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合作》第二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2篇)
《學會合作》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
之一
作者:張曉穎
教學要求:
1、結合課文容理解“我從你們身上看到一種可貴的合作精神”的意思,懂得課文所舉兩個事例的不同側重點,領悟這兩個事例在文章中的作用。
2、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獲得“只有學會與別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的感受,培養學生團結協作,自我犧牲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結合課文內容理解“我從你們身上看到一種可貴的合作精神”。
2、通過對課文的學習與感受,獲得“只有會與別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教學準備:
《西班牙斗牛士》交響樂磁帶,七個彩球與玻璃瓶。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課文主旨
師: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學會合作》,通過學習,你知道作者圍繞“合作”主要闡述了哪幾個觀點?
1)、快速瀏覽課文,說一說。
2)、指名回答。
1、配樂曲《致愛麗絲》讀文。
2、板書:離不開合作
怎樣卓有成效的合作
二、朗讀、探究課文
(一)探究“離不開合作”。
1、為什么離不開合作,合作有什么重要意義呢?自讀課文第1——3節,找出相關部分。(邊讀邊畫)
2、指名說。
(1)學生、工人、軍人作為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請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離不開合作的原因。
(2)對于以上觀點是否認同?你能舉出反例嗎?
3、師小結:看來社會上的確離不開合作,那么“合作”有什么重要意義。
(1)指名說(小合作有小成就……不合作就沒有什么成就)。
(2)指名說對這句話的理解(引出這句話成為一個生道理)。
(3)師:如想取得成功,就必須學會合作,同學們好好讀一讀這一段,記住這個人生道理。(要求讀出味來)自讀、指名讀。
(4)師:誰牢牢記住這個人生道理了,誰起來告訴大家。
指名合書說、齊說。
過渡:我們認識了合作的必要性,知道了在人與人之間離不開合作,那么怎樣才能使合作的效果更好,也就是怎樣才能卓有成效的合作呢?
課文通過兩個具體的事例向我們闡明,同學們自由朗讀,找出問題的答案。
(二)學習探究“怎樣卓有成效”地合作。
1、自由讀(邊讀邊作筆記)。
2、學習第一事例。
(1)指名說說第一個事例的內容。
(2)談談你對交響樂團的認識。
生交流回答(人數多,樂器的種類多)。
(3)那么,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演奏的樂曲如何呢?(師播放交響樂《西班牙斗牛士》)
指名說,師提示結合課文內容。
那么他們為什么能合作的這樣完美呢?讀讀課文找一找。
說一說,這主要依靠……協作精神。
板書。
(4)師:這就是課文要向我們表明的觀點。那么怎樣讀,才能體現這種協作精神。
自讀 指名讀
3、學習第二事例
(1)談談這個實驗
A、小組交流,探討實驗的目的與其中所面臨的困難。
B、小組互相指點朗讀,抓住人物與事件的特點。
(2)感受這個實驗
A、師:實驗最后成功,外國專家說了一句話,請同學們讀出自己體會的語氣。
B、指名讀。
C、分析什么是“合作精神”。(親自做實驗來體會)
(A)出示實驗用品球與瓶。
(B)小組進行實驗,師說要求。
(C)實驗完畢,小組交流成功與失敗的原因。
(D)指名探討,總結。
師引出說出“在合作過程中要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有自我犧牲精神。”(板書:自我犧牲精神)
(3)升華“自我犧牲精神”。生小組交流,集體自由談感受。
(4)有感情朗讀這一事例,讀出“中國小學生可貴的合作精神”。
(5)師小結:可見,卓有成效的合作,不但要協作精神,還應有自我犧牲的精神。
A、自讀課文第六小節,邊讀邊畫出具有意義的句子。
B、齊讀這一小節。
(三)師總結
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也是一個更加需要合作的社會,只有學會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板書:成功)
請同學各抒己見,談談自己的感受,集體交流。
三、遷移運用
1、合作“演講”,要求:小組進行合作,做好一次演講。
2、小組訓練,師巡視指導。
3、展示自我。
四、課外拓展
作業 :
板書設計 :
學會合作
離不開合作
協作精神
怎樣卓有成效地合作 成功
自我犧牲精神
《學會合作》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2
《學會合作》教學設計一
作者:孫國娣 轉貼自:靖江二小 點擊數:48
《學會合作》教學設計
作者:孫國娣
