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 > 《了不起的女孩》教學設計(精選11篇)

《了不起的女孩》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3-01-24

《了不起的女孩》教學設計(精選11篇)

《了不起的女孩》教學設計 篇1

  之二

  顧富榮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用給課題添加內容的方法,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2、學會本課的6個生字,理解18個詞語的意思。

  3、能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感受李歡戰勝疾病和學習上的困難的拼搏精神。

  重點與難點

  重點:學會用給課題添加內容的方法,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難點:感受李歡戰勝疾病和學習上的困難的拼搏精神。

  學法指導

  初步學會用給課題添加內容的方法,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具準備

  課文錄音、小黑板、字詞卡片。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目標: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了解課文大意,學習第一段。

  過程:

  一、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看拼音,讀準生字字音。

  (2)把課文讀通順,

  (3)不理解的詞句劃出來。

  2、指名分小節讀課文,隨時指正。

  二、理清文章脈絡。

  1、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的思路是怎樣的,你認為應該怎樣分段?

  2、討論。

  三、學習第一段。

  1、自由讀課文第一節,質疑。

  2、討論:“絕癥”什么意思?聯系課文下面的哪兩句話理解?

  3、理解“他們是來參加‘給孩子一個世界’的國際慈善活動的”這句話的意思。

  ----讓全世界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天地,都能得到成長。表達了活動發起者喚起人們關心孩子,特別是哪些殘廢的、身患絕癥的孩子的愿望。

  4、“意蘊深刻”什么意思?

  指名讀第二節,思考:這件作品蘊含著什么意思?

  4、概括段落大意。

  四、作業 指導:

  1、書寫:亨癱彰

  2、組詞:亨( ) 癱( ) 彰( )

  享( ) 攤( ) 章( )

  第二教時

  目標:學習課文第二、三段,感受李歡戰勝病疾和學習上的困難的拼搏精神。

  過程:

  一、朗讀1、2兩節課文。

  二、學習第二段。

  1、自由讀第二段,思考:為什么說李歡是了不起的女孩?

  2、討論并板書:

  與病魔作斗爭

  (1)頑強的毅力 完成作業 困難,從不要求照顧

  長期住院,堅持學習

  (2)熱愛和平的誠心

  3、李歡為什么會有如此非凡的表現?

  4、自由讀第四節,思考上面問題。

  5、“鐵著心”是什么意思?媽媽的用心何在?

  6、“苛刻”什么意思?“殊榮”呢?

  7、從第9節中,你讀懂了什么?(李歡平時練習剪紙)

  8、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

  三、學習第三段。

  1、自由讀第三段,思考:老亨利為什么命令在兒童村升起中國國旗?

  2、指名讀,質疑。

  3、

  4、討論:(1)李歡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練就一套出神入化的剪紙技藝。(2)李歡有一顆熱愛和平的誠心。

  5、如果你是李歡,看到國旗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兒童村升起,心里會怎樣想?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完成部分作業 。

  第三教時

  目標:概括段落大意,借助課題,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過程:

  一、自由讀課文,質疑。

  二、討論學生的問題。

  三、概括段落大意。

  四、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1、這篇課文不同于第1、2篇記事的課文,記事的課文,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比較清楚,而這篇課文主要是寫人的,因此,在給課題添加內容時,要按怎樣的思路想:誰是“了不起的女孩”?

  她怎樣了不起?她在什么事情中得到誰的表彰?

  2、討論:

  李歡是西安一所小學的學生。她身患絕癥,但以頑強的毅力戰勝了疾病和學習上的種種困難,成了一個三好學生。1992年5月應邀參加“給孩子一個世界”的國際慈善活動。臨行前李歡用無力的小手,剪了一份精致的禮物送給活動發起者亨利。亨利命令在兒童村升起中國國旗,以表彰這位了不起的中國女孩--李歡。

  五、完成作業 本上其余作業 。

《了不起的女孩》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新詞

  2、了解課文大致內容,理清文章的結構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的生字,理清文章的結構

  教學難點:知道文章采用插敘的寫法

  教時安排:三教時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3、了不起的女孩

  質疑(學生:誰是了不起的女孩?為什么了不起?……)

  二、初讀課文,解決問題,學習生字

  1、 自學

  2、 檢查

  (1) 生字詞語

  a、先解釋帶點的字,再解釋整個詞語的意思:

  身患絕癥 迫不及待 贊嘆不已 出神入化

  b、比比組組:

  緯亨癱唉

  偉享灘瘓

  (2) 解決問題

  a、 說說自己解決了哪個問題,你是怎么理解的

  b、 提提還有什么問題沒有解決,需要別人幫忙,并請同學共同討論

  三、理清文章脈絡,學習文章第一段

  1、 和前兩篇文章比較,在寫作順序上有什么不同?(前兩篇文章按事情發展順序寫,這篇采用插敘寫法)

  2、 根據課后習題一,找出插敘的段落

  3、 學習第一段:

  (1) 自由讀第一段,邊讀邊想,讀懂這一段

  (2) 反饋

  學生:a、世界上的人們對孩子很關心,從舉辦“給孩子一個世界”的國際慈善活動就可以看出。

  b、亨利驚呆了是因為這份禮物意蘊深刻。師追問:怎么意蘊深刻?如不能回答,則讀這部分內容,明白:地球象征全世界,小花象征美麗,橄欖枝象征和平。整幅作品代表一顆熱愛世界和平的心。

  c、這個小女孩很了不起。

  (3) 齊讀這一段,并用簡短的話說說這段的內容。

  四、作業

  抄寫詞語

  課后小結:亨當心多寫一橫,剪紙作品的意義較難理解

《了不起的女孩》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5個生字,理解18個詞語的意思。

  2.能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并能根據課題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3.感受李歡戰勝疾病和學習上的困難的拼搏精神。

  4.找到文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詞句,體會其中滲透的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重點:了不起的表現,感受李歡戰勝疾病和學習上的困難的拼搏精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能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難點:段落大意和課文主要內容的概括。

  課前預習:

  1、理解生字詞語

  ①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并能組詞。

  ②用“( )”找出文中的新詞,并想辦法理解。

  重點:身患絕癥 迫不及待 贊嘆不已 出神入化  意蘊   經線  緯線

  2、讀通課文,了解大意,有問題的地方,在邊上打上問號。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理清課文脈絡,并能根據課題添加關鍵詞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2.學會本課的5個生字,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

  3.學習課文第一段,初步感受李歡戰勝疾病和學習上的困難的拼搏精神。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

  出示課題:3   了不起的女孩

  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想問的嗎?

  問題預設有:這位了不起的女孩是誰?她的了不起表現在什么地方?

  二、 檢查預習。

  1、說說難讀難寫字-指名認讀-齊讀-開火車組詞

  2、說說你所理解的詞語-齊讀

  3、課文:說說難讀的句與段-指導讀-逐段指名讀-評議

  4、預習過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問題?

  三、 理清脈絡,了解大意

  1.帶著問題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

  這篇課文在寫法上與前兩篇文章相比有什么不同?

  2.反饋交流:

  理解“插敘”,然后找出插敘部分,

  指導分段。(1-2、3-8、9-10或1-2、3-9、10)

  四、 學習第一段

  1. 默讀第一段,找找課始是哪一件事令你感慨這是一位了不起的女孩。

  2. 交流:李歡身患絕癥,卻剪了一幅以地球為……的精致的剪紙作品贈給這次慈善活動的發起人。

  3.指導朗讀,體會意蘊。

  地球——全世界

  小花——美麗         熱愛世界和平

  橄欖枝——和平

  看了李歡這幅意蘊深刻的剪紙作品,你們知道亨利·蘭伍福斯為什么要組織“給孩子一個世界”的國際慈善活動了嗎?

