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有感教學設計
3).品讀三四句.
(1)詩人看到眼前的方塘美景,他不禁產生疑問——問渠哪得清如許?翻譯一下,他有什么疑問?是啊,到底什么原因呢?詩人作出回答——為有源頭活水來. 【出示三四句】
(2) “渠”這里是指什么?現在生活中指什么?這就是古今意的不同。
(3) "為"是一個多音字,在這兒讀"wèi" ,第四聲,作什么意思?(因為)它向我們解釋了 池塘清澈的原因是——活水不斷地從源頭流來.怎樣的水才是活水呢? (有源頭而常流動的水)
(4)我們可以想象:遠處山上的瀑布流下的水匯成小溪,溪水源源不斷流入方塘,所以方塘 的水才能那樣新鮮清澈. )
(5)連起來說說這兩句的意思.
(6)如果沒有活水涌來,方塘會怎樣?可見,源頭活水對于小池塘來說是多么的重要啊!
4). 配樂讀全詩,讀出詩人心中的喜歡之情.
三.辯論明理 享受詩趣.
1.【任務二】
這首詩全寫的是池塘中的水,可是題目卻用了《觀書有感》,這是為什么呢?
2. 小組討論,學生暢所欲言
3. 交流結論:源源不斷的活水流進使池水 .不斷地讀書,不斷汲取新的知識,使人 __________.板書:人的心智: 更加聰明 ← 讀書汲取
4.詩人巧妙地把讀書的道理蘊含在詩中,把美麗的方塘風光和讀書感想融合在一起,使這首詩的意境得到了升華,此時此刻,再讀這一首詩,我們又該如何去讀?指導朗讀。【指名讀(2 人)——齊讀】
四.拓展新知.
1.朱熹先生把讀書的道理巧妙地藏在這首寫景詩里,使人們一下子就接受了他的觀點,像這樣的詩叫作"說理詩"。同學們想想,你還能舉出一些跟這些詩相似的說理詩嗎?
2.朱熹還有一首鮮為人知的說理詩《泛舟》,【出示古詩】借助注釋,說說詩句的意思,并想一想這首詩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讀書道理.
3.詩人想要告訴我們的道理是?(要想變得心智聰明,就必須多讀書!)
五.【出示名言】的確,只有讀書才會使人進步,請同學們齊讀名言,作為這節課的結束語!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活到老,學到老.
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
六.作業布置:
搜集朱熹的《春日》讀一讀,背一背。
板書設計:
觀書有感
看 方塘 清澈透明 ← 源頭活水 (寫景)
想 心智 更加聰明 ← 不斷讀書 (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