學 會 合 作 靖江二小 孫國娣【活動目標】 1、認識到生活中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2、感受合作能讓人快樂,能讓人成功。 3、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活動重點】 幫助學生認識生活中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活動難點】 活動中引導學生明白與他人合作需要相互團結,相互幫助,不推卸責任,不埋怨,不指責。【活動方案】 一、 游戲中感受 1師:咱們先來玩一個三條腿走路的游戲,比比誰走得快?(請每組派兩位小朋友參加) 2、三條腿走路比賽。 3、討論:怎么走才走得快? 4、師小結:這就是一種合作,小朋友們,在我們的生活中,學習中,處處需要咱們兩人或兩人以上的人來共同完成一項任務,這就需要我們學會合作? 揭題。 二、 生活中尋找 1、看他們怎樣合作(課件) 動手術:醫生與護士,醫生與醫生之間怎樣合作。 運動會:拔河比賽中,同學之間是怎樣合作的。 排球場上:運動員怎樣合作。 航天事業上:楊利偉成為中國第一太空飛人,僅靠他一個人能成功嗎? a、看了這些人的合作,你有什么感受? b、合作是無處不在的,合作能使人成功,能給人帶來無比的快樂,只有學會合作才能發揮出集體的力量。 2、師過渡語:剛才我們看了這么多人的合作,其實在我們平時的學習生活中,還有許多碰到的、看到的或體驗到的合作經歷,看看誰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向大家介紹一下當時的情景或合作時的感受好嗎? ⑴ 四人小組交流。 ⑵ 指名說。 4、師小結:看來,合作確實無處不在。它能給我們帶來快樂,帶來成功,讓我們更好的發揮出集體的力量。 三、活動中體驗 1、我這里有16幅圖,要請大家以四人小組為單位來記記,看看在相同的時間里哪個組記住了圖,并且要注意,每個小的圖畫是在哪個位置的不能打亂。 2、出示圖片課件,記時比賽。 3、你們是怎么記住這些圖的?有沒有什么方法?你們覺得記得少的原因是什么? 4、進行第二次比賽(找找方法,怎么樣才能記得多) 5、第二次比第一次記得多的原因是什么呢?通過游戲你有什么感受? 6、小結:合作的時候也要講究方法,并不是幾個人湊在一起就是合作,應該有分工,揚長避短,這樣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務。 四、辨析中深化 合作中,我們也常常會產生一些矛盾,當矛盾發生的時候,你會怎么解決,這里有幾個同學發生了矛盾需要你來幫忙解決。(課件:值日扣分,學生之間互相推卸責任。) 你覺得這些小朋友做的對么?為什么? 師小結;要想做好一件事,要想發揮出集體的力量,就得互相幫助,不推卸責任,不埋怨,不指責。 五、總結中提升 1、通過今天的這些活動,你有什么感受? 2、師小結:小朋友,在學習生活中我們時時刻刻會碰到合作。如果缺少合作,我們將會遇到很多困難和煩惱,希望小朋友在校內、校外都能主動和他人合作,同時也希望大家記住:相互支持,是合作成功的金鑰匙。 3、我要送給大家一首詩歌,請大家把它記在心上。合作要訣合作取勝有法寶,齊心協力最重要;事先商量是首要,講究方法要記牢;出現矛盾別吵鬧,埋怨指責是阻撓;相互諒解是良藥,團結合作能登寶。 (此教案為蕭山區教壇新秀匯報課教案)
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的關鍵字搜索!
《學會合作》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3
之二
備課人:金懿毅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根據課后提示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合作的原因和怎樣合作,激勵學生要在學習生活中學會合作。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導入 新課
人們為什么要合作?
怎樣才能與別人合作成功?
初讀指導
(1)出示詞語。
鑰匙嘴唇傾瀉協作瓶子犧牲一幢顧名思義情不自禁
(2)指名讀,注意讀準帶點的字。
(3)了解詞語掌握情況。
顧名思義:看到名稱而想到它的含義。
傾瀉:課文指美妙的樂曲好似從樂師的嘴唇邊、指縫里飛揚出來。
典范:可以作為學習、仿效標準的人或事物。
和諧:配合得適當、勻稱。
交響樂團:大型的管弦樂演奏的團體。由弦樂器、木管樂器、銅管樂器、打擊樂器等組成,參加者能達上百人。
(4)齊讀生字詞。
3、各自輕聲試讀課文。
4、檢查自讀情況,分自然段讀課文。
5、默讀課文后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3自然段):說明生活在世界上大家都離不開與別人合作。
第二段(第4~6自然段):通過具體事例,說明具有協作精神和自我犧牲的精神,才能合作得好。
第三段(第7自然段):指出只有學會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三、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完成文后練習2。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上節課內容,導人新授內容
二、精讀訓練
1、理解第一段。
激發思考:作者圍繞合作,首先談了什么? 自由朗讀第一段,找出文中的重點句。
聯系生活實際,理解:
“任何人在這個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不論……也不論……都……”
“只有……才能……”
“小……小……大……大……不……就……”
通過對上面句子的理解,舉出在實際生活中“合作”的事例,談談自己的初步認識。
通過第一段的學習,歸納演說詞的語言特點。
小結:這一段說明了人生活在世界上,都離不開與別人合作。
2、理解第二段。
過渡:怎樣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
(1)理解第4自然段。
自由讀第一個事例,隨后播出一段交響樂錄音,學生置身交響樂的美妙旋律之中。樂止,介紹交響樂是由上百人用不同的樂器演奏而成,他們是怎樣合作的呢?
思考:“團體目標”的“高度統一”和“協作精神”分別形容“合作”的什么?(合作的“完美”與“和諧”)
從這個事例中,同學們明白了什么?
(2)理解第5自然段。
讀讀,想想,議議:
這個實驗的目的、要求、經過和結果分別是怎樣的?
聯系課文想想“依次”是什么意思?
外國專家是怎么說的?
“我在許多地方做過這個實驗、從未成功。”這句話說明了什么?
從這個事例,你明白了什么?
