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們畢業》課堂實錄
教學目標:1、理清文章思路,感受眷戀之情。
2、在欣賞咀嚼語言的過程中,初步感受語言的表現力。
3、結合自己的體驗,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欣賞咀嚼語言的同時感受濃濃的眷戀之情。
教學過程:
一、初讀感知。
(學生自由讀)
師:大家讀了這篇課文,有什么感覺,有什么收獲?
生:作者非常眷戀母校、老師、同學,校園中的每一個事物都讓他眷戀,不想畢業,很想永遠在母校生活下去。
師:大家聽清楚沒有,他剛才用了一個詞來表達對母校的感情。是哪個詞?
齊:眷戀!
師:在課文中找到這個詞了嗎?讀讀有“眷戀”的句子。“眷戀”的意思相當于?
生:相當于“留戀”、“依戀”。
師:想一想,“眷戀”和“留戀”一字之差,之間有什么區別?(生答不上來。)
師:(請學生查字典)“眷戀”在字典中的意思是“深深的留戀”。那也就是說,“眷戀”的感情要比“留戀”—(深!)
師:還讀懂了什么?繼續交流。
生:我覺得我們也快畢業了,就像文章里說的那樣,我們眷戀美麗的校園,慈祥的老師,活潑的同學,這篇課文也點出了我們的心聲。
師:你能聯系自己說出了真實的想法,很好!還有嗎?
生:我從第四段中的一句話中感受到他們對老師的感情很深。“粉筆的灰塵,已把您的青絲染成了白發”,我從這一句看出,老師教授我們知識,卻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寫得很有感染力。
師:你已經在開始欣賞了。
生:我讀懂了作者先是說了自己很眷戀自己的學校,接著就寫了很多在學校里發生的事,也就是寫了校園生活,最后又寫了對老師的熱愛和尊敬。
師:你很會思考,一下子就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看看課文是不是按這個思路寫的。
(學生瀏覽思考)
師:你們很會讀書,有的從作者表達的情感角度交流,有的從文章的內容角度交流,有的從作者的寫作思路角度交流,還有的同學對某些語句談了自己的感受。這樣說來,我們對文章的情感、內容、思路基本了解,那么這是不是真正懂了呢?讓我們繼續走進文章,進一步讀懂作者如何表達這種眷戀之情,在這個過程中學習欣賞。
二、欣賞文本。
你們想先學習哪一段呢?(大多數學生說:第四自然段)
(一)學習第四自然段
學生自由讀這段
師:第四自然段是如何表達我們對老師的眷戀的?
生:第四段選用了大量的排比句,來表達我們對老師的眷戀。
師:是大量嗎?哪些是排比句?
生讀:是您……是您……是您……
生:我也覺得作者用了一連串的排比寫出了老師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比如文章中寫到的“我們每一點成績,都凝聚著您的心血和汗水;我們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您的幫助和教誨”,我們對老師的感情就是在這點點滴滴中,年年月月中慢慢變深的。
師:(教師先糾正從嚴格意義上這句不算排比句)是啊!這六年來,我們和老師至少有一千七百多個日子朝夕相處。他們之間的感情也就在這年年月月中漸漸深厚起來的,都六年了,能不讓人眷戀嗎!
生:我在讀“日夜操勞……染成了白發”這句話時,想起了我們曾經學過的一篇課文,文中寫到“您的皺紋是為我而生,您的白發是為我而白”。是老師教育我們一點點成長。
師:剛才你們有的發現了文章用排比這種修辭手法來表達感情,有的能夠聯系學過的句子來談自己的感受,也有的……但是沒有從整段的結構這個角度來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