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春節》說課設計
【說設計理念】
“手捧著教材,為自己,更為學生,我必須懷著虔誠而又審慎的態度,從閱讀出發,或鉆進文字的里面,透視到文字的背后,主動索取文字里的巨大財富,在寶貴的課堂歲月,和學生一起,召喚我們每一個心靈的日出。”竇桂梅老師如此向我們描述她的教學生活。讀著這段文字我的內心充溢著幸福;我又思索著崔巒理事長提出的“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的教學理念,感受到心中涌動著責任。基于對教育美好境界的追求,本課的設計理念是:營造歡樂的課堂氣氛,在品讀語言文字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在歡快愉悅的氛圍中啟迪學生的思維靈動。【說教材】教材內容:《老北京的春節》是新世紀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12單元,以“過年”為主題中的課文。語言大師老舍先生飽含深情回憶了老北京過春節的一系列風俗,語言簡潔而生動,字里行間透出人們歡歡喜喜過新年的心情,反映出北京人熱愛生活,追求美好的心愿。【說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認識本課生字新詞,通過閱讀能找出春節“開始”“高潮”和“結束”的時間,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品味,聯想感受春節的熱鬧氣氛,讀懂課文內容,讀出感情,并能仿照課文說自己家鄉春節的風俗。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春節的熱鬧,體會作者熱愛北京,熱愛生活的情感。【教學重點、難點】理解關鍵句段的意思,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感受生活的美好。【說教法】特級教師于永正曾說:“語文課堂是什么?是一群鮮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對話、碰撞、交流與分享的陣地,盡管有時覺得很累,但我卻愿永遠詩意地棲居在語文教學這片土地上。”是的,我也愿意,為了真正調動學生學習的激情,結合中年級學段教學要求,我有機地把多媒體演示、情境教學、以讀促講、讀中感悟、拓展閱讀等多種教學方法雜糅,扎扎實實地教語文。【說學法】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基本特征。學習本文時學生往往注重春節的快樂,忽視對語言文字的關注。在教學中我引領學生用多種方式讀書,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抓住關鍵句段進行品詞析句,讀懂課文,學會表達。【說教學過程】第一環節:音樂激趣,讀題質疑。讓學生聆聽美妙的聲音,把耳朵喚醒,把生命思緒激起,以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境界。歡快的新春音樂,把學生帶進老北京的春節。在板書課題時我強調易錯字“北“的書寫,引導學生讀題,要求讀出春節的熱鬧、喜慶。“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質疑課題,激發閱讀興趣。第二環節:檢查預習,初讀課文。“預習是語文學習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能充分發揮學習的自主性。”檢查預習時我先用字詞卡片檢查學生學習字詞情況,再用課件重點指導“拜”的書寫,培養學生規范、端正書寫漢字的好習慣。再檢查學生朗讀情況,提出要求(1)課文主要介紹了什么?(2)邊讀邊做讀書記號。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第三環節:精讀品味,讀懂課文。“孩子孩子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韻味優美的歌謠把學生帶入快樂的春節氣氛中,此時,我讓學生圈出作者寫了哪些重要的日子?并按順序說一說。交流匯報后,我出示2個句子①到年底,蒜就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就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②到年底,蒜就綠了,醋也辣了,非常好吃。從比較中讓學生感受到語言魅力。精讀文本,我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閱讀,讓他們劃出自己喜歡的描寫春節熱鬧的句子,生生互動交流。針對很多同學不明白, “除夕”與“初一”都是熱鬧的,可作者為什么說它們“截然不同”呢?我通過細節品讀和課件情景再現老北京春節畫面,幫助學生感受到除夕的熱鬧是忙碌的,要貼對聯、年畫,做年夜飯等;而初一則是悠閑的,可以逛廟會,騎毛驢等等。品析“除夕”這一段,我要求學生畫出中心句,并說說圍繞哪一個詞怎樣寫具體?通過品詞析句,向學生滲透抓住重點語句理解一段話的方法,以及如何圍繞中心句把話寫具體進行寫作指導,扎實推進語言文字訓練。時光匆匆,大年初一過完了,同學們可別撇下腳步呢,更精彩的還在后面,更精彩的是什么?(元宵節)除夕和大年初一就夠熱鬧了,老舍爺爺卻說更熱鬧的是元宵節,為什么?讓學生合作探究。并在集體反饋中用上“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說一句話.進行語句表達能力的訓練。新課標提出“要注重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春節的熱鬧,感受生活的美好,我深情地對學生說,剛才同學們說除夕是熱鬧的,但沒有月光,而元宵節呢,恰好是明月當空.又處處是燈火,燈月相輝映,實在太美了,怎能不說是春節的高潮呢?大家再讀讀春節高潮的部分,讀出熱鬧,讀出快樂,讀出喜慶!在學生充滿激情充滿歡樂的朗讀聲中,我也被感染了,和學生合作朗讀,平等、親切的氣氛充溢著課堂,其效果自然妙不可言。正如葉瀾教授說“我們的語文教學,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語言文字,才能使其變成生命的涌動。”第四環節:學練結合,走向生活此時春節鬧騰騰、熱烘烘、喜洋洋的氣氛感染了每一個孩子,那就來說說自己曾經有過的快樂春節吧!學生仿照文中自己喜歡的一個自然段,進行口語訓練。在評議過程中,我不失時機地用激勵性的語言讓學生分享創作的喜悅。最后利用課程資源,展示各國、各民族過年的習俗,拓寬學生視野,感受大千世界的精彩!【說作業和板書設計】作業是課堂的延伸和補充。我設計了“熱愛文學的你,表現語言才華;熱愛書法的你,展示漂亮文字;熱愛美術的你,描繪美好生活。小組分工合作辦一期以春節為主題的手抄報。”彰顯集體智慧。板書是教學的輔助手段。我把文章的時間順序以及結構展示出來,體現了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特點,而且在關鍵字上用紅粉筆書寫,既突出了語言文字的內容,又洋溢著春節喜慶吉祥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