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S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3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關于青花瓷的多媒體電腦課件和文字材料、圖片、歌曲等。
學生準備:課前搜集關于青花瓷的資料。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導學內容:
學習生字、新詞,指導書寫。讀熟課文,初步感知。學習課文1——4自然段。
導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播放歌曲《青花瓷》片段,配合課件出示青花瓷器的圖片,讓學生通過視聽兩方面欣賞青花之美。
2.師:這些漂亮的瓷器有個美麗的名字,叫“青花”。(板書課題)
3.學生自讀課后的“學習鏈接”,交流課前搜集的關于青花瓷的資料,認識青花。
4.教師小結:XX年11月6日在英國倫敦舉行的中國藝術品專場拍賣會上,一個明代永樂年間燒制的青花扁壺以100萬英鎊的高價成交。(課件出示圖片)XX年北京奧運會的頒獎禮儀小姐的禮服,設計靈感也來自于這完美的青花瓷。
青花為什么有如此高的價值,為什么能成為“人間瑰寶”呢?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個關于青花的動人故事,相信一定能帶給你很多啟示。
(圍繞“青花”,從欣賞圖片到朗讀文字,感受青花之美,調動學生的審美體驗,激發閱讀課文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認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自學生字,理解新詞。
3.學生獨立自學,教師巡視,了解學情。
3.自學反饋,全班交流。
(1)分段指名朗讀課文,集體評議。
(2)結合評議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全班交流。
重點引導理解并識記文中的生字新詞。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再讀全文,選擇自己讀得最滿意的段落加強練習。
2.采用學生互相推薦的方法,讀通全文。
3.思考這篇課文的寫作順序和主要內容。
(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敘述了“我”尋找那片殘缺的青花以求得制作青花的祖傳配方的前因后果。)
四、布置作業
1.書寫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導學內容:
1.學習課文,了解“我”為尋找制作青花的祖傳配方所付出的努力,從中體會“我”執著追求、勇于創新的精神。
2.了解父親的“心機”,感悟父親的良苦用心。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導學過程:
一、課件展示,激趣導入
1.課件出示:
“人間瑰寶”——青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