  學生暢所欲言——

  小結:是呀,有的人雖身患絕癥,但他們同樣有著一顆健康、美好的心靈。亨利太偉大了,他在召喚我們這些健康的的人放飛愛心,讓那些身殘或得絕癥的人得到更多的愛,讓他們快樂每一天。

  4.齊讀第一段,概括段落大意。

  五、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語。

  2.完成課堂作業本第一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課文,進一步感受李歡身殘志堅、頑強拼搏的精神。

  2.能正確概括第二、三段的段意。

  3.能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4.能以“李歡,我想對你說”為題寫一段讀后感。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二段

  1.李歡之所以受到國際慈善機構邀請參加“給孩子一個世界”的活動的原因是什么?

  (身患絕癥而學習成績優秀)

  理解“苛刻”并說話:這也是李歡受到邀請的條件,這個條件非常高,過于嚴厲,就如文中所說的“苛刻”,能用“苛刻”針對自己說一句話嗎?

  2.默讀課文,用“——”劃出能概括李歡學習成績優秀和取得優秀成績的原因的句子。

  3.找出課文中具體描寫小李歡頑強拼搏的句子朗讀體會。

  她從不要求老師和家長對她特殊照顧。

  等打完了針,退了熱,人清醒了些,她就迫不及待地要求媽媽把課本念給她聽。……“將來我還要考中國最好的大學呢。”

  每年都是三好學生,每門功課的成績都不低于95分;

  常人難以想象的拼搏,頑強的毅力

  4.第四自然段說父母對李歡很“殘酷”,是“殘酷”嗎?為什么用引號?

  (父母用語言和行動告訴李歡,“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引號表示否定)

  5.怎樣理解“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這句話?父母的教育和李歡的頑強拼搏有什么聯系?

  (父母不能一輩子攙著你走路,要保持肌肉的功能只有*你自己的鍛煉和拼搏;李歡之所以有頑強的毅力,與父母的誘導是分不開的)

  6.朗讀第二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二、學習第三段

  1.李歡的剪紙技巧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老亨利手捧如此精致的禮物驚呆了,請讀第三段,找出描寫老亨利的句子。

  2.指導朗讀(讀出激動、贊美的語氣)

  3.思考:老亨利為什么如此激動,并下令在兒童村升起中國國旗呢?(用因果句式表達)

  4.理解“贊嘆不已”并運用

  ①引讀:李歡精致的剪紙作品不僅令老亨利激動萬分,而且使——

  ②用“贊嘆不已”說一句話。

  5.朗讀第三段,概括段落大意

  三、總結全文,指導寫讀后感

  1.朗讀全文

  2.說說你從李歡身上學到了什么?

  3.緊扣“身殘志堅、頑強拼搏”的精神以“李歡,我想對你說”為題寫一段話

  課堂寫作-交流、評議(課堂時間不夠就在課外進行)

  4.課堂小結:和李歡相比,我們都很幸福,因為我們都有一個健康的身子,老師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珍惜,不要屈服于挫折,和李歡一樣有一股頑強拼搏的精神,同時也希望大家像老亨利那樣放飛愛心,讓我們這個世界更美好。

《了不起的女孩》教學設計 篇4

  之一

  佚名

  第一教時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新詞

  2、了解課文大致內容,理清文章的結構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的生字,理清文章的結構

  教學難點 :知道文章采用插敘的寫法

  教時安排:三教時

  教學過程 :

  一、出示課題3、了不起的女孩

  質疑(學生:誰是了不起的女孩?為什么了不起?……)

  二、初讀課文,解決問題,學習生字

  1、 自學

  2、 檢查

  (1) 生字詞語

  a、先解釋帶點的字,再解釋整個詞語的意思:

  身患絕癥 迫不及待 贊嘆不已 出神入化

  b、比比組組:

  緯亨癱唉

  偉享灘瘓

  (2) 解決問題

  a、 說說自己解決了哪個問題,你是怎么理解的

  b、 提提還有什么問題沒有解決,需要別人幫忙,并請同學共同討論

  三、理清文章脈絡,學習文章第一段

  1、 和前兩篇文章比較,在寫作順序上有什么不同?(前兩篇文章按事情發展順序寫,這篇采用插敘寫法)

  2、 根據課后習題一,找出插敘的段落

  3、 學習第一段:

  (1) 自由讀第一段,邊讀邊想,讀懂這一段

  (2) 反饋

  學生:A、世界上的人們對孩子很關心,從舉辦“給孩子一個世界”的國際慈善活動就可以看出。

  B、亨利驚呆了是因為這份禮物意蘊深刻。師追問:怎么意蘊深刻?如不能回答,則讀這部分內容,明白:地球象征全世界,小花象征美麗,橄欖枝象征和平。整幅作品代表一顆熱愛世界和平的心。

  C、這個小女孩很了不起。

  (3) 齊讀這一段,并用簡短的話說說這段的內容。

  四、作業 

  抄寫詞語

  課后小結:亨當心多寫一橫,剪紙作品的意義較難理解

  第二教時

  教學目標 :

  1、繼續學習課文,感受李歡身殘志堅的精神

  2、 正確歸納課文各段大意

  教學重點、難點:讀課文,感受李歡身殘志堅的精神

  教學過程 :

  一、 學習第二段

  1、 復習導入  :李歡之所以受到國際慈善機構的邀請,參加“給孩子一個世界”的活動,原因是什么?

  2、 默讀第二段,劃出概括李歡學習成績優秀和取得原因的句子

  3、 理解句子,訓練說話

  “常人難以想象的拼搏”指什么?聯系這一段的一個事實,用上“難以想象”等詞語

  4、 第四小節說父母對李歡很“殘酷”,是真的嗎?從文中哪里看出?上面的引號是什么意思?

  5、 怎么理解“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這句話?父母的教育和李歡的頑強拼搏有什么聯系?

  (問題中有不能解決的,可以找自己的伙伴一起解決)

  6、 朗讀第二段

  7、 結合板書,說說大意

  板書:父母教育——努力拼搏,取得成績——受到邀請

  二、 學習第三段

  討論問題“老亨利為什么命令在兒童村懸掛中國國旗?”

  結論:1、李歡身患絕癥而成績優秀

  2、她有一顆熱愛世界和平的心

  朗讀第三段,并說說大意

  三、 作業 

  完成作業 本部分習題

  課后小結:通過學習課文,理解李歡的成績來自于父母的教育和自己的努力。

  第三教時

  教學目標 :

  1、借助課題,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2、指導寫簡單的讀后感

  教學重點、難點:借助課題,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

  一、 聽寫詞語

  聚集身患絕癥迫不及待贊嘆不已出神入化虛弱苛刻殊容癱瘓表彰意蘊喪失萎縮緯線

  二、 指導借助課題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1、 復習回顧

  前兩篇課文,我們是怎樣借助課題歸納主要內容的?(在課題前后添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2、這個添加內容的思路適合于記事類文章,這是篇寫人的文章,寫的事較多,怎樣借助課題添加內容,可以依據中心詞,提問:

  誰了不起?怎樣了不起?在什么活動中誰因什么表彰了她?怎樣表彰?

  逐個回答提出的問題

  3、 連起來,綜合語言的通順、完整,歸納主要內容

  三、 總結,寫簡短的讀后感

  1、 說說李歡是個怎樣的女孩?你從她身上學到了什么?

  2、 小結,指導

  重點圍繞她身殘志堅,頑強拼搏的精神

  3、 課堂寫作,交流、評價

  四、 完成作業 本上作業 】

  課后小結:由于主要內容很長,所以概括起來有點困難

《了不起的女孩》教學設計 篇5

  3.了不起的女孩

  二度調整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5個生字,理解18個詞語的意思。

  2.能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并能根據課題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3.感受李歡戰勝疾病和學習上的困難的拼搏精神。

  4.找到文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詞句,體會其中滲透的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重點:

  了不起的表現,感受李歡戰勝疾病和學習上的困難的拼搏精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能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難點:

  段落大意和課文主要內容的概括。

  教學方法:

  教師講解與學生讀、品、思、議相結合

  教學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理清課文脈絡,并能根據課題添加關鍵詞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2.學會本課的5個生字,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

  3.學習課文第一段,初步感受李歡戰勝疾病和學習上的困難的拼搏精神。

  教學過程:

  一、激情揭題

  同學們,今天老師心情非常激動,知道為什么嗎?因為老師的心里裝著一個非常動人的故事,想聽嗎?

