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一)總結全文,學習魯迅先生關心他人,愛憎分明的高尚品質。
(二)練習給課文各段加上小標題,弄清第一部分與后面幾部分的關系。
(三)理解中心思想的含義,概括本課中心思想。
三、教學難點
(一)練習給課文各段加上小標題,弄清第一部分與后面幾部分的關系。
(二)理解中心思想的含義,概括本課中心思想。
四、教學過程
(一)總結全文。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的作者,通過回憶伯父魯迅先生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幾件事,使我們了解了魯迅先生是怎樣的一個人。請同學們想一想課文中的幾件事,談談你的看法,魯迅先生是怎樣的一個人。
啟發學生大膽發言,談自己的真實感受。
(愛憎分明。
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
關心青少年成長。
憎恨敵人。)
學生的答案可能很多,教師都要給予肯定和表揚。
(二)組織學生討論每一段的內容,練習給每一段加上小標題。
小標題是對一段內容的高度概括,它通常用詞語或短句標明,這些詞語或短句在字數或形式上要相對一致。
指導學生逐段讀書逐段分析,在大家討論的基礎上認定一個比較簡練明確的詞語或短句做為小標題。
一段:深受愛戴
二段:談論《水滸》
三段:笑談“碰壁”
四段:救助車夫
五段:關心女傭
板書:深受愛戴 談論《水滸》
笑談“碰壁”救助車夫
關心女傭
(三)指導朗讀全文,體會第一部分與后面幾部分的關系。
學生齊讀二、三、四、五部分,教師最后朗讀第一部分,或者教師朗讀第一部分,學生朗讀后面幾部分,然后請同學們說一說第一部分與后面幾部分的關系。
在同學們討論發言的基礎上,教師進行小結。
課文第一部分是總述,也是結果,人民無比愛戴魯迅先生。后面幾部分用具體事例分述,也是出現第一部分那種結果的原因:魯迅先生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四)理解中心思想的含義,概括本課中心思想。
1.理解中心思想的含義。
任何作者寫任何文章都是有目的的,都要在文章中表達自己的某種觀點、情感,說明一個道理,或批評、贊揚什么。作者在自己的文章中表達的、說明的、論述的這個目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比如我們學過的課文《小站》,作者描寫了小站的小和精,還有美。他為什么要寫這些呀?通過作者的描寫你有什么體會嗎?
(通過作者的具體描寫,我認識到小站的工作人員工作認真,對旅客服務周到。)
對,這就是作者要在文章中表達的,他就是要通過這篇文章贊揚小站的工作人員有高度的責任感和熱忱為旅客服務的精神。這也就是《小站》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
2.練習概括中心思想。
按現行小學語文課本的要求,文章中心思想的表達形式一般應該這樣寫:課文贊揚了……或表達了……的思想感情,或者是課文說明了……或揭露……或反對……等?傊行乃枷胧亲髡叩膶懽髂康,概括中心思想語句要精練,有高度。
請同學們認真思考,《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在同學們認真思考、討論的基礎上,出示幻燈片:課后練習題3,請同學們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這篇課文通過回憶伯父魯迅先生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幾件事,說明魯迅先生是個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人,表達了作者崇敬、懷念伯父魯迅先生的思想感情。”
指導學生朗讀這段話,并談談體會。然后教師可明確地告訴學生,這就是本課的中心思想。
板書:崇敬懷念。
(五)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完成課后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