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溪峪的 “野”》教學設計(精選5篇)
《索溪峪的 “野”》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
1、學會12個生字(其中一個多音字“調”)及新詞,認讀11個字。
2、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讀一讀,再抄寫下來。
能力:
1、能聯系上下文體會句子的意思。
2、背誦課文的第3自然段。
思品:
1、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感受索溪峪天然野性的美;
2、體會作者暢游期間無比愉快的心情。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圍繞索溪峪的“野”寫了幾方面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聯系上下文體會句子的意思。
一、破題導入:
1、“野”(1)引導由“野”擴詞(預測:野人野蠻太野原野田馬……)
。2)字典中“野”的意思:
野外;不受約束;不講理,粗俗……
2、張家界、索溪峪簡介:
。1)《迷人的張家界》略回顧。
。2)索溪峪——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中的一處景區,文中所介紹的十里畫廊、黃龍洞亦為其中景點。
二、品味感知
1、初讀課文,感知索溪峪的“野”
。1)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
。2)指名分段讀課文,初讀反饋。
(3)抓題眼,引入研讀。
2、合作研讀,感受索溪峪的“野”
。1)讀了課文,索溪峪給你總的印象是什么?(野)課文通過哪幾方面的描述來寫出索溪峪的“野”?(山是野的、水是野的、山上的野物當然更是“野”性十足、連游人也漸漸變得“野”起來。)
。2)選擇其中一個部分,分組研讀,交流討論,體會作者是怎樣描繪索溪峪的山、水、野物和游人的“野”的?
三、整體感知
1、說起索溪峪的山野,老師給大家出示這幾個詞語,你知道它們的意思嗎?
(投影出示)“驚險”、“磅礴”、“隨心所欲”、“不拘一格”
學生反饋。
2、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出示給大家的第二小節部分內容,感受作者是怎樣來描寫索溪峪山的驚險,山的磅礴,山的隨心所欲、不拘一格的?找到了,讀給小組同學聽。讀得好,呆會兒讀給全班同學聽。
3、反饋
A、驚險:
。1)學生反饋。
(2)指導朗讀。
拔地而起懸空搖搖晃晃
。槭裁囱鲱^掉帽,望石驚心?因為巨石半邊懸空,在山風中搖搖晃晃。按照你讀的“搖搖晃晃”,巨石不早就掉下來了?該怎樣讀?)備注
一線天(那可是一條細小的`夾縫喲。
百丈峽(出示圖片,約幾百米深的山谷,一眼看不見底呀!)
。3)看,那懸在半空的巨石,深不可測的山谷,怎能不使人膽顫心驚?(圖片出示)
。4)這種美,真是一種驚險的美!(集體朗讀)
B、磅礴
。1)學生朗讀。
(2)老師指導。
、偻瑢W們,大家看這幅圖,你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它嗎?(投影圖片)②“拔地而起”“一柱獨峙”(你能想到這個詞語可不簡單。)你不覺得
它太孤獨了嗎?