  1.教師以故事形式深情講述課文1、2兩個自然段(講完后稍作停頓)。

  2.激勵學生暢所欲言:A.同學們,聽到這里你們有什么想說的嗎?(隨機板書課題       ——讀題)

  B.讀了之后,又有什么想問的嗎?

  問題預設有:這位了不起的女孩是誰?她的了不起表現在什么地方?

  過渡:想了解這位了不起的女孩嗎?老師就把她介紹給你們吧!其實她就在我們的身邊,請把課文翻到第11頁,用最快的速度去了解一下她的身份,并用一句話作介紹。

  二、 預習課文,掃清障礙

  過渡:現在同學們肯定是急于想和這位了不起的女孩交朋友!可她是那么出色,我們也不能遜色哪!為能和她交上朋友,讓我們做好充分的準備吧。

  1. 自學要求:①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并能組詞。

  ②用“( )”找出文中的新詞,并想辦法理解。

  ③讀通課文,了解大意。

  2. 檢查自學情況

  ① 生字:說說難讀難寫字-指名認讀-齊讀-開火車組詞

  ② 詞語:說說你所理解的詞語-齊讀

  ③ 課文:說說難讀的句與段-指導讀-逐段指名讀-評議

  三、 理清脈絡,了解大意

  1.帶著兩個問題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

  ①這篇課文在寫法上與前兩篇文章相比有什么不同?

  ②借助課題添加內容,概括課文大意

  [調整:刪除借助課題添加內容,概括課文大意。]

  2.反饋交流:

  ①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告之在記敘的過程中,插入一些與主要情節有關的事情,這種表達方式叫插敘,然后找出插敘部分,并分段。(1-2、3-8、9-10或1-2、3-9、10)

  ②出示練習題:課文記敘了             的李歡,     (了不起的表現 )     ,成為一個品學兼優的了不起的女孩。  時間  ,她應邀參加“            ”的國際慈善活動,臨行前她用         的小手做了一份          的剪紙作品送給活動發起者,發起者      (怎么做)     ,以表彰這位了不起的中國女孩——李歡。 

  [調整:因為這個已經不作為單元重點了,所以我把這個環節刪除了。]

  四、 學習第一段

  過渡:經過一番精心準備,我想我們準能和李歡交上好朋友。首先請同學們找找,在這三個段落中,哪一個是老師在課始已向你們介紹過的。

  1. 默讀第一段,找找課始是哪一件事令你感慨這是一位了不起的女孩。

  2. 交流:李歡身患絕癥,卻剪了一幅以地球為……的精致的剪紙作品贈給這次慈善活動的發起人。

  過渡:是呀,活動發起人亨利•蘭伍福斯也是被這幅剪紙作品驚呆了,它不但精致,而且意蘊深刻。

  3. 齊讀描寫剪紙作品的語句,體會意蘊。

  (“地球”表示全世界;“小花”象征著美麗;“橄欖枝”象征著和平。這件剪紙作品蘊含著李歡熱愛世界和平的心愿。)

  [調整:加上感情朗讀,因為這段文字在本篇課文里應算得上是優美的句子了,而且包含著李歡的愛心。因此可以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

  4. 愛的教育

  看了李歡這幅意蘊深刻的剪紙作品,你們知道亨利•蘭伍福斯為什么要組織“給孩子一個世界”的國際慈善活動了嗎?

  學生暢所欲言——

  小結:是呀,有的人雖身患絕癥,但他們同樣有著一顆健康、美好的心靈。亨利太偉大了,他在召喚我們這些健康的的人放飛愛心,讓那些身殘或得絕癥的人得到更多的愛,讓他們快樂每一天。

  5.齊讀第一段,概括段落大意。

  五、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5遍,詞語3遍,

  2.完成課堂作業本第一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課文,進一步感受李歡身殘志堅、頑強拼搏的精神。

  2.能正確概括第二、三段的段意。

  3.能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4.能以“李歡,我想對你說”為題寫一段讀后感。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二段

  1.李歡之所以受到國際慈善機構邀請參加“給孩子一個世界”的活動的原因是什么?(身患絕癥而學習成績優秀)

  理解“苛刻”并說話:這也是李歡受到邀請的條件,這個條件非常高,過于嚴厲,就如文中所說的“苛刻”,能用“苛刻”針對自己說一句話嗎?

  2.默讀課文,用“——”劃出能概括李歡學習成績優秀和取得優秀成績的原因的句子。(每年都是三好學生,每門功課的成績都不低于95分;常人難以想象的拼搏,頑強的毅力)

  3.找出課文中具體描寫小李歡頑強拼搏的句子朗讀體會。

  4.第四自然段說父母對李歡很“殘酷”,是“殘酷”嗎?為什么用引號?

  (父母用語言和行動告訴李歡,“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引號表示否定)

  5.怎樣理解“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這句話?父母的教育和李歡的頑強拼搏有什么聯系?

  (父母不能一輩子攙著你走路,要保持肌肉的功能只有*你自己的鍛煉和拼搏;李歡之所以有頑強的毅力,與父母的誘導是分不開的)

  6.朗讀第二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二、學習第三段

  1.李歡的剪紙技巧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理解“出神入化”:形容技藝達到了絕妙的境界;化:及高的境界。)老亨利手捧如此精致的禮物驚呆了,請讀第三段,找出描寫老亨利的句子。

  2.指導朗讀(讀出激動、贊美的語氣)

  3.思考:老亨利為什么如此激動,并下令在兒童村升起中國國旗呢?(用因果句式表達)(李歡身患絕癥而成績優秀、有一顆熱愛世界和平的真誠的心、是新中國少年的代表)

  4.理解“贊嘆不已”并運用

  ①引讀:李歡精致的剪紙作品不僅令老亨利激動萬分,而且使——

  ②贊嘆不已:稱贊不止;已:止,罷了。

  ③用“贊嘆不已”說一句話。

  5.朗讀第三段,概括段落大意

  [調整:在本環節后穿插了讓學生當后援團的環節,說說評審團是怎么同意李歡參加“給孩子一個世界”的活動?希望同學們抓住機會,讓老師當一回評審團成員,向老師推薦她。推薦時,有兩點要求:第一,抓住李歡的事跡,想想你從中讀懂了什么?你得理解它,然后用自己的話來感動我,這樣對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我為李歡的到來毫不猶豫地投贊成票。]

  三、總結全文,指導寫讀后感

  1.朗讀全文

  2.說說你從李歡身上學到了什么?