(3)理解第6自然段。
讀讀,想想:
怎樣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
小結:文章通過兩個具體的事例,說明只有具有協作精神和自我犧牲的精神,才能合作得好。
提問:為了說明怎樣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作者舉了兩個事例。只舉前一個例子夠不夠?為什么?(不夠。因為只舉前一個例子只說明合作需要有協作精神,而后一個例子是說明合作需要有自我犧牲精神的,只有舉兩個例子,才能把問題說得很全面)
3、理解第三段。
自由讀,談談你對既要“競爭”,又要“合作”的體會。
三、總結全文
四、指導學生練習演講
五、作業
練習演講
學寫一篇演講稿。并在班里進行演講。
《學會合作》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4
《學會合作》教后記
一堂課下來了,可學生讀起課文來還是磕磕絆絆,不是多字,就是少字,要么就是把一句話讀得支離破碎,而且這樣的學生不在少數。已經是六年級了,還停留在這樣的水平,真讓人心急!
這是《學會合作》第一課時教完后我的心情。按道理說這是一篇通俗易懂的文章,作為六年級的學生通過近一堂課的練習,理應能把課文讀得八九分熟。可為什么結果卻差強人意呢?
事后,我對自己的教學進行了反思。
1、保證初讀的數量。
課堂上,導入課文后,我即布置了初讀的要求,讓學生自由讀課文,中間檢查生字詞的讀音也沒有占用多少時間,前后總共算來,給學生的自讀時間應有25分鐘,4次完整地讀完整篇課文。應該說初讀的時間還是比較充分的。
2、加強初讀的指導。
指導初讀,一是要激發學生初讀的興趣,二是要讓學生明確初讀的具體要求。回顧自己教學過程,我發現自己在這兩點上也想到了,但做的都還不夠細。初讀的時間是交給學生了,但學生是否就真的聚精會神融入課文中呢?學生看似已經讀了四五遍課文了,但或許還存在很多閱讀障礙和困難。這一切我都沒有注意到,把初讀簡單理解成放手讓學生讀,老師只等時間一到坐等檢查就行了。因此,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學會合作》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當眾演講。
2、學會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所舉兩個事例的作用和它們所強調的重點的不同。激勵學生樹立團結協作、自我犧牲等可貴的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所舉兩個事例的作用和它們所強調的重點的不同。激勵學生樹立團結協作、自我犧牲等可貴的合作精神。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3、初步體驗“只有學會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教學過程:
一、課前游戲:渡船
1、講清要求:老師這兒有一張報紙,我把它鋪在地上。這張報紙就是一條小船,報紙外邊就是河水。老師請一組同學到前面來,你們要一起站在這條“小船”上,誰也不要落水。哪個組愿意試一試?
2、請一組同學到前面來參與游戲。
3、小結:做了這個小游戲,你有什么感想?
(在大家的共同合作下,再大的困難,也能被克服,合作才有力量!)
二、揭示課題
1.看來,有些事情光靠個人的努力是辦不成的,需要大家的合作才能成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合作的文章。(板書課題:學會合作)
2.齊讀課題后,提問:你們都想知道什么?
(課文中的“合作”指的是什么?人們為什么必須相互合作?怎樣才能與人搞好合作?……)
三、初讀指導
1.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在文中尋找答案。出示自學要求:
(1)默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
(2)將文章讀正確,讀流利。
2.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分小節讀課文,檢查生字詞的讀音。
(2)讀完了課文,誰能告訴老師,你能解決幾個問題。
①學生舉手(可能不太多),看來光靠個人的努力解決的問題不多,下面老師要看看幾個人合作,結果是不是和剛才一樣,請四人小組商量一下,商量過后看看自己能解決幾個問題。
②學生討論交流,再舉手回答。
(3)通過組內同學的合作,大家都成功地解決了問題,你們高興嗎?合作給我們帶來了快樂!下面老師要考一考大家,看哪個小組合作地,能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這項任務,老師給你們兩分鐘的時間。
出示: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孤立典范悠揚傾瀉和諧協作顧名思義
卓有成效情不自禁
(4)了解詞語掌握情況,請最先完成的小組來回答
孤立:1得不到同情和援助;2同其它事物不相聯系
典范:可以作為學習、仿效標準的人或事物。
悠揚:形容聲音時高時低而和諧。
傾瀉:課文指美妙的樂曲好似從樂師的嘴唇邊、指縫里飛揚出來。
和諧:配合得適當、勻稱。
協作:若干人或若干單位互相配合來完成任務。
顧名思義:看到名稱而想到它的含義。
卓有成效:成績、效果顯著。
情不自禁:抑制不了自己的情感。
(5)生談談如何合作才能取得效果(合作為了提高效率)。齊讀生字詞。
3.聽了同學的合作心得,就讓大家再來合作一回:默讀課文后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3自然段):說明生活在世界上大家都離不開與別人合作。
第二段(第4~6自然段):通過具體事例,說明具有協作精神和自我犧牲的精神,才能合作得好。
第三段(第7自然段):指出只有學會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4、小結
三、布置作業
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結合課文容理解“我從你們身上看到一種可貴的合作精神”的意思,懂得課文所舉兩個事例的不同側重點,領悟這兩個事例在文章中的作用。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當眾演講。
3、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獲得“只有學會與別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的感受,培養學生團結協作,自我犧牲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主旨
師: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學會合作》,通過學習,你知道作者圍繞“合作”主要闡述了哪幾個觀點?
