳴曲”。
第二局部(2—6):分別從三個方面說明組成“生命奏鳴曲”的樂章。
這局部分三層:
第一層(2):說明心臟發出的聲音與人體健康的關系。
第二層(3、4):說明肺臟發出的聲音與人體健康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