  3.緊扣“身殘志堅、頑強拼搏”的精神以“李歡,我想對你說”為題寫一段話

  課堂寫作-交流、評議(課堂時間不夠就在課外進行)

  [調整:加上回顧單元學習提示。(1)說說體會詞句思想感情的方法。(2)找找課文中哪些句子給你的印象最深刻。]

  4.課堂小結:和李歡相比,我們都很幸福,因為我們都有一個健康的身子,老師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珍惜,不要屈服于挫折,和李歡一樣有一股頑強拼搏的精神,同時也希望大家像老亨利那樣放飛愛心,讓我們這個世界更美好。

  四、布置作業

  完成課堂作業本第2、3、4、5題 

  教學反思

  本篇教案應該說是一篇不錯的教案,可以看出教師是花了比較多的精力。特別是一些引語,很獨到,很精辟,而且本篇教案是我看到的教案里首次把本文教學上升到“愛的教育”的理論高度,我覺得主備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真是透徹。

  我在上這篇課文時增加了一個大環節,那就是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推薦李歡。由于留給學生閱讀、思考、表達的空間很大,學生有機會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也可以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來表達學習成果。此時,學生的心靈沒有壓抑和束縛,他們的思維就像草原上馳騁的駿馬,較好地體現了學習的自主權。對于枯燥乏味的事物,人的情緒總是消極與被動的,如果能夠主動發現,往往會是風光無限,其樂無窮。在上述教學片斷中,學生的情感來源于課文,靈感來源于課文,但又都高于課文,這是在開放的學習環境中,潛心研究得來的。有一位男生在發言時說自己是李歡的媽媽,沒有深刻的體會,沒有認真的研讀,學生會有這樣的感受嗎?在為李歡說推薦詞時,有人說是李歡的鄰居,有人說是李歡的朋友,還有人說是李歡的醫生、護士、剪紙老師等等,這些角色書上都不曾提到,但正是學生有了深切的情感體驗,有了深入的思考研究,他們才會想到那么多有角色。在自己被李歡的精神深深打動之后,他們才能對評審員“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此時此刻,學生已不僅僅是在學習課文了,而是在以自己的情感和李歡對話。這樣的課堂才能充滿活力,才能讓學生興味盎然地在廣闊的語文天地里自由馳騁。

  正如美國教育學家所說:你告訴我,我可能會忘記;你給我看,我可能會記不住;你讓我參與,我可能會明白與發現。

《了不起的女孩》教學設計 篇6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構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語文學習呼喚著學生主觀感受的表述,內心情感的流露,個人見解和智慧的展現。正因為如此,教師該如何把課堂中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該如何給學生創設一個好好讀書的空間,處處給他們心靈的自由,讓他們在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中,興致勃勃地去探索,去研究,并且學有所得,學有所悟呢?下面的教學片段或許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示。

  課例:浙教版小學語文十一冊《了不起的女孩》教學片斷:

  師:我們非常想知道活動中評審團是怎么同意李歡參加的?現在你們是李歡的后援團,我就當一回評審員。希望你們抓住機會,向我推薦她,行嗎?

  生:行。

  師:你可以選一個角色,為李歡現身說法,可以當她的親屬,像爸爸、媽媽、爺爺等等,也可以當她的同學、老師,推薦時,有兩點要求:第一,抓住李歡的事跡,想想你從中讀懂了什么?你得理解它,然后用自己的話向我推薦。第二,抓住李歡的情感,用有感情的朗讀來感動我,這樣對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我為李歡的到來毫不猶豫地投贊成票。

  (邊說邊出示)

  要求:(1)抓住事跡--理解--推薦 曉之以理

  (2)抓住情感--朗讀--感動 動之以情

  生:(自學)

  師:可以與周圍的小伙伴合作,選擇相關的內容來準備,文中沒有詳細寫的內容,可以聯想。先介紹一下自己的身份,再推薦。

  生:評審員,您好!我是李歡的同學,我要推薦她。因為我非常敬佩她。老師布置的作業 ,我們一般同學都要七八點鐘完成,而她患了"肌肉營養不良癥",她每寫一個字都要用出吃奶的勁,常常到了十一二點鐘還上不了床,我覺得她是一個頑強的女孩。(生板書:頑強)

  生:評審員,您好!我是李歡的同學,我經常到她家去玩。有一天,我到她家去玩,看見李歡摔了一跤,可她不讓媽媽來扶,而是自己艱難地爬起來。如果是我的話,我一定要叫媽媽幫我扶起來,還要哭著撒嬌。但她非常堅強,她媽媽還對她說?quot;我們的生命……"李歡懂事地點點頭。我覺得李歡很了不起,很懂事。(生板書:懂事)

  生:我是李歡的老師,她每門功課成績都很好,是三好學生。有一次我去家訪問時,看見她的床前貼滿了剪紙作品,很出乎我的意料。(生板書:有出神入化的剪紙技巧)

  生:(描述剪紙作品),理解。

  生:我是李歡的爸爸,有一次她從床上摔了下來,我在后面偷偷地看著,而她媽媽也鐵了心,沒有去扶她,而是讓她自己從地上爬起來,使我明白了她媽媽這樣做的目的。

  師:在你眼里,你的女兒怎樣?

  生:非常有毅力,很堅強。

  生:(一名男生)我是李歡的媽媽,有一次,她躺在病床上,要我把課本念給她聽。我看她那虛弱的樣子說:"算了,我們不學了。"她搖搖頭說:"媽媽,你念吧,我將來還要考最好的大學呢!"我很感動,她雖然患的是絕癥,但不放棄學習,對前途充滿樂觀。(生板書:前途樂觀)

  ……

  師:多難得的女孩啊!李歡有這么多的優點,她在這樣的時候都沒有放棄自己,她真了不起,我被你們的推薦深深地感動了,能否有感情的朗讀這一段?

  生:(齊讀第七自然段)

  反思:

  小語教材中的課文一般都是文質兼美的文章,有的讀起來瑯瑯上口,有的聽起來感人肺腑,有的講起來繪聲繪色,有的演起來惟妙惟肖。然而總有一部分同學不喜歡語文課,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每篇文章的教學都是一個套路,老師講,學生記,老師問,學生答。正如一首順口溜唱的:一本教材一支筆,先分段落后釋義,中心思想字詞句,學生不辨東和西。確實,傳統閱讀教學經常采用的一種方法是帶著問題讀書,教師講什么,學生就做什么,教師始終處于領導者的地位,牽著學生走。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被動思考狀態,談何研究、發現。蘇霍姆林斯基曾說?quot;在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是的,學生需要研究學習,他們渴望開放與挑戰,他們需要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不拘泥于標準答案。試想,如果造物主把人都造得一模一樣,這個世界肯定不精彩,語文課的教學也是如此,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讀書空間,讓他們興致勃勃地去參與、去研究、去發現,讓他們潛心讀書,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多好!上述的教學片段就給學生創設了一個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學生們在課堂上如癡如醉地探究、體驗、交流、訴說。

  1、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開放教學思想,解放學生頭腦

  長期以來,語文教學受到了廣泛的批評,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語文教育思想的落后,走向了繁瑣分析的誤區。課堂上,教師滿堂講,滿堂問;課堂外,……一個墨守成規的教師往往按照教參,不敢越雷池半步,"皰丁解牛"式地串講課文,把生動的課堂教學變成枯燥的純技術訓練,在一次次對學生答案的規范中扼殺了學生思維的火花、創新的意識。其實語文學習是極具個性的,我們首先要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體驗,我們應以培養學生的悟性,激發學生的靈性為目的。上面的教學片斷中,執教者能跳出以課文解讀課文的小圈子,設計出富有創意的教法,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讓學生自主研究,自主發現。在進行重點研讀,感受李歡的精神時,沒有像以往那樣,提一些問題,由學生劃詞句,談理解,而是讓學生選擇一個角色,以她的親人、老師、同學或朋友的身份向評審員(老師)推薦,為李歡現身說法。可以抓住事跡說服人,也可以用充滿感情的朗讀來打動人。這里沒有一問一答,沒有肢解課文,課堂氣氛是那么融洽、和諧。也正是因為有了寬松的課堂氣氛,有了濃濃的研究氛圍,學生才能學得興致盎然,才能迸發出思維的創新火花。我們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有思想、有情感、有靈性,怎能不細心地呵護他們?只有將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地還給學生,讓他們自由自在地在課堂內外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去讀書、去感悟、去研究、去實踐、去創造、去表現,學生的潛能才能得到發揮,才會學有所成得。