1)、快速瀏覽課文,說一說。
2)、指名回答。
1、配樂曲《致愛麗絲》讀文。
2、板書:離不開合作
怎樣卓有成效的合作
二、朗讀、探究課文
(一)探究“離不開合作”。
1、為什么離不開合作,合作有什么重要意義呢?自讀課文第1——3節,找出相關部分。(邊讀邊畫)
2、指名說。
(1)學生、工人、軍人作為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請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離不開合作的原因。
(2)對于以上觀點是否認同?你能舉出反例嗎?
3、師小結:看來社會上的確離不開合作,那么“合作”有什么重要意義。
(1)指名說(小合作有小成就……不合作就沒有什么成就)。
(2)指名說對這句話的理解(引出這句話成為一個生道理)。
(3)師:如想取得成功,就必須學會合作,同學們好好讀一讀這一段,記住這個人生道理。(要求讀出味來)自讀、指名讀。
(4)師:誰牢牢記住這個人生道理了,誰起來告訴大家。
指名合書說、齊說。
過渡:我們認識了合作的必要性,知道了在人與人之間離不開合作,那么怎樣才能使合作的效果更好,也就是怎樣才能卓有成效的合作呢?
課文通過兩個具體的事例向我們闡明,同學們自由朗讀,找出問題的答案。
(二)學習探究“怎樣卓有成效”地合作。
1、自由讀(邊讀邊作筆記)。
2、學習第一事例。
(1)指名說說第一個事例的內容。
(2)談談你對交響樂團的認識。
生交流回答(人數多,樂器的種類多)。
(3)那么,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演奏的樂曲如何呢?(師播放交響樂《西班牙斗牛士》)
指名說,師提示結合課文內容。
那么他們為什么能合作的這樣完美呢?讀讀課文找一找。
說一說,這主要依靠……協作精神。
板書。
(4)師:這就是課文要向我們表明的觀點。那么怎樣讀,才能體現這種協作精神。
自讀 指名讀
3、學習第二事例
(1)談談這個實驗
A、小組交流,探討實驗的目的與其中所面臨的困難。
B、小組互相指點朗讀,抓住人物與事件的特點。
(2)感受這個實驗
A、師:實驗最后成功,外國專家說了一句話,請同學們讀出自己體會的語氣。
B、指名讀。
C、分析什么是“合作精神”。(親自做實驗來體會)
(A)出示實驗用品球與瓶。
(B)小組進行實驗,師說要求。
(C)實驗完畢,小組交流成功與失敗的原因。
(D)指名探討,總結。
師引出說出“在合作過程中要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有自我犧牲精神。”(板書:自我犧牲精神)
(3)升華“自我犧牲精神”。生小組交流,集體自由談感受。
(4)有感情朗讀這一事例,讀出“中國小學生可貴的合作精神”。
(5)師小結:可見,卓有成效的合作,不但要協作精神,還應有自我犧牲的精神。
A、自讀課文第六小節,邊讀邊畫出具有意義的句子。
B、齊讀這一小節。
(三)師總結
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也是一個更加需要合作的社會,只有學會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板書:成功)
請同學各抒己見,談談自己的感受,集體交流。
三、遷移運用
1、合作“演講”,要求:小組進行合作,做好一次演講。
2、小組訓練,師巡視指導。
3、展示自我。
四、課外拓展
作業:
收集有“合作”的名言警句、歇后語等。
板書設計:
學會合作
統一目標
協作精神 取得成功
自我犧牲精神
《學會合作》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6
[寫作特色]
巧妙設問,綱目分明。
課文多處運用設問,既能引起聽眾注意,又做到綱目分明,如“什么是合作呢?”“怎樣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是什么力量使上百位樂師,數十種不同的樂器合作得這樣完美和諧?”等等,都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
典型事例,驗證觀點。
課文運用了兩個典型事例,一是交響樂團的演奏,一是從瓶中拉出七個彩球的實驗;分別從要有協作精神和要有自我犧牲精神的不同側面,驗證了要獲得成功,必須與他人合作的觀點,令人信服。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當眾演講。
2.學會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所舉兩個事例的作用和它們所強調的重點的不同。激勵學生樹立團結協作、自我犧牲等可貴的合作精神。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7 學會合作
2.齊讀課題后,提問:你們都想知道什么?
3.課文中的“合作”指的是什么?
4.人們為什么必須相互合作?
5.怎樣才能與人搞好合作?
二、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默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
(2)會讀會寫田字格中8個生字。
(3)查字典并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孤立典范悠揚傾瀉和諧協作顧名思義
卓有成效情不自禁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鑰匙嘴唇傾瀉協作瓶子犧牲一幢顧名思義
情不自禁
(2)指名讀,注意讀準帶點的字。
(3)了解詞語掌握情況。
顧名思義:看到名稱而想到它的含義。
傾瀉:課文指美妙的樂曲好似從樂師的嘴唇邊、指縫里飛揚出來。
典范:可以作為學習、仿效標準的人或事物。
和諧:配合得適當、勻稱。
交響樂團:大型的管弦樂演奏的團體。由弦樂器、木管樂器、
銅管樂器、打擊樂器等組成,參加者能達上百人。
(4)齊讀生字詞。
3.各自輕聲試讀課文。
4.檢查自讀情況,分自然段讀課文。
5.默讀課文后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3自然段):說明生活在世界上大家都離不開與別人合作。
第二段(第4~6自然段):通過具體事例,說明具有協作精神和自我犧牲的精神,才能合作得好。
第三段(第7自然段):指出只有學會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三、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完成文后練習2。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上節課內容,導人新授內容
二、精讀訓練
1.理解第一段。.
