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學會合作 教學設計
2、交流
為什么要合作(1——3) 怎樣卓有成效地合作(4——6) 呼吁學會合作(7)
1、思考作者是怎樣把第二方面的道理敘述清楚的?分別舉了哪兩個例子?
2、師小結,再次明確文章的結構層次。
四、學習第一段。
1、默讀1——3自然段,思考:為什么要學會合作?找到表明作者觀點的句子畫下來。
2、讀讀第一段各自然段中表明作者觀點的句子。
3、師小結:作者從“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做好事情,獲得成功”兩方面闡述了合作的重要性。
4、小組討論第2自然段的表達方法。
5、交流,明確表達方法。
五、課堂練習
學習第2自然段的表達方法,仿寫一段話,并用上“總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獲得“只有學會與別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的感受,培養學生團結協作、自我犧牲的精神。
3、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練習當眾演講,說明觀點。
教學重難點
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所舉兩個事例的作用和它們所強調的側重點的不同,培養團結協作、自我犧牲的精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
一、復習。
1、本課圍繞“合作”這個話題,講了哪幾個方面的內容?
2、齊讀第一段。
二、研讀事例,感悟合作之美。
1. 過渡:怎樣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第 4~6 自然段,用文中的一句話來回答這個問題。
(成功的合作不僅要有統一的目標,要盡力做好份內的事情而且還要心中想著別人,心中想著集體,有自我犧牲的精神。)
2. 為什么不直接說道理,而要選擇兩個事例來說明呢?
(因為 4 、5 自然段的兩個事例分別說明了第 6 自然段的兩層意思,用事實說話更能讓人信服。)
(一)研讀事例一:交響樂團演奏
( 1 )分男、女生齊讀第 4 自然段,師發現讀得節奏快慢不一,并不整齊,問:為什么我們這么簡單的合作都沒有完成好呢?而一個擁有上百人上百種樂器的交響樂團又是如何合作的呢?
( 2 )課件出示交響樂團演奏樂曲的音像資料,讓學生置身于交響樂的美妙旋律中。
結合觀看欣賞的體會,理解“悠揚”“傾瀉”“流向天宇”“流進人們的心田”的意思,并充分地指導朗讀。
思考:為什么他們能奏出如此美妙的樂曲呢?讀讀課文,找出答案。(扣住“上百位樂師”“數十種不同的樂器”和“合作得這樣完美和諧”“高度統一的團體目標”“協作精神”等詞語,引導體會“團體目標”和“協作精神”的重要)。
( 3 ) 分組討論:為什么作者一定要選這個事例呢?不選取拔河比賽作例子呢?這個事例與作者的觀點有什么關系?
學生回答后總結:因為交響樂團的合作更復雜,更龐大,這是合作的典范,選舉的是典型事例,最能說明作者的觀點。
( 4 ) 現在,讓我們學習這種目標統一、團結協作的精神再來合作朗讀第 4 自然段,大家有信心合作好嗎?(生齊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