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商鞅南門立木》教案
討論:小伙子為什么會這樣說呢?(從小伙子的動作、語言可以看出,小伙子對商鞅下的同樣持懷疑態度,他之所以要扛這根木柱是要試一試商鞅是否能說到做到。)
③小伙子噌噌噌地登上了城樓,不一會兒,手捧五十兩黃金,喜笑顏開地走了下來。
從小伙子的表情體會他高興的心理。
議議:小伙子僅僅是因為得到了賞金而高興嗎?(小伙子“喜笑顏開”不僅僅是因為得到了黃澄澄的賞金,還因為他親眼看到了這位左庶長的命令不含糊,說話算數、有效。)
⑶課文學到這里,你對商鞅南門立木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呢?請結合文中相關語句來發表自己的觀點。
①要在秦國進行改革,首先就要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只有這樣,才能在全國建立起一種誠信守法的良好社會風尚,從根本上保證變法的成功。
商鞅認識到變法的成功,必須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在全國建立起一種誠信守法的良好社會風尚。
②當扛大木柱的人到達北門后,商鞅立即大聲宣布:“小伙子,你按我說的做了,請上來領賞吧!”
商鞅要讓大家知道,他能說到做到,實踐諾言。
③商鞅鄭重地對大家說:“為了讓咱們的國家強大起來,我受秦孝公的委托,負責推行新法。今后,凡是按新法辦事的,都有重賞,就像這位扛大木柱的人一樣。可是,要是誰膽敢違抗法令,我定斬不饒!”
這句話表明了商鞅推行新法的目的和賞罰分明、嚴格執法的態度。
三、課堂小結 新 課 標第 一 網
1.談談對商鞅這一人物的認識。
2.聯系生活實際,說說對“言而有信、說到做到”的理解。
3.教師小結:作為一名政治家、改革家,商鞅有著過人的膽識與魄力,他的南門立木之舉,看似一件無足輕重的事情,卻有著非凡的意義,它不但為朝廷樹立了一個言而有信、說到做到的形象,取得了老百姓對朝廷的信任,而且為新法的順利實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實,誠信是一個人也是一個民族的美德,它是做人的準則,是得到他人信任的基礎。
四、作業設計
1.摘抄文中表現老百姓不信任朝廷的語句。
2.課后搜集古今中外其他的誠信故事,進行課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