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校園門口的那片樹林
4.語言積累
課文中詩句優美。對樹林中神秘的聲音描繪細致、含蓄,對校園中學生活動的描寫精練、有趣。在學生感悟文本的基礎上,要注意把話題打開,向生活延伸。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的校園生活,談一談在校園里發生的印象最深刻的事,展開詩歌續編活動。
[參考資料]
王宜振,1947年生,山東省東平縣人。《少年月刊》主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主要創作兒童詩歌,也寫童話和兒童故事等。出版有兒歌集《搖籃里的歌》,兒童詩集《秋風娃娃》《獻給中學生的一束詩》《獻給少男少女的詩》等。
【教學設計舉例】
[教學目標]
1.認識掌握本課1個生字,正確書寫8個漢字,借助字典或者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的生字新詞,自主積累。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3.理解詩歌內容,感悟詩歌意境,體會童年校園生活的純真與快樂。
4.指導學生體會詩歌的節奏美、意境美、文辭美,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教學重點]
1.正確讀寫生字,理解重點字詞的意思。
2.感悟童年校園生活的純真、快樂。
3.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教學難點]
聯系生活實際對詩歌進行個性化理解,達到情感共鳴。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學校是我們的另一個家,我們在那里感受成長的快樂。在校園里,我們有時會享受成功,有時會遭遇失敗。在我們漸漸長大的過程中,我們會哭、會笑。哭笑之間,理想和信念在我們心中悄悄萌芽。校園是我們童年記憶的搖籃。今天我們就走近《校園門口的那片樹林》,跟著課文一起回顧我們校園生活的點點滴滴。
板書:校園門口的那片樹林
指導讀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范讀課文
要求:聽清楚詩句中生字、多音字的讀音,再用自己的話說說對詩歌的整體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