、邸耙环濯毿恪保f的可真好!一起來讀。
④索溪峪的山可不是一峰獨秀,也不是三五峰呼應,而是千峰萬仞、綿亙蜿蜒,你讀出磅礴的氣勢了嗎?再來一遍。
⑤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才能看到“十里畫廊”“西海峰林”的美麗景色。(投影圖片)
⑥試想,當你站在山頭,群山逶迤,盡收眼底,怎能不令人浩氣長舒?(3)引讀這一段話
C、隨心所欲、不拘一格:
(1)學生反饋:讀找到的句子。
(2)同學們,這一部分作者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索溪峪的山描寫得如此靈動,充滿了生命的活力。不是嗎?(邊指導朗讀,邊示圖)
、僦辈逶铺斓,戲弄著天上的白云;
、诖A⒂谒飨赃叺膭t干脆為自己梳妝打扮,面對索溪舞弄自己的倩影來了;
、鄹信砸菪背龅
、鼙Щ锍蓤F
⑤相對相依
⑥亭亭玉立
、哌^渡:多么富有生活的情趣呀!相信各位同學一定會用自己的朗讀來為大家展示這樣一幅美好的畫卷。
。3)集體朗讀這一部分。
4、同學們,你是否已置身于青峰如林、綠樹似海的索溪峪中。那滿目的碧色,那滿耳的蟬聲,那習習的涼風……我想,任憑怎樣高明的畫家也畫不出索溪峪這樣的豐姿神采?晌蚁嘈磐瑢W們定能用自己的朗讀來為大家展現這如畫的風景。
5、齊讀第二小節節選部分內容。
6、啊,此刻,我的心,像喝了醇濃的佳釀似的,有些醺醺欲醉了。怎么能不陶醉呢?這樣優美的風光,這樣罕見的景色。同學們,這么好的語段我們哪能錯過?作好背誦的準備了嗎?
7、一起背誦這一部分內容。
8、作者以豐富的想象、細膩的筆法向我們展現了索溪峪山的驚險與磅礴,它的隨心所欲與不拘一格,使我們深刻體會到了它天然的美,野性的美。
9、與索溪峪相比,在作者眼中:桂林的山太秀了(學生讀,賀敬之在《桂林山水歌》中寫到“云中的神啊,霧中的仙,神姿仙態桂林的山!痹僮x一遍。)
廬山太俊了(學生讀,“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痹撚卸嗫⊙!再讀一遍。)泰山太尊了,黃山太貴了。
10、一句話,“它們都已經家化了”。由此看出,索溪峪的山與它們相比,野就野在?
學生反饋:天然,沒有人工的雕琢。(對,你讀書可真仔細呀。┧、拓展學習課外閱讀部分。
1、同學們,索溪峪那雄偉壯闊的氣魄,清新秀麗的神韻,令人陶醉。這種氣質,也展現在“十里畫廊”的藍天碧水之間,青峰綠樹之上。人走在這畫廊中,看著那兩邊的景色,真有置身于畫中之感。今天,我就為大家帶來了峻青筆下的《十里畫廊》以及其他作家所寫的《桂林的山》、《雨中登泰山》等文章的片段。
2、請各小組選擇其中一個片段進行閱讀,而后推薦讀得最好的同學全班交流,讓大家盡情領略祖國不同的山色風光。
3、小組內進行交流朗讀。
4、反饋:全班交流朗讀。
。1)《十里畫廊》:山峰的眾多,山峰的奇特,山峰的蒼翠,山峰的秀麗,是索溪峪一帶風光的最顯著特色之一。這十里畫廊,可以說是比較集中地把這些特色表現出來了。
。2)《桂林的山獨秀峰》:如婀娜多姿的少女,秀美平和又不失險峻。秀而不俗,險而不驚。
。3)《雨中登泰山》:一塊塊巨石,形態各異;高陡俊俏,正所謂“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五、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去探尋了祖國各地的名山大川,桂林的山險峻而秀美,東岳泰山巍峨而尊貴,而索溪峪的山更是以幾千座山峰,像樹林似的,密密麻麻,重重疊疊,形成了一片蒼蒼茫茫浩瀚遼闊的峰海,絲毫不失它的野性。從寫作角度來說,我們也為作者豐富的詞匯、奇特的想象、細膩的筆法而折服。我希望大家能利用假期多到自然山水間走走,用山野的博大來壯闊自己的胸襟,用溪流的澄澈來洗靜內心的郁悶,回歸自然,感受自然吧!
