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八單元教案
2、寫梅花的詩句:
《早梅》(張謂)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卜算子·詠梅》(毛澤東)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卜算子·詠梅》(陸游)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2、寫松的詩句: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陳毅)
苔滑非關雨,松鳴不假風。(唐·寒山子)
松門風自掃,瀑布雪難消。(唐·皇甫曾)
蒼蒼松檜陰,曉日露西嶺。(唐·許渾)
作業設計: 查找王冕的資料,準備交流。
板書設計:
墨梅圖題詩
超凡脫俗,卓爾不群
課后反思:
竹頌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贊頌勁竹的抒情散文。作者從勁竹的生長、氣節、態度等多方面著手,寫盡了勁竹堅毅頑強的品格、質樸清新的本質。
教學目標: 閱讀這篇抒情散文,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物體,抓住特點描摹竹子“形”和“神”的方法;體會作者感情,理解課文主旨;學習擬人手法的運用。提高學生分析能力、誦讀能力、表達能力。認識竹的情操和美德,體會作者對于竹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 通過描寫竹子的“形”,表現什么樣的“神”。
教學難點: 認識竹的情操和美德,體會作者對于竹的贊美之情。
教學構思: 本文在記敘、抒情、議論中飽含哲理,在教學中能夠指導學生有感情地去誦讀,不要過多地分析課文,指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累詞句,并能依據課文的句子造句。
教學時間: 1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簡介作者:管樺先生是我國著名作家、詩人和書畫家。我們所熟悉的他的作品有歌曲《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我們的田野》。中篇小說《小英雄雨來》等等。管老的墨竹在畫壇獨樹一幟,獨具風格,以粗干大葉,撐天柱地為特征。所以,詩人艾青題詞暫管佬說:“人如其竹,竹如其人,我愛其竹,更愛其人。”。
2、下面我們來學《竹頌》,更要學習一種精神。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學生朗讀課文,教師指導朗讀,并正音正字
1、注音:筍 曳 潛 勁竹
2、填字:pān附 消róng 青tái líng云 yōu揚 xiāo灑
3、解詞:
蕭蕭:擬聲詞,形容了馬或水聲等。這里形容風吹竹林發出的聲音。
凌云:直上云霄。凌:升高
塵俗:世俗
搖曳:搖蕩
三、學習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用鉛筆劃出形神兼備狀寫竹子的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