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淇
5 、陳宜瑜副院長、陳竺副院長指示水生所要繼續(xù)做好白鰭豚和長江江豚的保護工作
7 月16 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陳宜瑜通過電話向水生所為淇淇人工飼養(yǎng)付出辛勞的全體同志們表示慰問;同時指出,淇淇在人工飼養(yǎng)下存活近23 年,成為世界上飼養(yǎng)時間最長的淡水鯨類動物之一,本身就是了不起的成績。23 年來,科研人員通過對淇淇的飼養(yǎng)和研究,取得了豐富的科學資料,為保護白鱀豚這一我國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動物和其他珍稀動物作出了貢獻,使得我國的淡水鯨類研究在世界上獨樹一幟,占有了重要地位。
陳宜瑜副院長強調(diào)說,淇淇雖然離去,但保護白鱀豚的工作不能停止。他要求水生所的科研人員繼續(xù)努力,抓緊對白鰭豚的保護工作,同時加強對長江江豚的研究和保護,在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方面作出新的貢獻。
7 月19 日,水生所又接到陳竺副院長的電話指示,要求水生所認真研究、總結淇淇的飼養(yǎng)經(jīng)驗和死因,形成報告。就白鱀豚今后的保護工作和思路加以研究。
6 、水生所表示要繼續(xù)做好白鰭豚保護工作
7 月16 日,水生所副所長、鯨類專家王丁博士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各界表示:淇淇雖然離開我們,但并不意味著白鱀豚保護工作的終結。淇淇以其特有的方式警示我們要加快保護工作的步伐,因為長江中還生存淇淇的同伴以及近親長江江豚,它們正瀕臨滅絕的邊緣。水生所作為長期從事白鰭豚和長江江豚的研究單位,深知任重道遠;同時也希望社會各界繼續(xù)支持和關心白鰭豚和長江江豚的保護工作。
7 月23 日,水生所向中科院提交了專題報告,提出了水生所今后白鱀豚研究與保護工作的思路:1 、繼續(xù)積極與農(nóng)業(yè)部等有關部門配合,堅定不移地推動“白鰭豚遷地保護行動計劃”的實施;2 、配合遷地保護行動計劃的實施,在條件適當?shù)臅r候,再引白鰭豚進入白鱀豚館,展開繁殖方面的研究;3 、繼續(xù)加強就地保護;4 、抓緊時機,開展長江江豚的繁殖生物學研究與保護工作;5 、利用已有的經(jīng)驗和條件,適當開展其他珍稀鯨類動物和其他珍稀水生動物的研究;6 、進一步開展與白鱀豚有關的科普宣傳和環(huán)保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