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實錄
一、課前談話師:六(4)班的同學和我合作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可以說我們已經是老朋友了,首先王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份小小的禮物,那就是一段介紹各地民居的視頻。
生看各地民居的視頻
師:剛才隨著視頻,我們走進了民居的奇妙世界,王老師這里有一組圖片想請同學們來猜一猜分別是哪個地方的民居?看清楚了,這是,一起說——
生:蒙古包。
師:第二個。
生:四合院。
師:對,老北京的四合院。
師:有人在說了,這就是皖南民居。
生:吊腳樓。
師:土家族的吊腳樓。
生:客家民居。
師:為什么你們這么快都能喊出它們的名字?
生:因為這些民居都非常的有特色,讓我們印象非常的深刻。
師:是啊,因為他們都各具特色。好,我們開始上課了好不好?上課——
二、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談話揭題導入,齊讀課題。
師: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56個民族。有句俗話說:百里不同分,千里不同俗,也就是說各地都有自己鮮明的民風民俗,表現在民居的住宅上同樣也是異彩紛呈,各具特色。一起來讀課題。
生:各具特色的民居。
師:好的,今天我們就要走進傣家竹樓和客家民居去看一看,看看它們到底有怎樣的特色。課前已經讓大家預習了課文,課堂上王老師想請大家再一次快速默讀課文,想一想各地民居給你留下了怎么樣的印象?好,開始。
二、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前預習的基礎上,再次默讀課文
2、交流初步感受,整體感知
師:這兩地的民居給你留下了怎么樣的印象?
生:客家民居是營壘式住宅,非常的堅固,里面劃分非常平均。
師:你讀的非常仔細。這是客家民居給他留下的初步印象。好,其他同學繼續交流,你來。
生:我從經受無數次地震、炮火攻擊而安然無恙看出客家民居非常堅固。它給我很壯觀的印象。
師:壯觀,是客家民居給他留下的初步印象。有沒有想說傣家竹樓的?
生:傣家竹樓有抗酷熱的作用,并且建造竹樓時按照傳統習俗,全村的人民都要來祝賀。
師:剛才我們交流了這兩個地方的民居給我們留下的初步印象。可以說是零零碎碎的,現在王老師要把大家分成六人小組,一起來進行學習,按照六人小組,我們班一共有9個組,王老師建議這里的1、2、3、4、5來學習客家民居的部分,剩下的4個組來學習傣家竹樓,如果在相應的時間里面,你們完成了一個民居的介紹,可以接著學習另一個民居。所以每個組長手里有兩張讀書卡。
三、概括特點,體會方法
1、 客家民居
師:接著我們來看一看學習的方法。首先每個組的組員快速的瀏覽課文,把你自己讀到的關于民居的特點讀給成員聽,然后用簡煉的語言概括一下民居的特點,組長負責記錄下來。明白了嗎?好,那就六人小組學習。
生六人小組討論。
師:好,我發現很多小組已經討論第二個民居了,是不是?好,那我們就先討論到這里。剛才王老師在巡視的過程當中,把第一組、第二組他們研究的客家民居的讀書卡拿了上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個小組的研究成果。從民居的特點來看,這兩個小組都共同的概括的客家民居的特點有建筑材料很特別,是不是?好,我想問問這兩組同學,到底是用什么材料的呢?請你來,代表你們小組來說。
生:……
師:是的,就是這樣特殊的建筑材料建成的房子非常的堅固,據說,這樣的材料建成的房子從來沒有坍塌的情況,反而聽說地震過后,過一段時間,他們居然自動的彌合了。你們說神奇不神奇?這個特點概括的很好,還有什么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