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訪友
一、導入。
1.播放輕音樂《月光》,師有感情地導入:日月經天,江河行地,春風夏雨,秋霜冬雪。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是我們人類好心情的家園。我們非常地幸運,生活在一個群山環抱的小鎮里。這里有藍藍的天;高高的山;清清的水;還有淳樸的人。今天,我們就跟隨作家李漢榮,到大山深處去拜訪好朋友。
2.你從《山中訪友》這個標題中讀到了哪些信息?(2分鐘)
地點、事件、作者對朋友的感情情感 :“訪”(喜愛、贊美、敬佩)
3.通過我們對文章標題的理解,你們認為應怎樣來朗讀?
輕松、愉悅的
4.大家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訪問一位怎樣的朋友?
5.可作者到底去山中拜訪了怎樣的朋友?請同學們放松,深呼吸,讓我們一起快樂出發,走進山林……
二.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了解作者所訪之“友”。
2.抓住重點詞語,理清思路。
3.展開想象,感受作者的心境,體悟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重點:感知內容,理清思路,反復誦讀,體會作者的感情。
教學難點:通過豐富的想象,讓自然與人說話,人與自然對話,最終讓學生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培養學生愛護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達成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三.生字詞
幽徑 逝川 青翠 唱和 湛藍 贊助 玄奧 清澈 禪心
凝神 犬吠 德高望重 波光明滅 返老還童 津津樂道
四.生速讀
在這些景致“朋友”的名稱下做上記號。
五.整體感知
1.作者是帶著怎樣的心情去拜訪朋友的(用書本的話完整的表達)
◆ 心里的感覺好清爽(說明作者的心情是非常的輕松、愉悅的,從文題的“訪”字可知,他對朋友的感情是喜愛的、贊美的、敬佩的)
2.作者去拜訪他的好朋友,有沒有帶上禮物呢?或者說有沒有捎上什么東西送給他的朋友呢?
◆ 沒有,作者在文中提到,他只身一人,不騎車,不邀游伴,也不帶任何的禮物,有的只是滿懷的好心情。正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這種君子之交是心與心的交流,是一種與天地共存的默契,所以作者省去了那些繁文縟節。
3.作者到底去山中拜訪了哪些美的朋友?作者是如何稱呼這些朋友的。
古橋——老朋友 樹——知己 山泉——姐姐 溪流——妹妹 白云——大嫂
瀑布——大哥 懸崖——爺爺 云雀——弟弟 石塊 落葉 小花 雷陣雨
老柏樹 螞蟻——弟弟
4.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對作者要拜訪的朋友做了種種的猜測,那么我們現在才知道,他要拜訪的朋友原來是自然界的景物。說白了,就是在林中觀景而已?勺髡邽槭裁凑f成是“山中訪友”?而不是“林中觀景”?
◆ 學法指導:從修辭手法、文章所寫內容、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幾方面去思考。
◆“山中訪友”,用的是擬人的修辭手法,比“林中觀景”形象生動。他把景物當成是朋友,也體現出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同時,作者還需要有豐富的聯想和想象。這就是我們在《童趣》這篇文章里面,常提到的:童心看世界,萬物皆奇妙。
5.那么作者是怎樣和這些朋友交流的?是用語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