激發思考:作者圍繞合作,首先談了什么?
自由朗讀第一段,找出文中的重點句。
聯系生活實際,理解:
“任何人在這個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不論……也不論……都……”
“只有……才能……”
“小……小……大……大……不……就……”
通過對上面句子的理解,舉出在實際生活中“合作”的事例,談談自己的初步認識。
通過第一段的學習,歸納演說詞的語言特點。
小結:這一段說明了人生活在世界上,都離不開與別人合作。
2.理解第二段。
過渡:怎樣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
(1)理解第4自然段。
自由讀第一個事例,隨后播出一段交響樂錄音,學生置身交響樂的美妙旋律之中。樂止,介紹交響樂是由上百人用不同的樂器演奏而成,他們是怎樣合作的呢?
思考:“團體目標”的“高度統一”和“協作精神”分別形容“合作”的什么?(合作的“完美”與“和諧”)
從這個事例中,同學們明白了什么?
(2)理解第5自然段。
讀讀,想想,議議:
這個實驗的目的、要求、經過和結果分別是怎樣的?
聯系課文想想“依次”是什么意思。
外國專家是怎么說的?
“我在許多地方做過這個實驗.從未成功。”這句話說明了么?
從這個事例,你明白了什么?
(3)理解第6自然段。
讀讀,想想:
怎樣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
小結:文章通過兩個具體的事例,說明只有具有協作精神和自我犧牲的精神,才能合作得好。
提問:為了說明怎樣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作者舉了兩個事例。只舉前一個例子夠不夠?為什么?(不夠。因為只舉前一個例子只說明合作需要有協作精神,而后一個例子是說明合作需要有自我犧牲精神的,只有舉兩個例子,才能把問題說得很全面)
3.理解第三段。
自由讀,談談你對既要“競爭”,又要“合作”的體會。
三、總結全文
四、指導學生練習演講
《學會合作》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7
14、學會合作
學什么
正確流利感情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理解兩個事例在文中的作用,激勵學生樹立團結合作,自我犧牲等可貴的精神。
怎么學
一、聯系上下文,填空。
1、“什么是合作呢?顧名思義,合作就是互相配合,共同把事情做好。”這個句子采用了 的方法。寫出文段中的一句疑問句
。
2、作者為了說明有成效的合作,他列舉了兩個事例,一個是
另一個是 。
3、人們常說:小合作 ,大合作 ,不合作 。
4、課文先寫的是 ,接著告訴我們 ,然后作者 加以說明,最后得出結論:成功的合作( )要有
,要盡力做好 ,( )還要 ,心中想著集體,有 的精神。
測一測
一、寫出正確的同音字。
嘴( ) ( )作 傾( ) ( )牲 熟( )
( )樸 威( ) 和( ) ( )望 清( )
( )香 ( )氣 ( )子 ( )蓋 ( )曰
( )錢 裹( ) 扶老( )幼 ( )滅 分( )
二、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查帶點的字 音序查字法 部首查字法 字典中的解釋(選擇正確的打“√”)
光查音離 再查音節 光查部首 再查幾畫
身臨其境 ①時間;②暫時;③到;④挨著、*近。
贊嘆不已 ①后來;②已經;③止,罷了。
黯然淚下 ①陰暗的樣子;②心里不舒服、情緒低落的樣子。
三、補充下面的語句,并體會其中蘊含有道理。
1、不入 ,焉得 ;欲知 ,須問 。
2、從善如流, ;良藥苦口 ,忠言逆耳 。
3、三人同心, ;人心齊, ,滿招損, 。
4、近水 ,近山 ;鐘不敲不響,
四、讀讀句子,解釋加點詞在句中的含義。
1、我素( )不知天下有這許多的新奇事。
2、他說完話,徑自( )掉頭走了。
3、洞里邊有一泓( )清水。
4、萬里長城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
5、大象在慢慢地踱( )步。
6、他常在這一帶附近徘徊( )。
7、我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一隅( )。
8、這道菜在這兒挺鮮( )見的。
再提高
一、閱讀短文,完成練習:
動物的互惠(huì)互助
你知道嗎?動物之間不光有生存競爭,還有互惠互助呢。
蜜獾(huān)和導蜜鳥是一對好伙伴,它們常常相互合作,共同(搗毀 銷毀)蜂巢。野蜂巢后,便去尋找蜜獾。為了引起蜜獾的注意,導蜜鳥往往扇(shān)動著翅膀,做出特殊的動作,并發出“嗒嗒”的聲音。蜜獾得到信號,便匆匆趕來,爬上樹去,咬碎蜂巢,趕走野蜂,吃掉蜂蜜。導蜜鳥站在一旁,等蜜獾美餐一頓后,再去獨自享用蜂房里的蜂蠟(là)。
海葵蝦和紅海葵也合作得很好。海葵蝦的兩只大螯各自夾著一只紅海葵,整天東游西蕩。一旦遇到危險,海葵蝦立即提起紅海葵,紅海葵便用有毒(dú)的觸手對付來犯者。這樣,海葵蝦可以到處覓食,不必為安全擔憂;而紅海葵只要懼海葵蝦吃剩的食物就是以飽腹了。
鱷魚和千鳥的互惠互利更為有趣。千鳥( )( )在兇猛的鱷魚身上尋找小蟲吃,( )進入鱷魚的口腔中,啄(zhuó)食殘留的魚、蚌(bàng)、蛙的肉屑(xiè)和寄生在里面的水蛭,幫助鱷魚清潔口腔。有時鱷魚把大口一閉,千鳥就被關在里面。然而你不必為千鳥擔心,( )( )千鳥輕輕用喙(huì)擊打鱷魚的上下鱷(è),鱷魚( )會張開大嘴,讓千鳥飛出來。
1、將第2自然段中不恰當的詞語劃去。
2、給下列詞語加點的字選擇恰當的解釋。
a、恩惠,受到好處 b、給別人好處
(1)互惠互助( ) 小恩小惠( )
a、美麗 b、使……美麗 c、令人滿意
(2)美餐( ) 美容( ) 美貌( )
a、值得 b、腳 c、充分、夠量
(3)足跡( ) 微不足道( )
足以飽腹( )
3、 從下列幾組關聯詞中選擇正確的填入第4段的“( )”中。
