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訪友
教學目標
1.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清爽、吟誦、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軀、精致、蘊含、奧秘、俠客、德高望重、津津樂道、別有深意”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感受作者對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體會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 同學們,請展開想象,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訪問一位怎樣的朋友?
作者可能去訪問一位德高望重,曾經與自己同呼吸共患難的山中隱士。
我想作者可能去訪問一位功成身退,隱居山林的朋友,他們約好了對酒吟詩。
作者訪問的朋友是一位丹青妙手,他經常在山中實地寫生。
2.可到底去山中拜訪了怎樣的朋友?就讓我們跟隨著名作家李漢榮先生
走進他的散文《山中訪友》,看看作者拜訪的朋友是誰?
二、 初讀課文,讀通課文,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認讀生字詞。
清爽、吟誦、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軀、精致、蘊含、奧秘、俠客、德高望重、津津樂道、別有深意 悠悠歲月 波光明滅泡沫聚散
汩汩 湛藍
3.作者拜訪的朋友是誰?
4.作者拜訪這些大自然的朋友時心情怎樣?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作者心情愉快?
①走出門,就與微風撞了個滿懷,風中含著露水和梔子花的氣息。
“撞了個滿懷”,形象地寫出了沐浴在令人心曠神怡的和風中的那種感覺。因為風中含著“露水”,所以特別滋潤心脾;也因為風中含著梔子花的氣息,所以在滋潤中還帶著一絲甜蜜。這“走出門”后給作者的第一感受,就不同尋常,說明了“山中訪友”之行充滿了好心情。同時,也間接地點明山中訪友是在初夏的一個早晨。
相機指導朗讀。
三、 拜訪古橋,朗讀體驗。
1. 作者帶著滿懷的懷的好心情拜訪山里的老朋友。一進山,一眼就看到這座古橋(課件:課文插圖古橋),老朋友相見,作者是怎樣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對他訴說些什么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在書上畫一畫。(“德高望重”的意思?那你們是從哪兒體會到他的“德高望重”?)2.說得好。隨著時間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舊,默默地站在這澗水上,為大家服務。難怪作者一見到他,就由衷地贊美他,對他說──(引讀:啊,老橋,你如……)
3.這就是作者拜訪的第一位老朋友。在作者心中,古橋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橋當做人來寫,把自己對老橋的深厚感情,生動地傳達給了我們。我們在讀課文時,要用心地體會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
四、寫本課生字新詞。
重點指導“瀑”注意下面的不要寫成水。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上節課我們跟隨著作者去訪問了他的一個老朋友,那座古老的石橋。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入深山去探望我們那些特殊的朋友!
二、讀文感悟,體驗情感。
1.默讀課文第4—7自然段,看看作者還拜訪了哪些朋友?從哪些描寫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著深厚的感情?并把相關語句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