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三 教案
教學反思:學會自主修改,培養自改習作的能力
老師在激發出學生修改習作的興趣的同時,還要讓學生明確修改要求,并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自主修改習作的方法。在這堂課中,我的做法主要要就是兩點:
1.教給學生常用的修改符號,以便學生在修改中運用恰當的符號。我把各種常用的修改符號都寫在黑板上,并明確地教給學生使用在什么地方,怎樣用。
2.明確修改要求,指導修改方法。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的習作,首先要讓他們明確語言要通順明白、平實樸素。在此基礎上,再求寫得生動,即先求“通”再求其“好”。對于文章中的病句、破句要修改,對于描寫不具體的事物,應指導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反復地、多角度、多層次地觀察,抓住特點,寫真實,改具體,使修改后的文章語句通順,沒有錯別字,沒有用錯的標點符號。
這樣做,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的:“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不在做上下功夫,教固不成為教,學也不成為學。”只有這樣,通過長期的訓練,才能逐步學生提高自改習作的能力。
教學反思:
口語交際不同于過去的聽話、說話訓練,它是一種面對面的、雙向互動式的動態言語實踐活動。因此,口語交際課的教學,絕不能紙上談兵,我們的老師必須精心設計大量的言語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口語交際的實踐中,不斷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水平和能力。要注意年段特點,訓練要求不斷提高。到了六年級,應該說學生經過五年的訓練,有了一定的口語交際能力,因此,老師在設定每一個訓練目標要求時,都要充分考慮年段的特點,做到不要任意拔高要求,也不要隨意降低要求。比如對表達的要求:不能再停留在明白、完整上,而要達到準確、生動、有條理,并能使用態勢語言進行表達;對傾聽的要求:不僅是能聽懂對方的講話,而且要理解對方的觀點和意圖,并逐步做到能抓住對方講話的要點;對應對的要求:要在能做簡單應答的基礎上,學會在交流中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表達內容和方式,并能做簡單的即席發言。如"學會申訴"不僅要讓學生說出在日常生活或學習中有哪些方面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而且要讓學生運用已經知道和掌握的法律知識,說出這些被侵犯的權益違反了哪些法律條款,并應該向哪些部門提出申訴。這個口語交際訓練,不僅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鍛煉了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學會申訴"是學生們今后生活所需要的、必備的本領。讓學生明白我國是一個法制國家。我國小學生的生命財產、合法權益隨時都受國家法律的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等就是專門為保護我們少年兒童而制定的法律。如果你的合法權益被侵犯,應該及時向有關部門或學校申訴,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反思:口語交際課不但要培養學生的“傾聽”、“表達”的能力,還以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為己任。教學過程中采用種種步驟和具體方法、策略既促使學生學會“傾聽”、“表達”,也促使學生學會“交流”。教學步驟也要體現學生從不會“交流”到會“交流”、從不善于“交流”到善于“交流”的過程。這是口語交際課的重要特點,也是它的價值所在。為此,我就想方設法讓學生不僅有話可說,而且還要在和同學的交流中學會表達。讓他們在相互評議中形成“我說你聽、我評你改”的良好局面。教學“學會申訴”時,我們不僅要讓學生說出在日常生活或學習中有哪些方面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而且要讓學生運用已經知道和掌握的法律知識,說出這些被侵犯的權益違反了哪些法律條款,并應該向哪些部門提出申訴。這個口語交際訓練,不僅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鍛煉了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學會申訴”是學生們今后生活所需要的、必備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