①因為……所以 ②不但……還
③只要……就 ④不是……而是
二、收集有關于合作的名言、諺語或故事,摘錄在你的積累本上,多讀幾遍并體會。
4、短文已分好段,請寫出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5、讀短文,并填空。
本文首先告訴我們動物之間有復雜的聯系:不光有 ,還有 。
接著通過寫 之間, 之間, 之間的聯系進行具體說明。
《學會合作》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8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在過河游戲中獲得合作的直接經驗,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2、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人手一把椅子、鱷魚毛絨玩具、音樂、ppt。
2、設置好距離50cm的小河。
活動過程:
二、幼兒過河游戲,感受合作的方法和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一)第一條河50cm:讓孩子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嘗試過河。
集中交流:你們都過河了嗎?需要別人的幫助嗎?
小結:剛才你們都不用別人的幫助,自己一個人就過了河。
(二)第二條河:“河”加寬至1.5米,幼兒2人一組借助椅子過河。
問題:一個人能過河嗎?那怎么辦呢?
1、幼兒2人一組過河,師指導。
2、集中交流:誰來說說你們是怎么過河的?你做了什么?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3、小結:他們2個人配合共同完成了過河的事情就是“合作”,還可以更多人一起合作。
(三)第三條河:“河”的寬度增加到3米,嘗試5人一組借助用5張椅子過河。
問題:河面河更寬了,鱷魚也越來越多了,怎么辦呢?
提出要求:剛才2個小朋友合作,現在河面河更寬了,5人一組、人和椅子一起過河,想一想怎樣才能讓每一個人和椅子安全過河?先商量討論,你們說好了才能開始哦!
1、幼兒5人一組過河,師巡視指導。
2、集中交流:你們這一組是怎么合作過河的?每一個人都做了什么?還有誰有不同方法的?
3、小結:每個人都有任務,只要你們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共同合作就能安全過河。
(四)第四條河:河流再次變寬至6米,10人一組集體過河。
要求:用剛才過河的方法,挑戰10人一組、讓人和椅子一起安全過河!
1、幼兒10人一組過河,師巡視指導。
2、集中交流:你們剛才是怎么合作過河的?
3、小結:要過又寬又大的河,必須大家合作,靠一個人是不行的。合作中每個人都很重要,需要大家商量分工就能安全過河。
三、經驗提升:聯系生活,明白合作的重要性。
問題: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地方需要合作,你有和小朋友合作過嗎?都做過什么事?
小結:在我們生活中,合作無處不在,以后我們還要和更多的人合作,可以合作運動、合作學習、合作游戲,讓我們把合作帶到生活中去,讓合作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
結束語:讓我們把過河的經驗分享給其他小朋友吧!
《學會合作》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9
一、學習目標
1. 學會本課 2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獲得“只有學會與別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的感受,培養學生團結協作、自我犧牲的精神。
4. 初步認識演講稿的結構特點,學習文中列舉典型事例說明觀
點的方法;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練習當眾演講,說明觀點。
二、預習學案
【預習目標】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把文章讀通順。
2.自學生字詞。畫出不懂的詞語,聯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了解它們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請做上記號。
3.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按照怎樣的順序記敘的?
【預習內容】
1.我會讀
鑰匙 嘴唇 傾瀉 協作 瓶子
犧牲 一幢 顧名思義 情不自禁
2.寫出正確的同音字。
嘴( ) ( )作 傾( ) ( )牲
( )樸 威( ) 和( ) ( )望
( )錢 裹( ) 扶老( )幼 ( )滅
3.我知道
《學會合作》以“合作”為話題,闡明了不論從事什么職業,不論在何時何地,都離不開與他人合作的人生道理,強調了要合作得好必須具有協作精神和自我犧牲精神,指出只有會與別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4、我質疑
通過對課文的預習,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拿起筆記錄下來。
三、導學案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感知并體會合作精神。
【小組合作 深入探究】
1.作者圍繞“合作”主要闡述了哪幾個觀點?
2.怎樣才能卓有成效的合作呢?
3.作者為什么不直接說明道理,而要選擇兩個事例來說明呢?