課時二
一、回憶導入
1、師:作者怎樣把索溪峪的山的野性美寫具體的?同學們可以回憶我們學過的寫山的文章,進行對比,這也是學習的一種方法。
學生自由說。
2、小結:老師把《桂林山水》和《索溪峪的“野”》中描寫山的段落都摘錄下來,請同學們讀一讀,比一比,想想課文寫了索溪峪山的什么特點,是怎樣具體寫的?(用排比的方法,從“驚險”、“磅礴”、“隨心所欲”不同的角度具體寫山的野性美。/用對比的方法寫出山的與眾不同的野性美。(用先總的寫特點,再分開具體寫的方法。)
3、同學們能夠借助已經學到的知識來幫助自己學習新的課文,很好。作者在描寫山的時候,確實采用了抓住事物主要特點,先概括敘述再具體描寫的表達方法。
二、感受文中表達的索溪峪的野性的美,懂得作者是怎樣把索溪峪的美寫具體的。
1、作者又是怎樣具體描寫水、動物的野性美呢?
A、請同學們快速地瀏覽課文,比一比,想一想,描寫水、動物的野性美與描寫山的野性美在表達上有什么相同之處,有什么不同之處。(相同之處:采用了抓住事物主要特點,先概括敘述再具體描寫的表達方法。/不同之處:寫水的時候用了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水淘氣的野性美;寫動物的時候用了舉例子的方法;寫人的時候抓住人的動作……)
引導質疑:為什么要寫路呢?(為了襯托出水的野性美。)
文章哪個地方與寫路一樣,有異曲同工之妙?
師:原來,課文寫“人”的野,是為了襯托出索溪峪的野?磥恚健⑺、野物的描寫是直接體現了索溪峪野性美的特點,寫人變野了是從側面烘托索溪峪的野性美。(將問號擦去。)
B、作者的語言真實再現了索溪峪驚人的美,把它的美展示得淋漓盡致,把你覺得寫得好的地方多讀一瀆,體會這樣寫好在哪里。老師建議你們可以用以下的方法幫助學習:圈畫妙詞佳句,細細朗讀,品品味語言美;多讀幾遍,將體會、感受寫成批注標在語句的旁邊……(學生自己學習,老師巡視點撥。)
C、同學們可以把自己的感受、體會在學習小組內和同學們交流。交流的時候,希望大家能互相傾聽,取長補短。
請每個小組推薦一個同學來發表自己的見解,好嗎?說的時候,先要有感情地把喜歡的句子讀一讀,再說出你喜歡的原因。
D、同學們各抒己見,說得很好。如此美麗的索溪峪,作者對它懷著怎樣的感情?(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三、拓展練習。
1、是的,索溪峪真美呀!作者可以寫文章來贊美它。你覺得還可以用哪些方式來贊美它?(詩歌、散文、繪畫、攝影展……)
2、是的,我們可以寫詩來謳歌它,我們還可以寫樂曲歌詠它……我們可以選取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對索溪峪的喜愛與贊美!
請同學們欣賞一支歌《神奇的九寨》。
你愿意給它換個題目,填上詞,贊美索溪峪嗎?
