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年級語文《夾竹桃》說課設計
說教材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描繪了在萬紫千紅、五彩繽紛的花季里,夾竹桃的可貴的韌性和花影迷離的動人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夾竹桃的喜愛之情。
第四、五自然段寫夾竹桃的韌性及月光下的夾竹桃引起作者許多幻想是課文的重點。而第三自然段寫作者家中常見的花應有盡有,一年三季,花開花落,萬紫千紅,只是對夾竹桃可貴的韌性起對比襯托作用。根據本課及學生的特點,我設計了如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文中重點詞語,賞讀、積累描寫夾竹桃的優美句段。
2、能力目標:a、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能找出直接描寫夾竹桃的詞句,在自讀自悟中,感受夾竹桃花 的“奇妙有趣”和“可貴韌性”;b、調集學生的生活經驗,理解作者的想象,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仿寫一想象片斷,培養學生的想象與寫話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對具體的語言文字的品讀,懂得作者愛上夾竹桃的原因,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自讀自悟第四、五自然段直接描寫夾竹桃的詞句,深切感悟夾竹桃的韌性及理解月光下的夾竹桃引起作者許多的幻想,體會作者對夾竹桃的贊美,賞讀、積累描寫夾竹桃的優美句段。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仿照課文中描寫月光下的夾竹桃引起作者許多幻想的一段話,寫一想象片斷;通過對具體的語言文字的品讀,懂得作者愛上夾竹桃的原因,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說教法
新課標提出:閱讀是收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是以讀為基礎,全面訓練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起著其它形式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古人云“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圍繞教學目標,采用“以讀為主,讀中質疑,由讀求悟,議中解疑”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學、領悟、應用。
說學法
加強學生的閱讀實踐,使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利用已有的積累進行創作的能力,以及審美表達的能力。
媒體設計:自制ppt
說教學過程:
一、對比質疑 激發興趣(教學1、3小節)
1、作者是個愛花的人,家中常見的花是應有盡有。
指名讀第三小節(隨即演示各種花的圖片)
2、談感受、讀好
3、出示:第一小節。讀讀,你有什么問題要提出?(夾竹桃為什么最值的留戀最值得回憶的花?)
我先學習3自然段,利用語言文字及圖片,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家中其它花的萬紫千紅,再出示第一自然段與其形成鮮明對比,本文的核心問題(夾竹桃為什么最值的留戀最值得回憶的花?)自然成了學生迫切想了解的問題,激發了學晟的閱讀興趣。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樣,使學生興趣盎然地走進學習中,進而培養學生多思、好問、善問的好習慣。既訓練思維,又培養學生提問題的能力。
二、以讀代講 讀中體會(教學2自然段)
這一自然段語言淺顯易懂,教師不必多講,讓學生從讀中體會兩盆夾竹桃的奇妙有趣,進行有感情朗讀。具體操作如下:
1、誰愿意帶我們到季先生家的大門內,看看那兩盆夾竹桃呢?指名學生朗讀第二自然段。
2、你看到了那兩盆夾竹桃了嗎,她是什么樣兒的呢?用“——”畫出直接描寫花的語句,自讀自悟,夾竹桃的花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