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第三課時教學設計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80《碧螺春》第三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感受碧螺春獨特的色香味形和江南明媚的春光。
2、借助課文情境和創設的情境,積累、學用課文詞句段。
3、引導生感受生活、熱愛生活,學會生活。
教學重難點
品味碧螺春的色、香、味、形。
教學準備
課前一分鐘
誦讀詩歌
《太湖春色》
周懷民:春到南方萬象新,滿山茶樹綠好云,黿渚煙濤正拍岸,扶杖來品碧螺春。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提問:初讀了課文,碧螺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作者在最后一個自然段中是這樣來贊美碧螺春的,一起讀:碧螺春以它獨特的色、香、味、形贏得了人們的喜愛。有位外國詩人在品茶之余,還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湯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3、碧螺春古往今來倍受人們喜愛的原因就是它有獨特的色、香、味、形,那么碧螺春的色、香、味、形究竟獨特在什么地方呢?現在我們就來品一品碧螺春的色香味形。
二、品茶
1、品文
(1)自讀課文,要求:
用筆畫出第6自然段中描寫碧螺春色、香、味、形的詞語,讀一讀這些詞語,把它們記在心里,再說一說碧螺春的色香味形分別是什么樣的。(板書:色、香、味、形)
(2)交流:你們品到的碧螺春的色香味形是什么樣的呢?
色:嫩綠透亮、碧綠清澈
補充:舉起茶杯,這樣的湯色就是嫩綠透亮、碧綠清澈。
香:清香、撲鼻而來、濃郁、飛溢四周
補充:因為碧螺春是和各種果樹套作種植的,所以碧螺春的清香不同于一般的茶的香味,它的清香中有一絲絲淡淡的花香,還有一絲絲淡淡的水果香,花香果味,沁人心脾。
味:清新爽人、甜津津、回味無窮
補充:我也很喜歡喝碧螺春茶,它獨特的味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輕輕抿上一口:細啜慢品碧螺春的花香果味,頭酌色淡、幽香、鮮雅;二酌翠綠、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使人心曠神怡,仿佛置身于洞庭東西山的茶園果圃之中,領略到了那種“入山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百里醉”的意境。
形:青螺入水、旋轉、飛速下沉、葉芽伸展、茸毛輕舒、一旗一槍、極其動人
補充:碧螺春一入水,我們立刻就能欣賞到幾種奇特的景觀:鉆石鑲綠,群龍噴珠、漫天飛雪、春染杯底、綠滿晶宮。再看看我這杯碧螺春的葉芽的姿態,真是葉芽伸展,茸毛輕舒,一旗一槍,嫩綠透亮,姿態極其動人,有的像飛天翩翩而來,播撒春天;有的像一葉扁舟,倘徉水面;有的像魚翔淺底,悠閑自得;有的像一只風箏,隨風飄飛;有的像小荷初綻,才露尖尖一角;有的像可愛的孩子,雙手輕輕合起又悄悄張開……
2、品茶
(1)有這樣獨特的色、香、味、形的碧螺春,怎能不讓人愛不釋口呢?現在,請大家閉上眼睛,聽我朗讀這些詞語,你來品味一下碧螺春獨特的色、香、味、形。(先讀形,再讀色、香、味)
夕陽西下,一套青花瓷茶具,一小撮碧螺春茶……
(2)請你再讀一讀這些詞語,把你品味的感覺讀出來。
(3)齊讀。
3、品情
(1)品茶的感覺真好,我們就像作者一樣被陶醉了。作者陶醉僅僅是因為碧螺春有獨特的色香味形嗎?是不是只要有好茶就一定會被陶醉呢?品茶還需要有什么呢?這一自然段中有一句話告訴我們了,誰能讀給大家聽一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