  2、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開放教學形式,吸引學生探究

  "你告訴我,我可能會忘記;你給我看,我可能會記不住;你讓我參與,我可能會明白與發現?quot;這是美國教育方法的藝術。心理學家也認為:興趣和情緒,這些人的主觀內部狀態,對人的注意力分配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對于少年兒童而言,更表現出好奇心、求知欲,以及一種追新逐異的心理需要。因此教師要善于運用教學策略,設計出學生喜聞樂見的教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渲染起熱烈的學習氣氛,促使學生滿腔熱情、興味盎然地投入探索研究活動,同時增加他們自由活動的時間,盡可能地多留給學生動眼、動腦、動口的時間。老師要鼓勵學生自主參與、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質疑問難,同時也支持學生互相幫助,互相配合,合作學習與創造。

  課例中,執教老師在教學時不是繁瑣地提問,而是注意根據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情緒,給學生一個開放的空間,讓學生設身處地地去研究體驗:如果你是李歡的親人、同學,你們會怎樣向評審員推薦?怎樣用事跡來說服評審員,用感情朗讀來感動評審員?過去依靠問答才能說出的內容,現在完全由學生口中自主說出;過去由老師指導的"有感情朗讀",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現在學生為了感動別人,自發地努力讀好,從由"讓我讀"變成了"我要讀",而且"我要讀好";過去是教師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現在變成學生向老師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學生為了把理曉通,把情動真,就需要努力,這種努力,完全是學生自發的,自主的。他們的發言句句在理,他們的朗讀聲情并茂。在課堂上,面對形式多樣的情境,面對自我表現的機會,學生更主動積極地投入到整個研究活動中。教師也不再是一錘定音,至始至終是個傾聽者、點撥者,這樣的語文學習也變得更有效。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給學生機會,讓他們去嘗試、去研究。他們會是最好的參與者、發現者,他們的研究成果往往也是豐碩、獨到的。

  3、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開放教學內容,拓展學生視野

  有位教育改革家說過:"如果在封閉的低層次環境里嘔心瀝血,充其量嘔出?quot;遺老遺少",就像嬰兒被狼叼走后養大,再勤奮也不過是狼孩的智能。"語文課的空間是很大的,在課堂上,學生把本該教師提問的內容通過自主讀書與自主研究完全主動地說了出來,再加上有感情的朗讀貫穿于其中,課堂氣氛是一般的問答所不能達到的。由于留給學生閱讀、思考、表達的空間很大,學生有機會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也可能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來表達學習成果。此時,學生的心靈沒有壓抑和束縛,他們的思維就像草原上馳騁縱橫的駿馬,較好地體現了學習的自主權。對于枯燥乏味的事物,人的情緒總是消極與被動的,如果能夠主動發現,往往會是風光無限,其樂無窮。在上述的教學片斷中,學生的情感來源于課文,靈感來源于課文,但又都高于課文,這是在開放的學習環境中,潛心研究得來的。有一位男生在發言時說自己是李歡的媽媽,沒有深刻的體會,沒有認真地研讀,學生會有這樣的感受嗎?在為李歡現身說法時,有人說是李歡的鄰居、朋友、醫生、護士、剪紙老師等等,這些角色書上都不曾提到,但正是學生有了深切的情感體驗,有了深入的思考研究,他們才會想到那么多的角色。在自己被李歡的精神深深打動之后,他們才能對評審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此時此刻,學生已經不僅僅是在學習課文了,而是在以自己的情感在和"李歡"對話。正如葉老所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那就應該為我所用,而不能為文所困,這樣的課堂才能充滿活力和魅力,才能讓學生興味盎然地在廣闊的語文天地里自由馳騁。

  確實,在語文的海洋里暢游,薄薄的語文書會變得厚重起來,開放的教學內容會讓學生獲取到意想不到的知識和能力。正因為如此,下課了,學生還意猶未盡,教師趁勢布置:選一個角色,給評審員寫一封信,推薦李歡。筆者特地注意了學生的作業 ,個個言之有理,情真意切。試想,如果在課堂上沒有那么豐富的角色體驗,沒有那么深入的感悟與研究,學生會有這樣深切的情感嗎?

  問答出來的感覺是干澀的,而研究出來的味道是滋潤的。語文的天地很大,學生所面對的不僅僅是一個個標準答案、一本本語文書。讓我們營造一個開放自由的學習環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憑籍他們的聰慧,他們的熱情,去盡情發揮思維和創造能力,從而在語文學習的天地里,出現一道道"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亮麗風景。

  (此文獲2001年區小學語文論文評比一等獎)

《了不起的女孩》教學設計 篇7

  別開生面,抓住重點語段,巧妙安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指出:要“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營造“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學習氛圍。這就要求我們在閱讀教學中,要嘗試拓寬思路,充分挖掘教材的內涵,把更多的發言權還給學生。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中,才能點燃學生表達的欲望,也讓“課堂內外討論問題,能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這一口語教學目標 真正落到實處。

  以下就是筆者執教浙教版第十一冊《了不起的女孩》的一個教學片段:

  師:其實,還有許多人想了解她呢!這不,有位記者想寫一篇關于李歡的報道,

  很想采訪熟悉李歡的人,你建議他該去采訪誰?

  生:(可以采訪她的爸爸、媽媽,老師、同學、鄰居,也可以是醫院的醫生、護士、病友,甚至是大會的發起人老亨利先生。)

  師:大家說的真好,那我們就來個模擬采訪吧!我是記者,你們就是熟悉李歡的人。愿意來試試嗎?建議四人小組分工合作,選擇一個身份,一個事例,文中沒有詳寫的內容,可以聯想。

  (學生積極性高漲,紛紛進行準備)

  師:為了能使介紹成功,我們說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

  生:應該先向記者小姐問好。

  生:說話的時候,聲音應該響亮些。

  生:別忘了說清自己的身份。

  生:記者小姐,您好!我是李歡主治醫生。她是我見過的最勇敢的孩子。她患得“肌肉營養不良癥”是一種無法醫治的絕癥。每次大手術下來,那種痛苦連大人都忍不住,可李歡都咬牙堅持下來了,過不了幾天就要媽媽讀課文給她聽,還說自己將來還要考最好的大學!看著她,連我們大人都自嘆不如。

  生:親愛的記者小姐,您好!我是李歡的好朋友。有一天,我到她家去玩,看見李歡摔了一跤,可她不讓媽媽來扶,而是自己艱難地爬起來。如果是我的話,我一定要叫媽媽幫我扶起來,還要哭著撒嬌。但她非常堅強,她媽媽還對她說:“如果我們的生命能換來你的生命,我們早就換了,可是將來的路還要靠你自己走……"李歡懂事地點點頭。我覺得李歡很了不起,很懂事。

  師:請問,李歡的媽媽來了嗎?我特別想采訪您,孩子摔到了您為什么不去扶她?

  生:每一個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李歡得了“肌肉營養不良癥”,我們的心里可難受了。如果我們的生命能換來她的生命,我們早就換了,可是將來的路還要靠她自己走,我們希望她懂得任何事都要靠自己,做一個堅強的人!

  師:您真是一位了不起的母親!

  在這一教學片段中,教師別開生面地對教材做了處理,別出心裁地讓學生選擇一個身份、一個事例,創設了向記者介紹李歡這一情境。這里沒有一問一答,沒有“皰丁解牛”式的分解課文,課堂氣氛是那么融洽、和諧。也正是因為有了寬松的課堂氣氛,一個開放的學習空間,才有了濃濃的研究氛圍,才能調動學生的情緒,讓學生設身處地地去體驗、感受,也使得他們表達的欲望更為強烈,學生才能學得興致盎然,說得頭頭是道(難得是學生在說的同時也注意到了表達時的語氣、聲音),課堂中迸發著思維的火花。在這種表達欲望的驅使之下,學生說得自然,學得輕松,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的能力,在說的過程中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對課文的感悟向更深層次發展。

《了不起的女孩》教學設計 篇8

  天高任鳥飛 海闊憑魚躍

  ——《了不起的女孩》教學案例評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構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語文學習呼喚著學生主觀感受的表述,內心情感的流露,個人見解和智慧的展現。正因為如此,教師該如何把課堂中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該如何給學生創設一個好好讀書的空間,處處給他們心靈的自由,讓他們在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中,興致勃勃地去探索,去研究,并且學有所得,學有所悟呢?下面的教學片段或許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示。

  課例:浙教版小學語文十一冊《了不起的女孩》教學片斷:

  師:我們非常想知道活動中評審團是怎么同意李歡參加的?現在你們是李歡的后援團,我就當一回評審員。希望你們抓住機會,向我推薦她,行嗎?

