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1.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遺體、挽聯、致敬”等詞語。
2.學習生字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通過具體事例來悟出魯迅先生愛憎分明,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高貴品質,練習給各段加小標題,培養綜合概括能力。
4.理解五段課文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分析理解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意思。
三、教學準備:課前收集關于魯迅先生的資料,知道魯迅先生是一個了不起的偉人。
四、教學相關資源:小黑板或課件
五、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三課時(略)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救護車夫”和“關心女傭”兩部分。
教學重點、難點:體會深刻的句子含義。
教學過程:
一、真情回憶,感受魯迅對孩子們的關愛。
1.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魯迅先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生1:魯迅先生是一個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
生2:是一個說話含蓄、幽默,教育孩子很講究方法的人。
2.當小周曄想到再也無法享受伯父的至愛關懷了,怎能不萬分悲痛呢!(出示小黑板1)
我呆呆地望著來來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遠見不到伯父的面了,聽不到他的聲音了,也得不到他的愛撫了,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
(學生齊讀這句話。)
3.站在伯父的靈柩前,小周曄痛哭流涕,她可能會想起些什么呢?(學生想象)
生1:周曄會想到曾經和伯父相處的那些美好的日子。
生2:小周曄會想起伯父以前送給她的兩本書——《表》和《小約翰》。
師:《表》和《小約翰》這兩本書,是魯迅先生在百忙之中為少年兒童翻譯的讀物。他時刻想著“幫幫孩子”、“救救孩子”、“能為孩子做點什么”。他把愛給予了每一個需要關愛的孩子。如今,孩子們失掉了一個愛護他們的老人,怎能不傷心落淚呢?在當時,有一名青年,名叫巴金,他為我們記錄下了一些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出示小黑板2)
一群小學生恭敬地排成前后兩列,一齊抬起頭,癡癡地望著那張放大的照片。忽然一個年紀較大的孩子埋下頭低聲哭了起來,其余的孩子馬上低下頭來小聲抽噎著。
(指名讀、體會小聲抽噎的意思,齊讀這段話。)
二、救護車夫,感受魯迅對勞動人民的愛憐。
1.師:是啊,曾經得到過魯迅先生幫助的孩子們不會忘記他。那么,除了孩子們,還有哪些人也曾經得到過魯迅先生的愛呢?請同學們打開書本83頁,自由朗讀《救助車夫》這一部分。
2.請把最讓你感動的句子用波浪線畫出來,并寫出你的感受。(學生讀課文,邊讀邊畫)
3.指生交流。
生:第18段最讓我感動。
師:請你讀出來。(出示小黑板3)生讀“爸爸跑到伯父家里……扎好繃帶”這段。
4.指生談自己讀了這一段的體會。
師:還有什么地方讓你感動?
生:魯迅先生給車夫包扎好傷口后,還送給他一些錢和剩下沒用完的藥,也讓我很感動。
5.課文中的插圖描繪了魯迅先生救助車夫的那一幕,請看圖說說魯迅先生的哪個動作最能打動你?(生交流)
生:“半跪”這個動作讓我感動,然后引導咀嚼“半跪”。
師:引導學生看課文84頁插圖。畫面中半跪著的正是魯迅先生。
師:魯迅先生小心翼翼地夾著、一點一點地洗著、輕輕地敷著、一圈一圈地包扎著……我們真切地感覺到在這凄風冷雨中,魯迅先生就這樣半跪了很久、很久。請大家快速找一找,課文中的哪些文字中能證明先生就這樣半跪了很長一段時間。(生尋找后交流:小周曄手和腳都麻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