3、師總結。
總結:索溪峪的“野”蕩滌了人的心懷,大家所改寫的歌曲震撼了你們父母的胸懷。愿美麗永遠與我們同在。
《索溪峪的 “野”》教學設計 篇2
一、教材依據
本篇課文為人教試驗版六年級上冊第一組課文中的第四課《索溪峪的“野”》,是一篇略讀課文。
二、設計思路
指導思想:感受索溪峪風景區天然野性的自然風光,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設計理念:課文如畫,課堂如詩。依靠課件、音樂等媒體營造出課文的意境,讓孩子倘佯其中。讀悟結合,邊讀邊悟,促其積累。讓閱讀過程個性凸顯,使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聽中想象,讀中想象,移情體驗,抓住契機,訓練語言,發展思維,讓孩子獲得審美體驗,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讓閱讀教學成為學生、老師、文本之間的積極對話。
教材分析:作者身處美麗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一個字——“野”。作者選取獨特的視角,描繪了張家界索溪峪獨特的美景,表達了暢游于大自然時愉快的心情。文意在表達上有兩個特點:一是充分運用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的感受;二是在謀篇布局時,采用了先概括后具體的描寫方法,在概括索溪峪“野”的特點后,分山、水、動物、游人四個方面具體描寫。從而,使學生感受索溪峪的美,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學情分析:通過五年的語文學習,學生已經養成了能夠自主預習,自主識記生字詞的習慣。但對關鍵的詞句還不會正確的理解。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正確記憶“惡作劇、不拘一格、年過花甲”等詞語。
2、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先概括后具體的描寫方法。
3、體會作者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的感受的方法。
方法與途徑
1、讓學生充分質疑,說說自己見解。
2、盡量用朗讀表達自己體會,討論交流,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3、通過多種形式朗讀,讓學生入情入境,讀中想象,讀中感受,領悟表達方法。
情感與價值
感受索溪峪風景區天然野性的自然風光,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現代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室
四、教學重點
感受索溪峪天然野性的自然風光。
五、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先概括后具體的描寫方法。
六、教學準備
以張家界森林公園圖片、索溪峪風景區圖片,課文朗讀,輕音樂制作課件。
七、教學過程
。ㄒ唬┘と
同學們,在這秋高氣爽的季節,是我們最佳的出游時光。今天,我就帶領大家到到湖南的張家界,領略一下索溪峪的獨特風光。
。ǘ┙沂菊n題
1、揭示課題:索溪峪的“野”
2、欣賞張家界索溪峪的迷人風光。
3、索溪峪的“野”體現在哪兒?為什么說索溪峪是“野”的?
4、讀課題,抓題眼。
。ㄈ┏踝x課文,把握“野”字
1、自由朗讀課文。
。1)讀準字音,讀通順文章。
。2)邊讀邊圈。思考索溪峪的“野”表現在那幾個方面?
。3)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的?畫出每一部分中心句。
2、討論交流。
。1)記憶“惡作劇、不拘一格、年過花甲”等詞語。
。2)山野、水野、動物野、游人野
。3)按總分的結構方式,先概括后具體的描寫方法。2-5自然段的開頭句就是中心句。
。ㄋ模┲v讀第2自然段
1、讀第2自然段。邊讀邊想,這一自然段從哪幾個方面來具體山“野”?(是一種驚險的美。是一種磅礴的美。是一種隨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
2、你從哪句話當中感受到了一種驚險的美?(“幾十丈高的斷壁懸崖拔地而起,半邊懸空的巨石在山風中搖搖晃晃,使人望而生畏。什么‘一線天’,什么‘百丈峽’,聽著名字就讓人膽顫!保┠男┰~可以凸顯呢?(拔地而起、搖搖晃晃、望而生畏、膽顫,一線天、百丈峽,它們的名字聽著也讓人覺得害怕。)
3、有感情朗讀,讀出你的驚訝,讀出你的贊嘆,并談談自己的收獲。
。ㄋ模┬〗M合作,感受索溪峪的水、野物和游人的“野”的?
。1)選擇其中一個部分,根據分析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分組研讀,交流討論,體會作者是怎樣描繪索溪峪的水、野物和游人的“野”的?
。2)根據學生的回答選擇板塊在多媒體上進行教學
1、體會水“野!
、俣嗝襟w出示句子“索溪峪像一個從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會兒繞著山奔跑,一會兒撅著屁股,賭著氣又自個兒鬧去了!
、谀阌X得索溪峪的水“野”體現在什么地方?
③作者的心情是什么樣的?(從側面表達出了行走在曲折起伏的索溪邊的游人們輕松愉快的心情。)
④這一段中,作者還有哪些奇特的想象?(索溪峪是一個野孩子,山路是它的哥哥,樹木是它的大叔,石頭是它的弟弟。)
⑤賽讀,讀出索溪的趣。
2、體會“山上的野物是‘野’的!
