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私的愛
請說出這個“愛”字贊揚了孔繁淼什么精神品質。(對藏族人民的深情,日夜操勞無私奉獻的精神。)
(2)這是一篇新聞報道,寫法雖然和前兩篇課文不同,但特點是一致的。它內容真實,事實典型感人,文字表達簡潔樸實。
4.質疑。
5.作業。
(1)完成作業本3、6兩題。
(2)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一題。
①作業本第7題。
②以敬愛的老師為對象,用上“無家可歸”、“不厭其煩”、“語重心長”、“可想而知”、“牽掛”、“覺察”等詞寫一段話。(詞的順序可換。)注:此題“無家可歸”需作轉義使用的指導。
③填空,補寫排比句。
這殷虹的鮮血蘊含著孔繁森,蘊含著一位共產黨員,蘊含著一位日夜操勞的領導干部。
課文概況:
拉薩市副市長孔繁森收養了三個孤兒、教育了三個孤兒,為他們賣血的三個故事,每一個故事為一段,贊揚了孔繁森無私奉獻的品德和艱苦奮斗的精神。
閱讀實踐:
(1)讀課題思考:什么是無私?課文哪些地方表現了無私?
(2)在災區孔繁森對三個孤兒怎么說、又怎么做?說明了什么?
(3)孔繁森覺察到孩子們開始挑剔吃了,他是用什么方法進行教育的?讀讀他語重心長的話,體會每一句的含義。
(4)孔繁森的錢為什么“更”緊了?但從哪里可以看出他對孤兒、對窮苦人民、對受災群眾有著“無私的愛”?
詞語注釋:
廢墟——遭受破壞或災害后變成的荒涼地方
挑剔——過分嚴格地在細節上指摘
婉言相勸——以婉轉的語言進行勸導
不厭其煩——不嫌它的煩惱
語重心長——話語懇切而有分量,情意深長
日夜操勞——一天到晚地操勞
媒體鏈接:
孔繁森,1944年生于山東省堂邑縣五里墩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在黨的培養教育下讀書、參軍、入黨,后轉地方工作。他兩次赴藏,歷時十年,為西藏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同藏族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994年11月29日,他在去新疆考察途中,慘遭車禍,不幸以身殉職。他以實際行動展示了新時期人民公仆的光輝形象,被人們稱為新時期的雷鋒,90年代的焦裕祿,黨員、領導干部的楷模。他留給我們的是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無私奉獻和艱苦樸素的精神。
在線練習:
(1)將下列詞語抄寫到田字格里:
薩 逛 墟 憊 剔 婉 鬢
(2)用課文內容,用下列關聯詞造句:
不但------而且------
雖然------但是------
無論------都------
(3)組詞:
剔( ) 鬢( ) 婉( ) 斑( )
踢( ) 濱( ) 碗( ) 班( )
錫( ) 繽( ) 惋( )
(4)縮句:看到孔繁森護養三個孩子負擔太重,拉薩市市長洛桑頓珠領走了曲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