  生:行。

  師:你可以選一個角色,為李歡現身說法,可以當她的親屬,像爸爸、媽媽、爺爺等等,也可以當她的同學、老師,推薦時,有兩點要求:第一,抓住李歡的事跡,想想你從中讀懂了什么?你得理解它,然后用自己的話向我推薦。第二,抓住李歡的情感,用有感情的朗讀來感動我,這樣對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我為李歡的到來毫不猶豫地投贊成票。

  (邊說邊出示)

  要求:(1)抓住事跡--理解--推薦 曉之以理

  (2)抓住情感--朗讀--感動 動之以情

  生:(自學)

  師:可以與周圍的小伙伴合作,選擇相關的內容來準備,文中沒有詳細寫的內容,可以聯想。先介紹一下自己的身份,再推薦。

  生:評審員,您好!我是李歡的同學,我要推薦她。因為我非常敬佩她。老師布置的作業,我們一般同學都要七八點鐘完成,而她患了"肌肉營養不良癥",她每寫一個字都要用出吃奶的勁,常常到了十一二點鐘還上不了床,我覺得她是一個頑強的女孩。(生板書:頑強)

  生:評審員,您好!我是李歡的同學,我經常到她家去玩。有一天,我到她家去玩,看見李歡摔了一跤,可她不讓媽媽來扶,而是自己艱難地爬起來。如果是我的話,我一定要叫媽媽幫我扶起來,還要哭著撒嬌。但她非常堅強,她媽媽還對她說?quot;我們的生命……"李歡懂事地點點頭。我覺得李歡很了不起,很懂事。(生板書:懂事)

  生:我是李歡的老師,她每門功課成績都很好,是三好學生。有一次我去家訪問時,看見她的床前貼滿了剪紙作品,很出乎我的意料。(生板書:有出神入化的剪紙技巧)

  生:(描述剪紙作品),理解。

  生:我是李歡的爸爸,有一次她從床上摔了下來,我在后面偷偷地看著,而她媽媽也鐵了心,沒有去扶她,而是讓她自己從地上爬起來,使我明白了她媽媽這樣做的目的。

  師:在你眼里,你的女兒怎樣?

  生:非常有毅力,很堅強。

  生:(一名男生)我是李歡的媽媽,有一次,她躺在病床上,要我把課本念給她聽。我看她那虛弱的樣子說:"算了,我們不學了。"她搖搖頭說:"媽媽,你念吧,我將來還要考最好的大學呢!"我很感動,她雖然患的是絕癥,但不放棄學習,對前途充滿樂觀。(生板書:前途樂觀)

  ……

  師:多難得的女孩啊!李歡有這么多的優點,她在這樣的時候都沒有放棄自己,她真了不起,我被你們的推薦深深地感動了,能否有感情的朗讀這一段?

  生:(齊讀第七自然段)

  反思:

  小語教材中的課文一般都是文質兼美的文章,有的讀起來瑯瑯上口,有的聽起來感人肺腑,有的講起來繪聲繪色,有的演起來惟妙惟肖。然而總有一部分同學不喜歡語文課,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每篇文章的教學都是一個套路,老師講,學生記,老師問,學生答。正如一首順口溜唱的:一本教材一支筆,先分段落后釋義,中心思想字詞句,學生不辨東和西。確實,傳統閱讀教學經常采用的一種方法是帶著問題讀書,教師講什么,學生就做什么,教師始終處于領導者的地位,牽著學生走。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被動思考狀態,談何研究、發現。蘇霍姆林斯基曾說?quot;在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是的,學生需要研究學習,他們渴望開放與挑戰,他們需要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不拘泥于標準答案。試想,如果造物主把人都造得一模一樣,這個世界肯定不精彩,語文課的教學也是如此,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讀書空間,讓他們興致勃勃地去參與、去研究、去發現,讓他們潛心讀書,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多好!上述的教學片段就給學生創設了一個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學生們在課堂上如癡如醉地探究、體驗、交流、訴說。

  1、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開放教學思想,解放學生頭腦

  長期以來,語文教學受到了廣泛的批評,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語文教育思想的落后,走向了繁瑣分析的誤區。課堂上,教師滿堂講,滿堂問;課堂外,……一個墨守成規的教師往往按照教參,不敢越雷池半步,"皰丁解牛"式地串講課文,把生動的課堂教學變成枯燥的純技術訓練,在一次次對學生答案的規范中扼殺了學生思維的火花、創新的意識。其實語文學習是極具個性的,我們首先要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體驗,我們應以培養學生的悟性,激發學生的靈性為目的。上面的教學片斷中,執教者能跳出以課文解讀課文的小圈子,設計出富有創意的教法,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讓學生自主研究,自主發現。在進行重點研讀,感受李歡的精神時,沒有像以往那樣,提一些問題,由學生劃詞句,談理解,而是讓學生選擇一個角色,以她的親人、老師、同學或朋友的身份向評審員(老師)推薦,為李歡現身說法。可以抓住事跡說服人,也可以用充滿感情的朗讀來打動人。這里沒有一問一答,沒有肢解課文,課堂氣氛是那么融洽、和諧。也正是因為有了寬松的課堂氣氛,有了濃濃的研究氛圍,學生才能學得興致盎然,才能迸發出思維的創新火花。我們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有思想、有情感、有靈性,怎能不細心地呵護他們?只有將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地還給學生,讓他們自由自在地在課堂內外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去讀書、去感悟、去研究、去實踐、去創造、去表現,學生的潛能才能得到發揮,才會學有所成得。

  2、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開放教學形式,吸引學生探究

  "你告訴我,我可能會忘記;你給我看,我可能會記不住;你讓我參與,我可能會明白與發現?quot;這是美國教育方法的藝術。心理學家也認為:興趣和情緒,這些人的主觀內部狀態,對人的注意力分配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對于少年兒童而言,更表現出好奇心、求知欲,以及一種追新逐異的心理需要。因此教師要善于運用教學策略,設計出學生喜聞樂見的教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渲染起熱烈的學習氣氛,促使學生滿腔熱情、興味盎然地投入探索研究活動,同時增加他們自由活動的時間,盡可能地多留給學生動眼、動腦、動口的時間。老師要鼓勵學生自主參與、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質疑問難,同時也支持學生互相幫助,互相配合,合作學習與創造。

  課例中,執教老師在教學時不是繁瑣地提問,而是注意根據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情緒,給學生一個開放的空間,讓學生設身處地地去研究體驗:如果你是李歡的親人、同學,你們會怎樣向評審員推薦?怎樣用事跡來說服評審員,用感情朗讀來感動評審員?過去依靠問答才能說出的內容,現在完全由學生口中自主說出;過去由老師指導的"有感情朗讀",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現在學生為了感動別人,自發地努力讀好,從由"讓我讀"變成了"我要讀",而且"我要讀好";過去是教師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現在變成學生向老師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學生為了把理曉通,把情動真,就需要努力,這種努力,完全是學生自發的,自主的。他們的發言句句在理,他們的朗讀聲情并茂。在課堂上,面對形式多樣的情境,面對自我表現的機會,學生更主動積極地投入到整個研究活動中。教師也不再是一錘定音,至始至終是個傾聽者、點撥者,這樣的語文學習也變得更有效。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給學生機會,讓他們去嘗試、去研究。他們會是最好的參與者、發現者,他們的研究成果往往也是豐碩、獨到的。