、僮x第四自然段,找出體現野的句子。
、谟米约旱脑捳務勼w會。
3、體會“游人也‘野’了起來。”
、偃藗冇H身感受了索溪峪的山、水、動物的十足“野”性后,也變得“野”了。讀最后一自然段,那個詞最能看出這一點?(返璞歸真)
、谠僮x最后一段,看看游人們“真”在何處,“野”在哪里?
。ㄎ澹└S課文朗讀,品“野”
1、跟著朗讀全文,體會索溪峪的“野”。
2、學完全文你有什么收獲?
3、仔細觀察文章各段的寫法,說說作者在謀篇布局上采用了怎樣的描寫方法。(先概括特點,再具體描寫。)
。┎贾米鳂I
1、摘抄本文的好詞佳句。
2、收集描寫張家界、索溪峪的文章,細細品讀,注意體會:他們對索溪峪的感受是什么?又是怎樣表達的?
八、板書設計:
山野
水野
索溪峪的“野”動物野暢游大自然的愉快
游人野
九、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我以學生為中心,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知識基礎、認知規律,對教材進行了整體處理。首先,我讓學生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提出了問題。然后引導學生緊緊抓住索溪峪的“野”,與同學合作學習,最后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感受。
《索溪峪的 “野”》教學設計 篇3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描寫的表達方法。
3、感受索溪峪風景區天然野性的自然風光。
二、教學重點、難點:
感悟文章的野性美,領悟作者的寫作方法。
三、教學過程:
。ㄒ唬土曇,知識遷移
1.師:讓我們輕松走入課堂,回顧剛剛學過的兩篇課文。請同學看復習題(點擊)
〔《鳥的天堂》是____的名篇,看出作者____次游覽鳥的天堂,第一次只看到____給人____的感覺,第二次看到____,是一種____的氛圍〕
2.師生背誦相關段落。
3.師:作者以細膩的描寫和動靜結合的寫法讓我們游賞鳥的天堂,讓我們看看峻青的《第一場雪》有什么特點?(點擊)
〔《第一場雪》的特點是____和____,表達了作者_____的思想感情。〕
4.師:讓我們一起重溫雪后的美景吧。齊誦相關段落。
5.師:真好,簌簌的雪聲,晶瑩的銀條,寫出作者對雪的喜愛。“瑞雪兆豐年”寓情于景,一顆熱愛生活的心躍然紙上。我們游覽了鳥的天堂,又經歷了第一場雪,這節課我們游賞索溪峪,看看作者曹敬莊又是怎樣給我們介紹索溪峪的美景的?(板書課題)
6、“野”字為什么加引號?什么意思?在文中尋找答案。
[復習回顧,一方面可以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另一方面回顧寫法、進行知識遷移。]
。ǘ、檢查預習,理清思路
1.讀準字音,掃清障礙,出示:蕩滌老叟不拘一格綿亙蜿蜒等詞。
2.學生開火車讀、齊讀。
3.檢查讀文,指名讀,思考:課文從哪幾方面寫出索溪峪的野?
4.學生匯報并板書:山野、水野、野物野、人野。
5.師:在文中哪些找到答案的畫一畫、讀一讀。想想這些句子有什么特點?(總起句)再看一看,開頭和結尾,你發現了什么?(總—分—總結構)
[通過檢查預習,初讀理文,理清文章的脈絡,領悟作者的布局謀篇的寫法特點,初步體會索溪峪的野]
。ㄈ、交流體會、合作探究
1.師:
同學們,你們真了不起,作者的思路被你們摸透了,文章的結構被你們理清了,那么通過預習。你們也一定對索溪峪的野有自己的體會,現在就請你把你的讀書體會和不懂的問題與你的伙伴交流探討。
(點擊課件,出示問題:交流預習收獲,探究作者是怎樣寫出索溪峪的野的?)