(1)自己默讀,深入思考。
(2)組內交流,形成統一。
(3)班內交流,探究學習。
【精講點撥,升華認識】
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也是一個更加需要合作的社會,只有學會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請同學各抒己見,談談自己的感受。
四、課堂檢測
一、聯系上下文,填空。
1.作者為了說明有成效的合作,他列舉了兩個事例,一個是_________另一個是_________
2.人們常說:小合作( ),大合作( ),不合作( )。
3.課文先寫的是( ),接著告訴我們( ),然后作者( )加以說明,最后得出結論:成功的合作要有( )
二、劃去括號內搭配不恰當的詞。
(保護 保衛)祖國 (愛護 保護)公物 生活(艱苦 辛苦)
(培育 哺育)人才 (提高 增加)效率 衣服(炫麗 美麗
五、課后作業
1.把課本生字生詞摘抄10個,寫兩遍。
2. 收集有“合作”的名言警句、歇后語等。
《學會合作》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0
【活動目標】
1、認識到生活中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2、感受合作能讓人快樂,能讓人成功。
3、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活動重點】幫助學生認識生活中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活動難點】活動中引導學生明白與他人合作需要相互團結,相互幫助,不推卸責任,不埋怨,不指責。
教學過程:
一、游戲中感受
1、師:咱們先來玩一個三條腿走路的游戲,比比誰走得快?(請每組派兩位小朋友參加)
2、三條腿走路比賽。
3、討論:怎么走才走得快?
4、師小結:這就是一種合作,小朋友們,在我們的生活中,學習中,處處需要咱們兩人或兩人以上的人來共同完成一項任務,這就需要我們學會合作?
揭題二、生活中尋找
1、看他們怎樣合作(課件)動手術:醫生與護士,醫生與醫生之間怎樣合作。運動會:拔河比賽中,同學之間是怎樣合作的。排球場上:運動員怎樣合作。航天事業上:楊利偉成為中國第一太空飛人,僅靠他一個人能成功嗎?
A、看了這些人的合作,你有什么感受?
B、合作是無處不在的,合作能使人成功,能給人帶來無比的快樂,只有學會合作才能發揮出集體的力量。
2、師過渡語:剛才我們看了這么多人的合作,其實在我們平時的學習生活中,還有許多碰到的、看到的或體驗到的合作經歷,看看誰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向大家介紹一下當時的情景或合作時的感受好嗎?⑴ 四人小組交流。⑵指名說。
3、師小結:看來,合作確實無處不在。它能給我們帶來快樂,帶來成功,讓我們更好的發揮出集體的力量。
三、活動中體驗
一幅畫合作的時候也要講究方法,并不是幾個人湊在一起就是合作,應該有分工,揚長避短,這樣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務.
四、辨析中深化合作中
我們也常常會產生一些矛盾,當矛盾發生的時候,你會怎么解決,這里有幾個同學發生了矛盾需要你來幫忙解決。 你覺得這些小朋友做的對么?為什么?師小結;要想做好一件事,要想發揮出集體的力量,就得互相幫助,不推卸責任,不埋怨,不指責。
五、總結中提升
1、通過今天的這些活動,你有什么感受?
2、師小結:小朋友,在學習生活中我們時時刻刻會碰到合作。如果缺少合作,我們將會遇到很多困難和煩惱,希望小朋友在校內、校外都能主動和他人合作,同時也希望大家記住:相互支持,是合作成功的金鑰匙。
《學會合作》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內容:
研讀事例,感悟合作的重要性
學生學習過程:
一、溫故探新,直奔重點。
1.快速默讀課文。
2.找出文章中帶問號的句子,想想它們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既能引起聽眾注意,又起提綱挈領作用)你認為哪個問題最重要?
二、研讀事例,感悟合作。
1.過渡:怎樣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第 4-6 自然段,用文中的一句話來回答這個問題。
(成功的合作不僅要有統一的目標,要盡力做好份內的事情,而且還要心中想著別人,心中想著集體,有自我犧牲的精神。)
2.為什么不直接說道理,而要選擇兩個事例來說明呢?
(因為 4 、5自然段的兩個事例分別說明了第 6 自然段的兩層意思,用事實說話更能讓人信服。)
研讀事例一:交響樂團演奏。
(1)分男、女生齊讀第 4 自然段,師發現讀得節奏快慢不一,并不整齊,問:為什么我們這么簡單的合作都沒有完成好呢?而一個擁有上百人上百種樂器的交響樂團又是如何合作的呢?
(2)課件出示交響樂團演奏樂曲的音像資料,讓學生置身于交響樂的美妙旋律中。結合觀看欣賞的體會,理解“悠揚”“傾瀉”“流向天宇”“流進人們的心田”的意思,并充分地指導朗讀。思考:為什么他們能奏出如此美妙的樂曲呢?讀讀課文,找出答案。(扣住“上百位樂師”“數十種不同的樂器”和“合作得這樣完美和諧”“高度統一的團體目標”“協作精神”等詞語,引導體會“團體目標”和“協作精神”的重要)。
(3)分組討論:為什么作者一定要選這個事例呢?不選取拔河比賽作例子呢?這個事例與作者的觀點有什么關系?學生回答后總結:因為交響樂團的合作更復雜,更龐大,這是合作的典范,選舉的是典型事例,最能說明作者的觀點。
(4)現在,讓我們學習這種目標統一、團結協作的精神再來合作朗讀第 4 自然段,大家有信心合作好嗎?(生齊讀)
研讀事例二:模擬逃生實驗。
(1)學生自由讀課文,了解實驗步驟。
(2)讓 7 名學生參與實驗。
(3)恭喜大家在規定時間內成功脫離險境。我想采訪實驗中最后從房子里逃生的同學;為什么你選擇最后一個出來,難道你不怕有生命危險嗎?
