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實錄【竇桂梅】
幸福天堂——《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學實錄
思考:
1、超越既往的主題定位,既從現實的角度理解這是一個不幸的故事,也從文化的角度理解這是一個幸福的故事。在尊重兒童獨特理解的基礎上,讓兒童體會到,我們不是一個廉價的同情者,而是一個反思者,能夠在小姑娘“幸福”的死去中,我們如何面對苦難,汲取怎樣活著的勇氣和力量。
2、采用文本細讀的方式, 教學生如何批注,超越既往的咬文嚼字,讀出文字背后的信息,讀出文字背后的感受,讀出文字背后的思考,從而從多種角度讀出故事的不同味道。
3、從童話創作的角度,深入體會經典創作的內涵。通過對小女孩的“小”,發覺對應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家庭環境中一個個的“大”,以及內心包蘊的物質世界、精神世界追求的“大”,從而體會童話永恒的魅力。
思路:
1、從生活現實出發: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2、從文化背景出發: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3、從童話角度出發: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第一課時:
一、引出“不幸”
師:(配樂朗讀)媽媽給我兩塊蛋糕, 我悄悄地留下了一個。 你別問,這是為什么?
生:(師指一名學生朗讀)——
爸爸給我穿上棉衣,我一定不把它弄破。你別問,這是為什么? 哥哥給我一盒歌片, 我選出了最美麗的一頁。你別問,這是為什么? 晚上,我把它們放在床頭邊,讓夢兒趕快飛出我的被窩。你別問,這是為什么? 我要把蛋糕送給她吃,把棉衣給她去擋風雪。在一塊兒唱那最美麗的歌。你想知道她是誰嗎? 請問問安徒生爺爺——她就是賣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師:這是當年九歲的劉芊芊讀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寫下的詩。今天,我們就走進這個女孩(板書:女孩。學生讀一讀)。加上“小”字再讀,帶給你怎樣的感覺?
生:我感覺小女孩身材瘦小。
生:我感覺這個小女孩個頭矮小。
師:那么賣火柴的(板書:小。至此補充完整課題)小女孩,給你怎樣的印象呢?打開書瀏覽全文,談一談。(學生靜場,進行整體閱讀,之后匯報。)
生1:我認為這個小女孩是個非常可憐的小女孩。因為她在大年夜出去賣火柴,而且是非常冷的天氣。
生2: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窮苦的小女孩。因為在大年夜里別人都是一家人團聚,而她卻在賣火柴。
生3:我認為這個小女孩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小女孩。雪花落在她打著卷的金黃的長頭發上,她看上去非常美麗。
生4:我認為這個小女孩是個與眾不同的小女孩。因為她在大年夜的時候看到了她最疼愛她的奶奶,而且奶奶把她帶到了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生5:我認為這個小女孩是一個缺少疼愛的小女孩,因為她沒賣掉一根火柴,爸爸會打她的,而且唯一疼愛她的奶奶也去世了。
師:我聽到了“可憐”、“窮苦”、“美麗”、“與眾不同”這些語詞。真好。閱讀同一篇文章,會帶給你不同的感受。這節課咱們就帶著你們剛才說的那些感受再回到課文的文字中去,看看課文是怎么寫出剛才你們所談到的這些感受的。或許會豐富你的認識,提升你的看法,甚至改變你的觀點。
二、解讀“不幸”
(一)寒冷
師:現在就讓我們走進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來,放開聲音讀讀。(生齊讀第一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