  3、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開放教學內容,拓展學生視野

  有位教育改革家說過:"如果在封閉的低層次環境里嘔心瀝血,充其量嘔出?quot;遺老遺少",就像嬰兒被狼叼走后養大,再勤奮也不過是狼孩的智能。"語文課的空間是很大的,在課堂上,學生把本該教師提問的內容通過自主讀書與自主研究完全主動地說了出來,再加上有感情的朗讀貫穿于其中,課堂氣氛是一般的問答所不能達到的。由于留給學生閱讀、思考、表達的空間很大,學生有機會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也可能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來表達學習成果。此時,學生的心靈沒有壓抑和束縛,他們的思維就像草原上馳騁縱橫的駿馬,較好地體現了學習的自主權。對于枯燥乏味的事物,人的情緒總是消極與被動的,如果能夠主動發現,往往會是風光無限,其樂無窮。在上述的教學片斷中,學生的情感來源于課文,靈感來源于課文,但又都高于課文,這是在開放的學習環境中,潛心研究得來的。有一位男生在發言時說自己是李歡的媽媽,沒有深刻的體會,沒有認真地研讀,學生會有這樣的感受嗎?在為李歡現身說法時,有人說是李歡的鄰居、朋友、醫生、護士、剪紙老師等等,這些角色書上都不曾提到,但正是學生有了深切的情感體驗,有了深入的思考研究,他們才會想到那么多的角色。在自己被李歡的精神深深打動之后,他們才能對評審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此時此刻,學生已經不僅僅是在學習課文了,而是在以自己的情感在和"李歡"對話。正如葉老所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那就應該為我所用,而不能為文所困,這樣的課堂才能充滿活力和魅力,才能讓學生興味盎然地在廣闊的語文天地里自由馳騁。

  確實,在語文的海洋里暢游,薄薄的語文書會變得厚重起來,開放的教學內容會讓學生獲取到意想不到的知識和能力。正因為如此,下課了,學生還意猶未盡,教師趁勢布置:選一個角色,給評審員寫一封信,推薦李歡。筆者特地注意了學生的作業,個個言之有理,情真意切。試想,如果在課堂上沒有那么豐富的角色體驗,沒有那么深入的感悟與研究,學生會有這樣深切的情感嗎?

  問答出來的感覺是干澀的,而研究出來的味道是滋潤的。語文的天地很大,學生所面對的不僅僅是一個個標準答案、一本本語文書。讓我們營造一個開放自由的學習環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憑籍他們的聰慧,他們的熱情,去盡情發揮思維和創造能力,從而在語文學習的天地里,出現一道道"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亮麗風景。

《了不起的女孩》教學設計 篇9

  第一教時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新詞

  2、了解課文大致內容,理清文章的結構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的生字,理清文章的結構

  教學難點 :知道文章采用插敘的寫法

  教時安排:三教時

  教學過程 :

  一、出示課題3、了不起的女孩

  質疑(學生:誰是了不起的女孩?為什么了不起?……)

  二、初讀課文,解決問題,學習生字

  1、 自學

  2、 檢查

  (1) 生字詞語

  a、先解釋帶點的字,再解釋整個詞語的意思:

  身患絕癥 迫不及待 贊嘆不已 出神入化

  b、比比組組:

  緯亨癱唉

  偉享灘瘓

  (2) 解決問題

  a、 說說自己解決了哪個問題,你是怎么理解的

  b、 提提還有什么問題沒有解決,需要別人幫忙,并請同學共同討論

  三、理清文章脈絡,學習文章第一段

  1、 和前兩篇文章比較,在寫作順序上有什么不同?(前兩篇文章按事情發展順序寫,這篇采用插敘寫法)

  2、 根據課后習題一,找出插敘的段落

  3、 學習第一段:

  (1) 自由讀第一段,邊讀邊想,讀懂這一段

  (2) 反饋

  學生:A、世界上的人們對孩子很關心,從舉辦“給孩子一個世界”的國際慈善活動就可以看出。

  B、亨利驚呆了是因為這份禮物意蘊深刻。師追問:怎么意蘊深刻?如不能回答,則讀這部分內容,明白:地球象征全世界,小花象征美麗,橄欖枝象征和平。整幅作品代表一顆熱愛世界和平的心。

  C、這個小女孩很了不起。

  (3) 齊讀這一段,并用簡短的話說說這段的內容。

  四、作業 

  抄寫詞語

  課后小結:亨當心多寫一橫,剪紙作品的意義較難理解

  第二教時

  教學目標 :

  1、繼續學習課文,感受李歡身殘志堅的精神

  2、 正確歸納課文各段大意

  教學重點、難點:讀課文,感受李歡身殘志堅的精神

  教學過程 :

  一、 學習第二段

  1、 復習導入  :李歡之所以受到國際慈善機構的邀請,參加“給孩子一個世界”的活動,原因是什么?

  2、 默讀第二段,劃出概括李歡學習成績優秀和取得原因的句子

  3、 理解句子,訓練說話

  “常人難以想象的拼搏”指什么?聯系這一段的一個事實,用上“難以想象”等詞語

  4、 第四小節說父母對李歡很“殘酷”,是真的嗎?從文中哪里看出?上面的引號是什么意思?

  5、 怎么理解“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這句話?父母的教育和李歡的頑強拼搏有什么聯系?

  (問題中有不能解決的,可以找自己的伙伴一起解決)

  6、 朗讀第二段

  7、 結合板書,說說大意

  板書:父母教育——努力拼搏,取得成績——受到邀請

  二、 學習第三段

  討論問題“老亨利為什么命令在兒童村懸掛中國國旗?”

  結論:1、李歡身患絕癥而成績優秀

  2、她有一顆熱愛世界和平的心

  朗讀第三段,并說說大意

  三、 作業 

  完成作業 本部分習題

  課后小結:通過學習課文,理解李歡的成績來自于父母的教育和自己的努力。

  第三教時

  教學目標 :

  1、借助課題,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2、指導寫簡單的讀后感

  教學重點、難點:借助課題,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

  一、 聽寫詞語

  聚集身患絕癥迫不及待贊嘆不已出神入化虛弱苛刻殊容癱瘓表彰意蘊喪失萎縮緯線

  二、 指導借助課題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1、 復習回顧

  前兩篇課文,我們是怎樣借助課題歸納主要內容的?(在課題前后添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2、這個添加內容的思路適合于記事類文章,這是篇寫人的文章,寫的事較多,怎樣借助課題添加內容,可以依據中心詞,提問:

  誰了不起?怎樣了不起?在什么活動中誰因什么表彰了她?怎樣表彰?

  逐個回答提出的問題

  3、 連起來,綜合語言的通順、完整,歸納主要內容

  三、 總結,寫簡短的讀后感

  1、 說說李歡是個怎樣的女孩?你從她身上學到了什么?

  2、 小結,指導

  重點圍繞她身殘志堅,頑強拼搏的精神

  3、 課堂寫作,交流、評價

  四、 完成作業 本上作業 】

  課后小結:由于主要內容很長,所以概括起來有點困難

《了不起的女孩》教學設計 篇10

  《了不起的女孩》教后記

  在課的最后“老亨利為什么命令在兒童村懸掛中國國旗?請用因果關系表述。”這個問題的回答上,反映出本班學生的思路不是很開闊,李歡感動老亨利的原因回答時總是一個方面一個方面的講述,很少有學生能將幾個方面有條理地回答出來。說說身邊的同學應該就在眼前,但學生卻說不好,總是老師在提示,看來學生很少看到別人的長處,要學習就更是難了。因此在做作業本上“李歡,我想對你說”這一題時,學生基本上說不到點子。看來在語言表達及文字表述上均有待于努力!

