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頌》反思性說課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重點,突破難點,不但學生課前搜集了大量資料,我也上網查找了相關資料,制作了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整個教學過程分為四個環節:
一、創設情景,奠基情感。
通過對作者深層次的認識,了解《體育頌》的寫作背景以及作者的情感,并回顧課文中所贊頌的體育精神。
二、品讀課文,激發情感。
在這一環節中重點讓學生學會以下語文學習方法:
1、用課外搜集到的資料幫助自己理解課文,讓學生把課外搬到課堂上來。
2、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學習方法。
3、個性化的理解文章,感受作者的情感。
這些學習方法的掌握有利于學生以后的學習,有利于學生的終身學習啊!他們在語文課堂上學會了這種方法,就會用這種方法來課外閱讀,而且好的學習方法會大大提高閱讀效果。這正是課外閱讀輔助課內,課內幫助課外閱讀,做到課內與課外的有機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真正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三、回讀課文,升華情感。
這一環節是配樂誦讀,由于課文較長,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散文詩的寫作特點,我從原文中提取出段首句和關鍵句子,組成了一首詩歌的形式。目的有二個,其一是讓學生在上一個環節的基礎上整體把握作者的情感,對上一個環節的情感升華;其二是讓學生整體把握散文詩的寫作亮點,為下一個環節打基礎。
四、研讀課文,抒發情感。
這一環節讓學生回顧全文,把握作者的寫作亮點,從而仿寫。對于散文詩學生接觸的少,學生不僅僅要發現作者的寫作特點,還應該仿寫,仿寫是最好的一種學習方法。課后讓學生把課堂上仿寫的內容整理一下,這不就是我們語文教學追求的嗎?學語文重在用語文,課外是課內的延伸,課外才是語文大課堂。
總之,這節課重在教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通過課內外的有機結合,以此來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達到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