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落日》教學反思
整節課,我引導學生賞讀語言文字,想象文章意境,感悟了“三亞落日” 那份詩意的美。不足的是:不少學生沒能真正體悟三亞風光的美,感情朗讀也不到位,我想:如果能有三亞風光的錄象,效果一定更好些!
2.三亞落日教學反思
第一段我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后找中心句,以最快的速度將學生引入學習活動中,通過對“真有詩意”“美妙絕倫”等詞語的朗讀、理解,激發學生的向往與贊美之情。通過“在三亞看落日如何有詩意?”過渡到第二段的教學。第二段對于理解文章中心是十分有利的——三亞的景象樣樣都美,在這個美麗的地方看落日自然別有一番情調。本段因為有了多媒體課件的幫助,學生真切感受到了三亞落日的美,在此基礎上朗讀課文相關段落,效果很明顯。在引導學生感受三亞濃濃的熱帶風情后,抓住“三亞落日美在何處”貫穿第三部分的教學,扣住落日隨著時間的推移形態也隨之變化“像孩童——像紅燈籠——像跳水員入水”來感受日落的整個畫面,在反復多樣的朗讀中體會到三亞的自然風光之美并感悟作者對三亞落日景象的留戀和贊嘆。
教學反思:
《三亞落日》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通過朗讀感受落日的那份獨特的如詩如畫的美。借助感悟文本,插圖、音樂等體會落日的美,注重有層次地指導朗讀,通過想象畫面美,讀出意境美,最后達到熟讀成誦的效果。重點詞語中領略落日美。如抓住“紅撲撲”、“赤朱丹彤”、“金紅一色”等描寫顏色的詞;感受夕陽西下時的自然奇觀,又抓住“快樂”、“抖落”、“懸在”、“頑皮地蹦跳”等描摹動態的詞感受到落日的頑皮、可愛。在畫面中欣賞落日的美。抓住幾個畫面“像快樂的孩童”“ 像大紅燈籠” “像跳水員”,文中運用了很多的比喻和擬人,使落日富有了情趣。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作者描繪了三亞落日的美麗景象,抒發了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欣賞這樣的一篇美文,身臨其境地去感受三亞落日的那份獨特的如詩如畫的美,是我教學的重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重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我以朗讀訓練為主線,因勢而利導,引導學生賞讀語言文字,想象文章意境,在朗讀中感悟,在感悟后朗讀。當然,我也向學生展示三亞獨特的風光,把學生引領進遼闊、純凈、如仙境般的天地。我想,通過本課的教學學生不但領悟理解了課文內容,感悟了“三亞落日”那份詩意的美,而且有了更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