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導學案
四、作業:
1.把你知道的珍惜動物介紹給大家。
2.收集國家級保護動物的資料并開展交流活動。
學生自主完成 小組檢查 組長負責 學生交流資料 學生自主分段 小組交流分段情況 同桌檢查,小組長總負責。 學生自學 同桌交流 土地廣闊、氣候溫暖、林茂草豐 生練習讀 展示讀 生默讀思考 外形奇特——“四不像”
角——站著的時侯,各個枝尖都指向后方。它的角也很長,站著的時候,角的各個枝尖都指向后方,這是它獨有的特點哦,因為其它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
尾巴——鹿科動物最長的。
蹄子——寬大、在沼澤中行動敏捷。
毛色——夏季棕紅色、冬季棕灰色。
生在小組練習扮演講解員介紹麋鹿。 小組展示。 生再讀課文思考 生小組討論交流展示: 第一、麋鹿在我國出現最早,但后來竟銷聲匿跡了。
第二,1865年后。特別是1900年,麋鹿慘遭侵略者的偷盜、殺戮。
第三,1986年,麋鹿重回故鄉,并在祖國的土地上茁壯成長。
師生共同交流 ⑴人為因素:
麋鹿減少甚至到即將消失,關鍵于人,因為人們沒有愛惜它,任意去狩獵,去殘殺。
補充:麋鹿不僅是先人狩獵的對象,也是宗教儀式中的重要祭物。
特大的洪水帶來的災難。
小結得出研究結論:人類給麋鹿帶來了災難。
⑵人為環境因素:
古時候,人們為了多種莊稼,把許多沼澤或近海低洼荒地被開墾成為農田,使麋鹿沒有了容身之所,所以許多麋鹿被迫遠離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