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莫泊桑拜師 “學程導航”課時教學設計
“學程導航”課時教學設計教學內容
21.莫泊桑拜師(第 1 課時)
執教日期
三維目標
1.學會課文生字(5個一類字,2個二類字),理解“簡陋”、“烙印”等詞語的意思,并引導學生積累“孜孜不倦”、“直截了當”、“萬般無奈”等成語。
2.在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學會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福樓拜的循循善誘和莫泊桑虛心好學、勤學苦練的精神,初步懂得仔細觀察、不斷積累、勤奮練習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教學重點、難點學習課文2~5自然段和6~7自然段,初步懂得仔細觀察、不斷積累、勤奮練習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教學資源1.學生的寫作經驗。
2.莫泊桑與福樓拜的背景資料。
3.《駱駝祥子》中描寫“馬車”的片段。
4.關于“觀察”的寫作名言。
預習作業設計1.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自學生字,查工具書理解生詞。
3.搜集課文中人物的背景資料。
4.邊讀課文邊圈畫,提出問題。
學 程 設 計導 航 策 略調整反思1.準確認讀課文生詞,理解“裝飾簡陋”的意思,并說出它的反義詞。
讀準“吆喝”中“喝”的讀音,關注“吆”的寫法。
2. 交流“莫泊桑”的資料,讀“作家卡片”,對作家有初步的了解。
3.圍繞課題質疑。
4.一生讀第一自然段,思考交流:莫泊桑為什么要去拜師?
5.一生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思考交流:拜師結果如何?莫泊桑拜師是怎么做的?
6.關注課題,理清人物之間的關系,說清起因、經過和結果,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1.快速默讀課文,課文中一共寫到莫泊桑幾次向福樓拜請教?是哪幾小節?
理清脈絡,為課文分段。
2.分角色讀課文2~5自然段。思考交流:福樓拜是個怎樣的老師?莫泊桑又是一個怎樣的學生?從哪些詞句中可以看出來?
3.體會破折號的作用。
4.師生合作朗讀對話。學生走進莫泊桑的內心,體會人物的想法,感悟“勤奮”。
1.默讀“第二天,莫泊桑真的站在家門口,看了一天大街上來來往往的馬車,可是一無所獲。接著,他又連續看了兩天,還是沒有什么發現。”,談談莫泊桑的性格特點。
2.思考交流:他“一進門”就說,從“一進門”三個字讀懂了什么?
3.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七自然段,交流自己的發現。揣摩福樓拜說教的表達效果。
4.體會福樓拜的寫作經驗的豐富和誨人不倦的教學態度。從“烙印”體會莫泊桑學習的用心。
5.師生合作朗讀第6~7自然段中的對話。
板塊一:導入新課,檢查預習。(目標1、2,時間10分鐘)
1.揭示課題。檢查生字詞。(簡陋、吆喝、烙印、咖啡、篝火、孜孜不倦)“簡陋”這個詞課文中是形容馬車的,與“裝飾簡陋”意思相對的詞語是——“富麗堂皇”。“吆喝”的“吆”注意右半部分的寫法;“喝”讀第四聲。
2.指名讀課本p114“作家卡片”。
3.讀了這段資料,再看課題,我們不禁就產生了疑問:莫泊桑為什么要去拜師?他拜誰為師?他怎樣拜師?拜師的結果如何?(相機板書:福樓拜 原因 經過 結果 )
4.讓我們先去探尋莫泊桑拜師的“原因”與“結果”。
5.指名讀課文第1自然段。思考:莫泊桑為什么要去拜師?(相機板書:孜孜不倦、焦急萬分)
6.指名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思考:拜師的結果如何?(板書:學有所成)其實這個自然段有幾個詞語也告訴我們“莫泊桑拜師時是怎么做的”?(板書:仔細觀察、用心揣摩、積累素材——一個詞概括 “勤奮努力”或“勤學苦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