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們畢業》(第一教時)課堂實錄
生:把“是您”放在前面,可以突出是“老師”而不是別人更加的辛苦和勞累,如果放在中間顯得平淡無奇。
師:那你們一起來讀讀這三句排比句,再感受一下。
師:我和你們在一起,很快樂,我們彼此都有收獲。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剛才我領著你們欣賞了第四自然段,現在讓我們來讀讀第三段吧!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讀了第三段,有什么收獲?
生:這一段可以分成三部分,“6年的學習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斕(lán)的畫卷!”是總寫,“每天清晨——歡樂和幸福。”是敘述了在學校里的生活,最后感謝母校。
師:同意他的意見嗎?
生:我不同意,應該從“每天清晨——有的制作標本……”。(其他同學紛紛點頭,剛才那位學生主動站起來說自己搞錯了。)
師:那你們覺得這一部分是怎樣來表達眷戀的?(學生遇到困難,大都不能自主欣賞)
師:那我們先來看第一句,這一句寫了什么?(有意放慢節奏給學生引路)
生:寫了每天清晨,我們走進大門,校園里就有了歡聲笑語。
師:讀讀第二句,寫了什么?
生:寫了早操開始了,我們排著隊進入操場做早操。
師:那第三句呢?
生:上課了,我們聽得專心,讀得動情,議得熱烈。
師:讀讀第四句。
生:這一句寫了中午15分鐘時間,我們在描紅臨貼。
師:最后一句呢?
生:寫了每周兩次的課外興趣小組活動,我們各自參加自己喜歡的活動。
師:這樣一句一句地理解似乎很小兒科啊,知道我為什么讓你們這樣一句一句地說?讀讀這幾句,發現了什么?
生:作者從清晨一直寫到中午,還寫到興趣活動。
生:也就是他從早到晚寫了在學校里一天的學習生活!
師:我們在校園里生活了一千多個日子,難忘的事說也說不完,他就選取了典型的一天,具體寫了一天的學習生活。這樣寫讓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他們一天的學習安排得滿滿的,但又是豐富多彩的。
師:課件出示濃縮了的一段話(即把第三段縮寫了)讀一讀,這樣寫不也寫了一天的學習生活嗎?
生:不行,這樣寫好象有點不通。
師:是不通嗎?有其他意見嗎?
生:這樣寫就沒有活潑感了。
生:我也覺得不行,因為第一句說:“6年的學習生活像幅五彩斑斕的畫卷!”,如果把中間的5句話變得簡煉、概括了,那么就不能說明“學習生活像五彩的畫卷”了。
生:這樣簡單地寫就不能深深地表達他們對學校的熱愛了。
師:你們都說到了點子上。那請你們再讀讀這一段,抓住一個詞或一句話來具體說說如何寫出校園生活的美好。
生:我從“在課堂上,我們聽得專心,讀得動情,議得熱烈,就像棵棵幼苗盡情地吮吸著汩(gǔ)汩流來的甘泉。”這句話中感受到我們像幼苗一樣吮吸著汩汩流來的甘泉,就是在學習知識。
師:讀讀前后文,能說說他們像幼苗一樣汩汩吸著哪些知識的甘泉嗎?(學生議論略)
師:吸收知識本來是——(學生接:無聲無形無息的)但是這樣寫能讓我們仿佛看到幼苗在——(學生:長大),汩汩的聲音仿佛就是幼苗拔節而高的聲音。讓我們來讀讀這句話,感受比喻的妙處吧!(生讀)
生:我還發現前面寫了我們像棵棵幼苗,后面又寫了“我們在這里茁壯成長”也把我們比成了幼苗,前后呼應。
師:你能聯系文章的前后思考,很有眼光。繼續交流。
生:“每天清晨,我們迎著朝陽跨進學校的大門,沉寂了一夜的校園頓時蕩漾起我們的歡聲笑語。”這句話寫出了校園有我們的歡聲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