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實錄【竇桂梅】
生:越是因為孤獨,她就越是渴望慈愛;越是因為痛苦,就越是渴望得到快樂。概括來說,正是因為現實的不幸,她就渴望內心的幸福。
師:(對比左右概括總結)弱小與強大,黑暗與光明,寂滅與狂歡,痛苦與歡樂——感謝同學們發現了課文的內在結構,讓我們懂得了小女孩的渴望源于內心,并獲得一次次升華。就在這樣的閱讀對比的批注中,我們竟然發現了文章的結構。到此,我想你的思考一定沒有停止,你一定還會產生追問,會是什么呢?生:(沉默,思考。)
師:你也許會批注這樣的問題:這份幸福的獲得,難道僅僅是因為小女孩對夢想的渴望嗎?
生:那就是說,誰也沒有看到小女孩獲得的這些幸福,更不知道小女孩內心的渴望。可小女孩卻能看到這么多美麗幸福的東西,她怎么就能偏偏看得到呢?
生:因為小女孩心中的夢想是那么的美好,實現了這些夢想女孩就不再痛苦。
生:因為女孩心中一直被這些美好的東西占據著,她在如此痛苦的境遇下,更加希望心中的那份美好實現。
生:我覺得小女孩跟別人不一樣,別人沒有經歷過小女孩寒冷、饑餓、恐懼、孤獨的痛苦,也就沒有強烈的渴望去追求那些美好的東西。但小女孩經歷了這些痛苦,所以她能看到這些美好的東西。
師:謝謝你們的引發,咱們就再回過頭來把上節課感悟的小女孩不幸的相關句子讀一讀。
(出示上節課梳理出的體現第一課時五句小女孩不幸的句子,這里略)。
師:讓我們再次走進故事中,進行角色轉換。只改名稱,假如把小女孩換成你,試想:(屏幕出示,上節課梳理女孩不幸的語句——大家都在歡度大年夜,可你赤著腳走,一雙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的時候,你會怎么想?
生:我有些生氣。
師:當你好不容易有了一雙媽媽的大拖鞋,可是兩輛馬車飛快地沖過來,嚇得你把鞋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到,另一只讓一個男孩撿起來拿著跑了,他說將來他有孩子的時候可以拿它當搖籃,你是什么情緒?
生:我很生氣,甚至憤怒。
師:當這一整天,誰也沒有買過你一根火柴,誰也沒有給過你一個錢……
當你在一座房子的墻角里坐下來,蜷著腿縮成一團……你不敢回家,因為爸爸一定會打你的時候,你的心情又會怎么樣?
生:我特別的傷心,心太酸了。我心里恨爸爸。
師:當你一次次點燃火柴,可是火柴一次次熄滅,你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墻……
此刻,你會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說?(學生紛紛舉手,這時老師不讓說出來。)
師:你們剛才說的,甚至你們想要說的,做的,從生活的角度我都可以理解。可課文寫的小女孩如你們一樣的表現了嗎?別忘了,小女孩那么饑餓,都沒有沖向烤餓,而是烤餓自己向小女孩走來,死亡來臨的時刻,小女孩也是——兩腮通紅,嘴上帶著微笑。
師:那么這些字里行間究竟隱含著小女孩一顆怎樣的心靈?就請拿起筆,把你最想對小女孩說的話,批注在課文中吧。哪怕是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都行。(板書隱含。配樂學生動筆,之后匯報。)
生:小女孩,你忍受了寒冷、饑餓、恐懼、孤獨,你忍受的太多了,你看見了奶奶,受到了奶奶的關愛,你現在應該是幸福的吧。
生:小女孩,你經歷了寒冷、饑餓、恐懼、孤獨和痛苦,你得到了溫暖、滿足、美好、慈愛和快樂是應該的,祝你以后過得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