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下冊綜合性學習《難忘小學生活第二板塊:依依惜別》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六組綜合性學習《難忘小學生活》第二板塊《依依惜別》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用多種形式表達對老師和同學、對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會寫臨別贈言、簡單的倡議書、建議書和演講稿。
能在教師的幫助下,與同學一起組織策劃聯歡活動。
第一課時寫贈言、制作同學錄
湖北省棗陽市楊當鎮徐寨小學 龔海定
【教學目標】從整體上把握“依依惜別”板塊中開展的活動方式。
通過對“范例”的探究,使學生認識寫贈言的基本要求,學會制作同學錄。
通過贈言的方式回顧小學生活,抒發惜別之情。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活動
1.用多媒體播放母校的風景圖片,四季圖片、文體活動照片等,創設依戀母校的情境。
2.多媒體展示送別詩,師生齊誦: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3.師:古人離別時,多做送別詩,今天,我們即將小學畢業,走向人生之路,在此時我們想用什么形式表達對老師和同學的感情呢?
【設計意圖:綜合性學習的目標要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設計的活動應該是與小學畢業生的生活相關的問題,采用展示校園圖片、古人送別詩等方式,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興趣。這是綜合性學習的前提。】
二、自主選擇活動形式
1.學生讀第二板塊“依依惜別”,討論采用什么表達方式,自由發言,并詳細介紹這種方式的特點及好處。
2.師生共同探究各種方式的可行性。
3.最后明確:常用的方式有:
寫贈言、制作同學錄、開展演講、寫倡議書、建議書、給老師寫信、結合母校情況開展實踐性活動,再為母校建設出一次力,開畢業聯歡會等。
【設計意圖:綜合性學習應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通過學生通過閱讀活動要求,結合班級實際,選擇活動方式。】
三、探究贈言的特點及寫法
1.明確本節課的活動內容及目標。
師:根據活動安排,本節課我們開展寫贈言,制作同學錄活動。
2.激發對畢業贈言及同學錄的重視與興趣。
師:同學們,一份畢業贈言,可能會在一個同學或老師那里保存一輩子,甚至更長的時間,是無比珍貴的一份畢業紀念品,因此畢業贈言很有紀念意義。一份同學錄,可能就是將來幾十年后你找到同學的線索,也具有重要意義,那么該怎樣寫好畢業贈言、制作同學錄呢?
學生先自由發言,說說自己的見解。
3.指導學生學習“畢業贈言范例。”
師:課文閱讀材料中給我們提供一些畢業贈言的范例,希望能夠對我們有所啟發。
4.學生探究如何寫好畢業贈言。
(1)學生自讀畢業贈言,體會范例中的畢業贈言表達了對老師、同學的什么感情?
作者是怎樣表達的?
(2)分小組交流自己的探究結果,后全班交流。
5.教師點明:多媒體展示
通過閱讀范例,要明白,贈言的主要目的及內容是:回顧學習生活,抒發惜別之情;感謝老師教導,贊美同學情誼;展望美好未來,表達真誠祝愿。
贈言的基本要求是:短小精悍,情真意切,能根據同學和老師特點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