2、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3、學生匯報小組學習收獲,老師相機點撥、指導朗讀,體會索溪峪的野,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四)、圖文結合,積累運用
1、師:
人們遠離了城市的喧鬧,人工的粉飾,有的則是真,是樸。此時的山水已是一個充滿靈氣的孩童,充滿朝氣的青年,那樣率真,自然用自己純真蕩滌著游人的情懷。
《索溪峪的 “野”》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
1 、認識5個二類詞,并能理解。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索溪峪風景區天然野性的自然風光。
3、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先概括表述再具體描寫的表達方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文中表達的索溪峪的野性美,懂得作者是怎樣把這種美寫出來的。
三、教學模式:
自主開放式、合作學習式
四、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索溪峪風景區的資料,課前欣賞張家界的風光。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釋題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張家界的索溪峪,細細領略這原始而又神奇的風光。通過預習,你知道這兒的“野”是什么意思嗎?(純天然的野性美)那么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索溪峪的野的。(山野、水野、動物野、人野這4個部分)你最喜歡哪個部分呢?
<二>、自學課文
讀你喜歡的部分,要求:
1 你體會到了什么?
2 把你喜歡的句子多讀一讀,并向其他同學推薦。
。ㄒ唬⿲W生自學,討論
。ǘ┤嘟涣
。ㄈ )1 交流山野
相機出示圖片
a、百丈峽、一線天
這樣的懸崖峭壁使人望石而驚心,聞名而膽顫。
b、十里畫廊、西海峰林
這就是一種磅礴的美,千峰萬仞,綿亙蜿蜒,令人豁然開朗,浩氣長舒。
c、橫欄綠水、高峰平原、熱戀情人、窈窕淑女、峰海云天
索溪峪的山-真是千姿百態,別具一格。
相機出示句子,指導朗讀
小結:索溪峪的山的確有著與眾不同的美,這種美,是一種驚險的美,是一種磅礴的美,是一種隨心所欲的美。我們都不禁驚嘆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 、交流水野
(1)交流, 相機出示句子:索溪像是一個從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會兒橫鏟一腳,將山路攔腰截斷。指導朗讀
。2)小結:索溪這個野孩子真真是調皮,它由著自己的性子,一會兒奔跑,一會兒慢走,一會兒拐彎,一會兒直走。不過,百聞不如一見,現在我們就一起來欣賞索溪水的野吧
。3)、看錄像:水野
3、交流動物野
。1)、出示猴子圖片
(2)、這些猴子真是可愛、調皮,無所顧忌
4 、交流人野
a、過渡:山野、水野、動物野,在如此無拘無束的氛圍中,誰都會忘情,誰都會露出自然本性,把你找到的人野這部分的好句推薦給大家。
b、交流
c、總結:此時,人們再也沒有什么規矩呀,考究呀,遠離了城市的喧囂,人工的粉飾,有的則是真,是撲。因此,作者行走在這樣的山水間,心情特別,他感到從未有過的快慰,從未有過的清爽,索溪峪的野,蕩滌著他的胸懷。
<三>、交流寫作方面的所得
<四>、選喜歡的部分口述內容,感受美麗。
<五>、作業:
從下面的三題中任選一題
1 把你喜歡的句子讀讀背背,并摘錄
2 用神筆畫出美麗的景色。
3 找一找家鄉的“野”運用寫作方法來寫。
《索溪峪的 “野”》教學設計 篇5
1、創設情境、貫穿全堂
師:看慣了息壤的人群,聽厭了喧囂的城市,疲憊的身軀被忙碌所驅使著。老師最近比較煩,于是乎,我便想找一個去處,找一個能夠蕩滌人的心靈、使人返樸歸真的好去處。我找啊找,終于找到了它 ----索溪峪(師用手指著屏幕),你們是否愿與我一路通行,去酣暢淋漓的體驗一下,放縱一回呢?(愿意!)那就大聲地喊出它的名字吧。ㄋ飨----)師:我們一同去旅游,是不是需要一個導游呢?(需要!)師:那么我們請誰做導游呢?是你?是我?還是它?(老師指著課本)(是它。
師:那就跟他去吧!(師生齊讀課文,整體感知。)
【評析:引入部分,我感覺效果還不錯,學生都能夠把注意力集中起來。唯一有點兒遺憾的是,風格突變,或多或少的引起了學生的一點兒不適應!
