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樂園七
【詞語超市】教材用“讀一讀,記一記”與“讀一讀,寫一寫”兩種形式將本單元要求認識和要求會寫的字分兩條線再一次展現在學生面前,鞏固學生記憶,自主積累詞語。
【金鑰匙】
這是對《北京的春節》寫作手法的總結,既能將所學課文內容溫習一次,又能讓學生更明白地了解課文敘述流暢、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對學生寫作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咬文嚼字】
這篇短文講述了一個因多音字引發的官司!斑欠二兩銀子”,看字面可以理解為已經“歸還”了二兩銀子,也可以理解為“還有”二兩銀子沒有還。一字多音的漢字很常見,讀錯字音就會誤解本意。告誡學生認真學習,積累知識,不要犯此類錯誤。
【古詩誦讀】
《元日》生動地描寫了古人過春節時的歡樂情景。詩人通過很有代表性的節日活動:燃放鞭炮、飲屠蘇酒、換新桃符等,來展現節日喜氣洋洋的氣氛!按猴L送暖”“千門萬戶瞳瞳日”,寫出了一片祥和的景象。結束句表達了作為政治家的詩人對美好未來的希望和信心。
【語文生活】
這次習作要求學生把往年春節的情景寫一寫。這是在學習本單元課文《北京的春節》《火的節日》的基礎上進行的。習作之前可以先讓學生互相說,說了再寫。可以寫一件事,也可以寫某一天的經歷。寫某一天的經歷要圍繞某個意思寫,突出一個中心,不需要面面俱到。寫事的時候,可以通過人們的言行、表情寫出他們在節日里的心情、感受。敘述時要注意有前有后,有詳有略,自然流暢。
【教學設計舉例】
[教學目標]
1.通過讀讀記記,讀讀寫寫,鞏固對本單元生字詞的認識,積累詞語。
2.總結《北京的春節》的寫作特點,學習“按順序、有詳略”的寫作方法。
3.閱讀短文,認識多音字“還”,了解多音字形同音義不同的特點。
4.學習古詩《元日》,提高學生自主閱讀古詩的能力,引導學生自主積累古詩。
5.組織語文生活,讓學生寫一寫本地過春節時的情景,要求詳略得當,敘述流暢,提高學生習作能力。
[教學重點]
積累詞語;學習有先有后、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自主積累古詩。
[教學難點]
習作,學習有先有后、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教學時數]
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詞語超市
1.“讀一讀,記一記”
①出示詞語:
初旬核桃荔枝菱角萬象更新灶王寡不敵眾
②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字都是本單元要求認識的生字詞,讀音都很容易讀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