(4)“危難之中,方顯英雄本色”,他的先人后己的精神是不是值得大家學習?讓我們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他!當然,他的成功逃生更離不開另外六個同伴的合作,大家一起握手慶賀吧!
(5)聯系剛才的實驗想想“依次”是什么意思?如果大家爭先恐后地出來,會出現什么狀況?外國專家是怎么說的?(自由讀)“我在許多地方做過這個實驗,從未成功”,說明了什么?為什么他要連說兩個“真了不起!”指導朗讀。從這個事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成功的合作還需要有自我犧牲精神)
3. 只舉前一個例子夠不夠?為什么?這兩個事例說明的道理哪個更難做到?
這兩個事例強調的重點不同,表達的是兩層意思,所以缺一不可。作者用“不僅……而且……”這個關聯詞把它們連接起來,體現了遞進的關系。讓我們把兩個事例蘊含的道理再來完整地讀一讀,牢記住這句話。(齊讀第 6 自然段)
三、略讀首尾,總結全文。
1. 其實生活中合作無處不在,課文中還列舉了哪些事例說明?請看課文第 1-3 節,思考:為什么人生活在世界上,都離不開與別人的合作?合作有什么重要意義呢?
默讀 1-3 節,畫出相關內容。體會“不論……也不論……都……”、“只有……才能……”等關聯詞語的作用。
2. 小組討論:對于以上觀點是否認同?你能舉出反例嗎?
3. 看來,社會生活中的確離不開合作。合作的力量是無窮的,合作是幫助我們開啟成功之門的金鑰匙。所以課文最后一段呼吁道(齊讀第 7 節):“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也是一個更加需要合作的社會,只有學會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聯系實際談自己對既要“競爭”又要“合作”的切身體會。
4. 總結全文:全文圍繞“合作”這個話題從合作的重要性談起,并列舉了兩個各有側重點的典型事例說明怎樣卓有成效地合作,最后呼吁人們學會合作。全文條理清楚,說得通俗易懂、字字有理,這就是“事實勝于雄辯”的精彩所在。
5. 熟讀全文,練習演講。
四、遷移運用,拓展延伸。
1、課外閱讀有關“合作”的故事,收集有關“合作”的名言警句。
2、模仿本文用典型事例說理的方法,寫一篇“學會 ___________________ ”的演講稿,并在班內進行演講。
作業設計:
做《配套練習》
板書設計:
學會合作
樂團合作演出 做好分內的事
彩球逃生演習 為集體著想 犧牲自我
《學會合作》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當眾演講。 3、初步認識演講詞的結構特點,學習文中列舉典型事例說明觀點的方法。 4、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獲得“只有學會與別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的感受,培養學生團結協作、自我犧牲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所舉兩個事例的作用和它們所強調的側重點的不同,培養團結協作、自我犧牲的精神。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實驗用具(玻璃瓶和七個彩球)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審題質疑 1、故事導入:某大公司是當地最有實力且員工待遇很高的單位,因此該公司的人才招聘競爭十分激烈。最后的一場招聘測試是在一個雨天進行的。候選對象都端坐在公司的大廳內等待測試。大廳內已準備好一半人的雨傘。測試時間快到了,主考官說:“從這里到考場要穿過一個露天的走廊,請大家抓緊時間進場。”于是,大家爭先恐后地行動起來:有的搶過一把雨傘就跑,有的兩人共撐一把雨傘,有的索性冒雨前往。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就是最后一場考試。同學們猜一猜:最終被聘用的是哪些人? 是那些共打雨傘的人。因為該公司認為:一個團體能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與人之間的精誠合作,他們需要的正是會合作的人。聽了這個故事,你們有什么體會? 2、揭示課題:看來,合作在現代社會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合作(板書課題:學會合作)。今天就讓老師和同學們共同合作,完成這一課的學習吧。 3、讀了課題后,你們有什么疑問嗎?生自由質疑。 (1)什么是合作?(2)為什么要合作?(3)怎樣合作?…… 4、請大家帶著這些問題讀課文,勤于思考的你一定能從文中找到答案的。 二、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出示自學要求: (1)默讀課文,畫出文中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 (2)借助課后生字的拼音,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3)思考:課文圍繞“合作”講了幾方面的內容,理清課文層次。 2、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分節合作讀課文,要求段與段之間過渡自然,配合默契。 (2)指名回答課文講了哪幾方面內容,理清文章思路: 合作的重要性 → 怎樣卓有成效的合作 → 呼吁人們學會合作 (第1—3自然段) (第4—6自然段) (第7自然段) (3)課件出示: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孤立、典范、悠揚、傾瀉、和諧、協作
顧名思義、 卓有成效、 情不自禁 分四人小組合作完成,看哪個小組合作得最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這項任務。最先完成者就是我們今天的小組合作典范,請他們來說說這些詞語的意思,并談談成功合作的原因。 齊讀生字詞。 3、指導書寫易錯生字。 三、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生字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