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白鷺
教學內容:省編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16課〈〈白鷺〉〉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運用電教媒體,感受白鷺的美,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白鷺顏色、身段的精巧,覓食、棲息、飛行時的韻味。
教學難點:“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對象分析及其學習需要分析:
白鷺,物如其名,是一種純潔無暇、優美高雅的鳥。只消聽到它的名字,就給人以美的遐想。特別是郭沫若老先生筆下的白鷺更是集形美、意美、情美于一身,學生拿到這樣的美文,便會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來。但是,對于生活在城市的六年級小學生來說,他們對白鷺的了解大多是從電視、電影、報刊雜志上獲得的,至多也是從動物園里看到一只、兩只活生生的白鷺。所以,他們迫切想了解、欣賞白鷺的美,而引導學生去吟誦、感悟作者優美如詩的語言,體會其美妙絕倫、如詩如畫的境界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媒體選擇與應用設計:
白鷺的資料網上很多,有文字介紹,也有鮮活的圖片資料,這些圖片外形逼真,意境優美,妙趣橫生。我利用網絡資源,查閱了一些白鷺的圖片,制作了生動形象的動畫,在逼真、生動的情境中給學生以美的享受,把學生帶入一個白鷺世界。
教學過程:
一、 復習檢查
1、文章是從那幾方面介紹白鷺的?
2、讀出文章首尾呼應的句子。
二、精讀欣賞
1、請欣賞一組白鷺的圖片
(多媒體出示一組白鷺的圖片,配以優雅的輕音樂。包括白鷺的外形圖、覓食圖、棲息圖、晚飛圖等。)
2、同學們,這些圖片美嗎?
圖片這么美,郭沫若老先生筆下的白鷺更美。這么美的文章我們更要把他讀美。請大家自由讀課文,找出你最想讀的一部分認真讀。
(1)學生自由朗讀。
(2)反饋。
3、精讀每部分
白鷺的外形美
a、指名說說這一部分哪兒寫得好?為什么說這兒寫得好?
(讓學生充分地說,說理由,說感受。)
b根據學生的發言,相機進行朗讀指導,圖片欣賞,重點詞句的理解。
a第3、4節運用對比的寫法,寫白鶴為了襯托白鷺的精巧;寫朱鷺、蒼鷺是為了襯托白鷺的常見。(出示白鷺與朱鷺、蒼鷺的比較圖片)
b第5、2自然段寫了白鷺外形的顏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的適宜和精巧。(請學生上臺對照白鷺的圖片點擊“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以此體會白鷺外形的精巧。)
c、指導記憶背誦。出示下面的填空:
那( )的蓑毛,那( )結構,那( )的長喙,那( )的腳,增一點兒( ),減一點兒( ),素一點兒( ),深一點兒( )。
d、寫法指導 郭沫若老先生的對白鷺的描寫是借鑒了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賦》的寫法。出示下面一段話:
東家之女,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