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兩支筆的孩子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見過在口袋里掛著筆的人嗎?
2、你們想想,這些人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3、今天,我們也要認識一個掛著筆的人。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同學們,你們說第一遍讀課文,我們要解決哪些問題?
為什么掛兩枝筆?掛了筆結果怎樣?等。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交流自己提出的問題。
4、說說:
除了剛才解決的問題,你還讀懂了什么?
三、找出過渡段,給課文分段。
1、這單元我們重點學習的是過渡段。請大家快速地瀏覽課文,劃出過渡句或段。
2、交流。齊讀過渡段。
3、利用過渡段,給課文分段。并寫出段落大意。
4、小組內交流。
5、集體交流。
四、學習第一段。
1、抽生讀第一段。
2、聽后交流。
說說:你從第一段中了解了什么?
你覺得第一段中哪些句子寫得好?為什么?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二段。
1、出示過渡段,齊讀。
2、為什么小亮也有不掛筆的時候呢?展開想像,說說你認為不掛筆的原因。
3、學生自由讀第二段。
4、交流:說說陸小亮不掛筆的原因。
5、你覺得文中哪個詞最能概括陸小亮幫老奶奶寫信時的情況?
引出:“費勁”
6、認真再讀課文,邊讀邊想:
你從哪些地方看出小亮“費勁”?用筆標上號,并在旁邊寫上理由。
7、交流。結合指導朗讀。理解課文。(重點)
8、作為小亮的朋友,此時此刻,你想對他說什么呢?
二、學習第三段。
1、可小亮后來又重新掛上了筆,這是為什么呢?
2、你覺得王老師會對小亮說些什么?請你以王老師的口吻來說說。
3、聽了王老師的話,小亮會怎么想?
三、延伸。
1、請同學們討論一下,你覺得小亮該不該再掛上兩枝筆?為什么?
2、自由討論。
3、集體交流。
4、結束語:相信,有了朋友的鼓勵,老師的關心,陸小亮同學一定回振作起來的。這節課,我們就學到這里。
板書: 14、掛兩支筆的孩子
左右為難費勁
語言、神態、動作、心理活動
教時安排及目標:
第一教時:學習課文第1—12自然段的內容,抓住重點句學習把人物寫具體的方法。培養學生合理想象,大膽創新的能力,初步感受只有認真學習,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的道理。
第2教時:抓住單元提示,進一步認識過渡句和過渡段在文中的作用。學習課文第13自然段,深刻領會文章中心。指導學生如何圍繞中心,把第一教時所編的故事寫具體,全面提高學生把事物寫具體的能力。
第一教時教案
教學內容:學習課文第1—12自然段的內容,抓住重點句學習把人物寫具體的方法。
教學目標:學習課文第1—12自然段的內容,抓住重點句學習把人物寫具體的方法。培養學生合理想象,大膽創新的能力,初步感受只有認真學習,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