2、重點突破,滲透方法。
學習山的“野”
師:(很詩意、投入的指著窗外)你看。抗舛枷蛑翱冢⿴资筛叩臄啾趹已掳蔚囟穑瑱M在上面的巨石搖搖晃晃,哎呀!就要掉下來了!你看到了嗎?你看到的是這個樣子的嗎?(出示使人仰頭掉帽的巨石圖片)
【評析:老師描述索溪水驚險的美,為后面學生自學描述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導游是怎么給我們講解的?(指一生讀“幾十丈高的斷壁懸崖拔地而起,半邊懸空的巨石在風中搖搖晃晃,游人仰頭而掉帽,望石而驚心。”)
師:你站在這樣的巨石面前,應該是什么樣的感受?(害怕!恐懼。⿴е@樣的感受去讀一下,感受一下。
利用老師剛才描述、講解和朗讀的方法,同桌之間相互學習描寫山的段落。然后老師檢查學習情況。(這一部分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
【評析:實際上這整個過程,都是在給學生演示一種讀書的方法。從用自己的語言,對索溪山的描述到用文中語言的朗誦,加上想象和聯想。都是在教給學生一種讀書的方法!
再后來,檢驗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講到索溪峪山的隨心所欲的美,有些學生不是很明白,而圖片又有限,于是為了發揮學深的想象力,我臨時讓學生上黑板去畫一下自己心中的山。一個是通過畫,來理解“隨心所欲、不拘一格”;再一個就是為了鍛煉學生的想象力。結果學生是畫了出來,而我卻簡單的讓學生講解、評價了一下,沒有做過多的深入地挖掘,錯失良機。
學習水的“野”
自由讀文。拋出問題“六過索溪水”是不是寫錯了應該為“路過索溪水”啊?為什么?以此引出前面描寫水“野”的部分。一點牽動一段,理解了為什么是“六過索溪水”也就明白了水的“野”。
方法:通過讀和討論,學生自己聯系上下文感悟和體會。
【這一部分的設計,以點帶面,以讀貫穿。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充分的讀和思考的基礎上,達到習得的效果。與老師私下交流時,潘老師說這部分,看似平淡,實際上這才是真正的語文課,真正的體現了學生的自助學習。有些老師或許會在兩三次朗讀,而得不到預期的答案之后,就會放棄讓學生自讀、自悟。而本課中卻讀了五次,但最終孩子們是理解了,孩子自己得出來的東西,才是語文課要教給孩子的!
3、通過比較、滲透習作。
師:老師剛才領略了索溪峪的山和水之后,已經很高興了,咱回去吧。不過,我突然想起來一個地方,跟這個“導游”解說的有些相似,你們猜猜是哪里? ----《桂林山水》通過比較《索溪峪的“野”》與《桂林山水》在寫作上的異同,體會寫作方法。
【這個問題,是根據本班實際情況而設計的。在此之前,孩子們曾經進行過類似的訓練。寫作方法是在滲透,而不是拋給學生空洞的理論。在比較中,自己能夠體會到多少算多少,不做過高的要求。這樣的問題,可以滿足不同水平孩子的需要!
指名說一說自己的發現。
寫在作業本上,作為課下作業。要求在做比較的過程中,因用文中語句進行說明的時候,需要用上《索溪峪的“野”》后面描寫“動物野”和“人變野”的段落。
【由于時間的關系,一片長課文在一節課之內是不可能講完所有的問題的。然而,這篇文章在每一段的寫作手法上,是非常的相似的。所以重點學習前面部分后,把它在完成做的時候,自己學習。重點突破,避免平均用力,還鍛煉學生自學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