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xué)實錄【竇桂梅】
生:到此,我們明白了課前的追問,為什么說小女孩是幸福的。小女孩追求幸福的過程才是幸福的,因為小女孩有著對苦難的承受,對清貧的滿足,就是我們剛才說的隱忍與渴望。
師:其實,你們已經(jīng)讀到了故事背后的文化背景!因為有了這份背景,小女孩相信世界是美好的,未來是美好的,最終他們來到的是上帝身邊。正因為是這種力量,故事讀來就不再凄慘而是凄美在心中。也許,正是基于這樣的文化背景,安徒生這樣寫到-----(出示課件)
生:人們不不知道:她曾經(jīng)看到過多么美麗的東西,她曾經(jīng)多么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師:那些冷漠的人,他們只看到小女孩的尸體,卻不曾看到她的靈魂,不知道她是幸福的。但我們卻知道——(出示改編的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讓學(xué)生朗讀。)
生:“她曾經(jīng)看到過多么美麗的東西,她曾經(jīng)是多么光榮地跟祖母一起,走到新年的幸福中去。”
師:好啊,你們讀到了這么豐富是內(nèi)涵。當(dāng)然,無論從現(xiàn)實角度解讀,還是從西方文化角度解讀,這份收獲歸功于誰?
生:歸功于賣火柴的小女孩的這篇童話。也就是說,歸功于安徒生,因為是安徒生創(chuàng)作的這篇《賣火柴的小女孩》。
生:因為是童話,原本憂傷的故事不再憂傷,更不會絕望,讀到最后我們竟然感受到了一種特別的寄托與幸福。
師:是啊,故事不再凄慘,而是一種凄美在心頭。于是,我們發(fā)現(xiàn),面對現(xiàn)實的世界,我們可以去創(chuàng)造一個我們心中向往的美好世界。這正是童話故事的永恒魅力,安徒生的博大也在這里。童話讀完了,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天使飛走了。剩下我們,該怎么辦?(學(xué)生沉默,之后發(fā)表感言。)
生:每一個弱小的生命都要我們關(guān)愛,不是冷漠,更不是無情的漠視。
生:我們要尋找自己內(nèi)心的幸福,即便是生活對你不公,你也要無條件地追求幸福。
生:小女孩點燃的不僅是小小的火柴,而是夢想,是執(zhí)著,我們無論何時一定心懷夢想和渴望,而不是抱怨和不滿。
生:我想,人與人之間一定要擁有愛。有愛就有溫暖,就有安寧,就有快樂,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也能點亮整個世界!(掌聲)
生:想想賣火柴的小女孩,我感到我們多么幸福啊,要好好珍惜這樣的日子,感恩自己的爸爸媽媽、家人,感恩這個社會。
師:你們的感言,不就是你此刻批注的內(nèi)心情感嗎。讓我感受到,無論是從哪個角度的閱讀,重要的是回到了我們自己的心靈。我們不是把希望寄托于上帝,而是在小姑娘所獲得的這份“幸福”中,你們已經(jīng)學(xué)到面對苦難的勇氣和力量,并引起我們對生命的珍愛與警覺,相信你們越來越高尚起來,越來越走向高貴。幸福著幸福當(dāng)然好,不過,我相信,即使生活遇到磨難,我們最后批注的一段話一定是——
生:即便生活遇到不幸,也能夠在寒冷中播種溫暖;在饑餓中獲得滿足,在恐懼中創(chuàng)造安寧,在孤獨中尋求慈愛,在痛苦中追求快樂。只要你擁有一顆隱忍之心,并不放棄對夢想的渴望,你就能獲得幸福!(和學(xué)生一起總結(jié)板書,完成上面的內(nèi)容。)
賣火柴的小女孩
寒冷 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