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魯迅先生的侄女周曄寫的回憶伯父的紀念性文章,文章以一個孩子和親人的視角,通過回憶伯父魯迅先生生前給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幾件事,說明魯迅先生是一個愛憎分明,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
【學情分析】:由于魯迅先生離孩子們比較遠,離現實生活比較遠,孩子們接觸魯迅地作品也比較少,所以學生在理解課文地內容上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著力打開學生的視野,從而了解和體會魯迅先生的偉大心靈。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涉及的生字新詞。
2、通過討論、對話、朗讀等多種形式深入研讀本文。
3、在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基礎上,感受魯迅先生愛憎分明,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質。
【教學重點】:通過關鍵詞、關鍵句的揣摩,體會魯迅先生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質。
【教學難點】:文章所講述的幾個故事離學生的現實生活較遠,要著力打開學生的視野,從而了解和體會魯迅先生的偉大心靈。
【教學準備】:利用遠程資源下載有關魯迅的資料。
【教學理念】:語文課程是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為基本特點的課程,是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形成和發展的課程。在語文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讀書學會讀書,引導學生在對語言文字的品讀過程中,充分揣摩、感悟和表達,將課內知識和課外知識有機地整合在一起,主要閱讀本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而節選巴金的《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來參讀,通過對照融合,從而引出小孩的淚 青年的淚 老人的淚,形成這樣一條感情主線,提升學生的感情,喚起學生對“博愛”之情的更深理解。開展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為學生展開一個相對立體的真實的魯迅,引導學生初步感受一顆偉大心靈的跳動。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賞析“救助車夫”和“關心女傭”兩部分內容。
一、回顧魯迅,情感延續。
師:1936年10月19日,中國文壇上的一顆巨星悄然隕落,但他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高尚品質卻永遠激勵著后人。他走了,留下了鋒芒畢露的匕首和投搶!他走了,留下了鐵骨錚錚的思想和精神!同學們,他是誰?(魯迅)(出示魯迅先生的照片)
上節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走近了魯迅。現在請同學們回顧一下,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什么?
——學生可能會說:知道了魯迅先生送給小周曄《表》《小約翰》兩本書。
師:《表》是前蘇聯作家寫得兒童小說,《小約翰》是荷蘭作家寫得童話,這兩本書和許多兒童作品,都是魯迅先生在百忙之中翻譯的,他時刻想著“幫幫孩子”“救救孩子”“我能為孩子做點什么”。他把愛給予了每一個需要關愛的孩子。
——孩子們如今知道永遠失去了一位關心、愛護他們的老人了,怎能不傷心落淚呢?在當時,有一位叫巴金的青年,他為我們記下了這令人心碎的時刻。(出示)
一群小學生恭恭敬敬地排成前后兩列,一起抬起頭,癡癡地望著那張放大的照片。忽然一個年紀較大的孩子埋下頭低聲哭了起來,其余的孩子馬上低下頭來小聲抽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