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長教案設計
總之,本節課教學,通過師生間“平等對話”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把握情感脈搏,努力作到“以讀為本,以情為線”引著學生隨作者走進文本,走進主人公的內心世界。
教學反思:
1、上課之前,查閱資料時看到“學船長,是否會引出新賴寧?”我覺得言之有理,我們應該學習船長忠于職守的精神,而不能看成盲目的舍己為人。船長最后的犧牲主要不是因為他舍己為人,而是因為他忠于職守,不是還有一種思想“船在人在,船亡人亡”嗎?盡管令我難以接受,但我還是看出了船長的敬業。整節課我不大提“舍己為人”(當然,我也沒回避和反對),結果達到了效果,孩子們在讀后感中都提倡“忠于職守”,并運用到學習中來,如值日、作業等,我想在我班上,就不可能出現盲目的舍己為人行為了。
2、(創設情境,感知激情。《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為此課前我預先制作了課件,準備在課堂上依據學生的情況,來決定如何利用相應的音像資料幫助學生學習。這樣有選擇地運用媒體,在學生品詞品句、感悟人物思想品德的學習過程中,或是再現形象,或是營造情境,或是突破理解上的難點。這樣,借景生情,豐富學生對船長在危急時刻臨危不亂,忠于職守的感知和體驗,為學生的“情動而辭發”奠定了情感基調。)
使用了遠程教育設備及資源。從遠程教育資源中,提取并設計好了課件,課件簡潔,選取的素材恰到好處,影片剪輯“泰坦尼克”號出事時的混亂場面幫助學生從視覺上感受當時的混亂,從側面凸顯船長的臨危不亂,最后兩小節的配樂《英雄的黎明》很感人,渲染到位,讓學生從心底升騰起對船長的崇敬之情。
3、品的夠味,但沒有做到“我感皆出吾口,我想皆出吾心。”教學第29自然段時,學生有感,感于心,感動于船長的忠于職守,感動于船長的以身殉職,眼眶都紅了,但就是做不到發于外。再三反思,可能因為緊張吧,畢竟下面坐著那么多的聽課老師呀!不敢把自己的感情表露出來。但我有辦法應對呀,閱讀的面廣些,多請幾個同學把這一部分讀一讀,讓他們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這一段的朗讀中。你讀,他也讀,緊張的、不敢表露的情緒不就沒了?唉,當時為什么不這樣處理!
4、預設與生成差點接架不住,在學習“哪個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開槍打死他!”時,突然冒出一個問題:“男人為什么不能走在女人前面?男人就不是人嗎?”怎么辦?當作沒聽見肯定是不行的!我一驚,我知道我難以說服孩子們,在班上,男女生就經常針鋒相對,毫不相讓,男生的確很難接受這一說法。我趕緊把球拋出去:“對呀,為什么?”還好女生回答得妙:“女人是弱勢群體”“女人力氣小”“如果女人被人一擠,掉進大海里會引起混亂”……終于為我解了圍!課后,我想,為什么不結合四年級時學的一課《我不是最弱小的》來說說呢!教學機智還是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