  《了不起的女孩》教學札記

  營造一個特定的氛圍、情境,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為李歡現身說法——這學生樂意。扮一扮,演一演,又使文中平面的文字立體化,有了生機和活力,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不由自主地被小李歡的事跡所感動。正因為這樣,當同學們提起筆寫讀后感時不再感到無話可寫,無從下筆。

《了不起的女孩》教學設計 篇11

  別開生面,抓住重點語段,巧妙安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指出:要“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營造“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學習氛圍。這就要求我們在閱讀教學中,要嘗試拓寬思路,充分挖掘教材的內涵,把更多的發言權還給學生。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中,才能點燃學生表達的欲望,也讓“課堂內外討論問題,能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這一口語教學目標真正落到實處。

  以下就是筆者執教浙教版第十一冊《了不起的女孩》的一個教學片段:

  師:其實,還有許多人想了解她呢!這不,有位記者想寫一篇關于李歡的報道,

  很想采訪熟悉李歡的人,你建議他該去采訪誰?

  生:(可以采訪她的爸爸、媽媽,老師、同學、鄰居,也可以是醫院的醫生、護士、病友,甚至是大會的發起人老亨利先生。)

  師:大家說的真好,那我們就來個模擬采訪吧!我是記者,你們就是熟悉李歡的人。愿意來試試嗎?建議四人小組分工合作,選擇一個身份,一個事例,文中沒有詳寫的內容,可以聯想。

  (學生積極性高漲,紛紛進行準備)

  師:為了能使介紹成功,我們說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

  生:應該先向記者小姐問好。

  生:說話的時候,聲音應該響亮些。

  生:別忘了說清自己的身份。

  生:記者小姐,您好!我是李歡主治醫生。她是我見過的最勇敢的孩子。她患得“肌肉營養不良癥”是一種無法醫治的絕癥。每次大手術下來,那種痛苦連大人都忍不住,可李歡都咬牙堅持下來了,過不了幾天就要媽媽讀課文給她聽,還說自己將來還要考最好的大學!看著她,連我們大人都自嘆不如。

  生:親愛的記者小姐,您好!我是李歡的好朋友。有一天,我到她家去玩,看見李歡摔了一跤,可她不讓媽媽來扶,而是自己艱難地爬起來。如果是我的話,我一定要叫媽媽幫我扶起來,還要哭著撒嬌。但她非常堅強,她媽媽還對她說:“如果我們的生命能換來你的生命,我們早就換了,可是將來的路還要靠你自己走……"李歡懂事地點點頭。我覺得李歡很了不起,很懂事。

  師:請問,李歡的媽媽來了嗎?我特別想采訪您,孩子摔到了您為什么不去扶她?

  生:每一個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李歡得了“肌肉營養不良癥”,我們的心里可難受了。如果我們的生命能換來她的生命,我們早就換了,可是將來的路還要靠她自己走,我們希望她懂得任何事都要靠自己,做一個堅強的人!

  師:您真是一位了不起的母親!

  在這一教學片段中,教師別開生面地對教材做了處理,別出心裁地讓學生選擇一個身份、一個事例,創設了向記者介紹李歡這一情境。這里沒有一問一答,沒有“皰丁解牛”式的分解課文,課堂氣氛是那么融洽、和諧。也正是因為有了寬松的課堂氣氛,一個開放的學習空間,才有了濃濃的研究氛圍,才能調動學生的情緒,讓學生設身處地地去體驗、感受,也使得他們表達的欲望更為強烈,學生才能學得興致盎然,說得頭頭是道(難得是學生在說的同時也注意到了表達時的語氣、聲音),課堂中迸發著思維的火花。在這種表達欲望的驅使之下,學生說得自然,學得輕松,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的能力,在說的過程中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對課文的感悟向更深層次發展。

《了不起的女孩》教學設計(精選11篇) 相關內容:
  • 《我的舞臺》練習設計(精選17篇)

    1、看拼音寫詞語()(bjiězhīyun)()(nwtiānr)()(guyǐn)()(xizhuāng)((shyu))(huitāi)()(hcǎi)()(yoyohunghung)()(dǎozāicōng)()(yǎnmojīnxīng)()(biēmn)((xngwi))(ngrn)()(yīfǎnchngti)()(wisuǒ...

  • 讀《湯姆·索亞歷險記》有感(通用14篇)

    讀《湯姆·索亞歷險記》有感浙江省上虞市華維文瀾小學六年級⑵班王鈺瑩《湯姆索亞歷險記》是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以美國少年生活為主體寫成的。故事的時代背景,是十九世紀美國密西比河的圣彼得堡。...

  • 第十二冊《練習3》教學設計(通用13篇)

    《練習4》教學設計之一佚名 教學要求:(1) 用鋼筆描紅,學習行揩的運筆方法與技巧.(2) 朗讀對比,初步感知語氣詞啊的語音變化.(3) 對對子練習,進一步增強能力,領略文字使用的技巧.(4) 按照一定的順序,重新排列次序混亂的句子. (5) 熟記12條成...

  • 《索溪峪的野》教學設計(精選13篇)

    一、教材簡析:《索溪峪的“野”》是小學九年制義務教育教材的第十一冊第六單元的課文。這篇課文,通過描寫索溪峪的奇麗風光,贊頌了索溪峪天然野性的美,表達了作者暢游其間無比愉快的心情。...

  • 《鄭成功》網絡課教學設計(精選17篇)

    一、教學目標:認知: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2、憑借數字化平臺提供的材料和自主搜集的資料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臺灣的歷史功績等。...

  • 《詹天佑》教案設計(通用16篇)

    教學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感興趣的部分.感悟課文內容,體會詹天佑的愛國熱情和創新精神.注意收集有關的資料.教學重點,難點結合具體的事例,認識詹天佑的愛國精神和創新精神.教學設想本篇課文講的是清朝末年的事情,距離學生較遠,學...

  • 以大觀小 以小窺大——《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2篇)

    以大觀小 以小窺大——《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富陽市實驗小學 高麗君 一、設計理念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活動。學生的閱讀能力只有在自主閱讀過程中才能得到鍛煉與提高。...

  • 《少年閏土》說課設計(通用12篇)

    (第一課時)一、說教材(一) 教材分析《少年閏土》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節選自魯迅的小說《故鄉》,是一篇膾炙人口的作品。...

  • 14安塞腰鼓(通用14篇)

    如:豪放的、雄渾的、火烈的、容不得束縛的、使人嘆為觀止的、激揚而飛動的、痛快了山河的、蓬勃了想象力的、充滿激情與力量的、凝聚生命力量的、象征黃土高原人元氣與神魂的等。三、研讀與賞析1.學生自讀,提出疑問,師生合作探究。...

  •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剧 | 啪视频网站 | 亚洲dvd| 国产又黄又猛又粗又爽的A片漫 | 米奇影音777 | 久久精品日产第一区二区三区在哪里 | 日韩欧美成人一区二区 | 玩偶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又黄又大又色又爽又刺激的视频在线观看 | 1区2区3区4区产品乱码入口 | 大青草久久久蜜臀av久久 | 一品道门免费视频日本 | 精品无人区卡卡卡卡卡二卡三乱码 | anquye欧美 | 最新国产乱人伦偷精品免费网站 | 欧美午夜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 欧美性精品220 | 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 国产裸体舞一区二区三区 |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逆3p | 亚洲av无码av另类专区 | 亚洲乱亚洲乱妇20p 久久系列 | 性色蜜桃臀X88AV| 久久人妖ts| 色琪琪www618seon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2020 | 久久精品国产综合精品 | 精品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成人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 日日夜夜狠狠 | 靠比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免费av在线播放 | 日本aaa大片 | 久久精品爱视频 | 国产乱人av一区二区三区 |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毛片 | 黑人一区二区 | 国产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久久伊人热 | www.av小次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