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擠啦》教學設計
“當我(善意地對別人指出他的缺點) 時,我應當想到他的心情,盡量不傷害他的自尊) 。”
……
6、小結學習,揭示課題:自由的天地里,我們盡情地追求,追求善良、追求寬容、追求尊重,追求一切最美好的人格。我們之間沒有壓抑,不道德行為已遠離了我們。這樣的大世界,容納了我,也容納了你;這樣的大世界,也正是作者狄更斯先生追求的王國。所以,他寫下了這首詩《別擠啦》(板書題目)。他再三呼吁“不要擠!”(出示詩句“你,不要擠!”,使第一節詩歌完整起來。)
7、指導朗讀第一節詩歌,讀出自己所理解的情感。
【設計意圖:在揭示課題之前先將第一節的內容分解導讀,通過問題提示、“留白”“?白”的方式引導學生分句體會詩句意思,并在理解詩句過程中反復品讀,讀出自己的感受。在整個“問題導學”過程里,老師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為理解本詩做足了鋪墊:世界之大,足以容納所有人的自由。隨著作者寫作思路的轉變,老師跟著將矛盾拋給學生:無拘無束的自由并非真自由,真正的自由是有條件的,需要做出“保證”的。在矛盾激發的同時,揭示課題“別擠啦”,揭示作者的中心意思“不要擠”,學生對它的接受與體會當然就自然且深入了。】
三、深化理解,感悟詩意。
1、導思: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我們擠傷了別人的腳,也擠走了自己的文明;長長的隊伍中,我們擠出了自己的位置,也擠走了別人的尊重。狄更斯先生高喊“不要擠”,究竟是不要擠走什么?
2、自由朗讀第二節詩歌。
3、學生交流:
a) 做個有良知的人,不要擠掉道德,留住:真誠、寬容、善良、和平、平等……
b) 做個勇敢且有毅力的人,不要讓丑惡擠進心靈,抵制:虛偽、貪婪、兇殘、卑瑣……
4、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舉例說說對這節詩歌的理解。
5、分角色朗讀這節詩歌:
a角色: 不要把善良從心靈深處擠走,
給道德以應有的地位,
給每一件好事以恰當的鼓勵;
b角色: 更得嚴防丑惡偷偷潛入你心底。
讓每一天成為一項嚴峻的記錄,
面對著它,我應當問心無愧:
給別人生的權利,活的余地。
c角色(a+b):不要擠,千萬不要擠!
(先分a、b、c三部分內容讀,再分角色串讀整節詩歌,意在幫助學生通過朗讀更明了這節詩歌的意思。)
6、朗讀全詩,鼓勵背誦。
(在多次品讀的基礎上,老師給予提示語的幫助,學生嘗試背誦全詩,從中體味:敢于挑戰,追求成功,也是不能擠走的良好的人生態度。)
【設計意圖:本單元的主題是“地球家庭”,課文中表現了令人震撼不已的美好心靈,滲透了“和平”“民族”“種族”“責任”“給予”等內容,《別擠啦》則是以詩歌的形式來講述道理。狄更斯先生寫這首詩的目的是呼吁人們“別擠啦”,如果教學只停在讀明白字面意思的層面上,是無法達到教學目的的。所以,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在朗讀中理解,在聯想與交流中體會詩意,在實際學習中感受良好的人生觀等等,可以深化“擠”的內涵,拓展“擠”的外延,聯系自己的實際來體味詩意使之更近更真更樸實也更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