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下冊全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3.感悟精神光輝
(1)找出你認為最能體現“魯濱孫精神”的內容,有感情地讀一讀。
(2)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這種精神。(出示“我”的幸與不幸。同桌間逐條對照互讀。男生讀“壞處”,女生讀“好處”;老師讀“壞處”,全體同學齊讀“好處”,并將其中的“你”改成“我”,形成對話朗讀。)
(3)結合整個片段內容,試著用“從……中,我感受到魯濱孫是……的人”來說一句話。
(如,一個不屈服命運的人,面對命運棄他于孤島,能及時調整心態,努力改變不幸的命運;一個善于調整心態的人,他經歷了三次心態調整,逐步解決了生存問題、生活問題及如何獲得有意義的問題;一個不怕孤獨的人,他一貓狗為伴,以記日記來排遣寂寞,活得充實;一個以苦為樂的人,島上物質貧乏,生活條件艱苦,他仍不斷自我安慰,盡量改善生活;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面對不幸,他沒有失去生活的信心,而熱情地投入到實在的生活中去。)
(4)出示并齊讀:“在最不幸的處境之中,我們也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從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五、拓展延伸
1.如果讓你選課文中的一句話作為座右銘,你會選哪一句,為什么?
2.面對人生困境,魯濱遜的所作所為,顯示了一個硬漢子的堅毅性格和英雄本色。在西方,“魯濱孫”已經成為冒險家的代名詞和千千萬萬讀者心目中的英雄。讀了這部小說,老師想到了海明威的名言:“一個人并不是生來就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消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請談談你閱讀本文的啟示,寫一句話送給你的朋友或自己共勉。
3.魯濱孫在荒島上還遇到哪些困難,又是怎樣克服的,回到英國后,又是怎樣成了一個百萬富翁的,請同學們課下找到原著讀一讀。可以準備向別人提出問題,或摘錄有意思的句子,也可以畫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地方,或者寫一寫讀書體會,為班級讀書會作好準備。
17《湯姆•索亞歷險記》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培養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抓住課文主要信息,概括內容要點的能力。
2.了解《湯姆•索亞歷險記》這部長篇小說的梗概,瀏覽作品的精彩片段,激發起課外閱讀整部作品的興趣。
3.初步了解湯姆•索亞的歷險經歷,感知他的性格特點。
4.通過討論、摘抄或寫心得體會的形式,開展交流活動,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學習重難點:在快速閱讀中培養把握主要內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與精神,激發起課外閱讀的興趣。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閱讀興趣
1.我們剛剛閱讀完兩篇外國短篇作品,賣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的悲慘命運喚起了我們深深的同情。今天,我們要閱讀的是一部美國的長篇小說,認識一個叫湯姆•索亞的小男孩(出示插圖),他驚心動魄的歷險連大人都稱羨不已。(板書課題:《湯姆•索亞歷險記》)這部書是馬克•吐溫的四大名著之一。馬克•吐溫擅長使用幽默和諷刺,對后來的美國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人們普遍認為他是美國文學史上的一大里程碑。(板書:馬克•吐溫 美國作家)
2.貪玩、渴望冒險,不喜歡被約束,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在這部小說中,湯姆•索亞的天性得到充分發揮。讓我們來看看他為我們實現了怎樣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