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之歌導學案(精選3篇)
長江之歌導學案 篇1
一、自讀思考:聯(lián)系具體詩句,結合搜集到的資料,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長江“是無窮的源泉”和“有母親的情懷”的。讀課文,劃出你感受深的詞句,并批注。
二、資料鏈接:提供一些介紹長江的有關資料與詩詞,為學生的學習建構提供抓手。
(一)長江,亞洲第一大河,其流域面積、長度、水量都占亞洲第一位。它發(fā)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長江流經(jīng)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最后注入東海。長江全長6300多公里,和黃河一起并稱為“母親河”。長江流域面積約180萬平方公里,占我國國土面積近五分之一。長江支流上已建起了許多座水電站。長江干流建成了規(guī)模宏大的葛洲壩、三峽大壩水利工程。三峽發(fā)電站年發(fā)電量達1000億度,是世界最大水電站。
(二)遙望長江水(節(jié)選)
長江,你奔流的是我們民族的血液。在上古的洪荒時,你就是我們民族生長的搖籃。我們的祖先依偎著你,而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著中原大地的人們。長江水是中華民族的生命之源,化作我們世代中國人的永遠奔流的血液。
長江,你奔流的是我們民族的歷史。自古以來,大浪淘盡多少英雄豪杰。遙想當年,萬船競發(fā),火燒赤壁,在長江上演出了威武雄壯的一幕。鴉片戰(zhàn)爭中,中國軍民固守長江邊的焦山炮臺,與侵略者展開激烈的炮戰(zhàn)……
長江,你奔流的是我們民族的文化。多少膾灸人口的詩篇,多少優(yōu)美絕倫的畫卷,多少余音繞梁的歌曲,都出自你慷慨無私的奉獻。你既抒發(fā)“大江東去”的豪放,又低吟“春江花月夜”的柔情。
長江,你奔流的是我們民族的希望。你給我們以灌溉之利,人們開溝筑渠,興建水利,開墾出物產(chǎn)豐富的魚米之鄉(xiāng)。你給我們舟楫(jí)之便,貫通東西的內(nèi)河航運,把貨物源源不斷輸入大江上下,世界各國。有人說,中國東南沿海地區(qū)好比一張弓,長江好比一支箭,張弓搭箭,目標是箭向全球,射向未來!
(三)關于長江的詩詞。
1.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
2.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
3.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
4.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辛棄疾)
5.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楊慎)
三、遷移表達:仿照《長江之歌》的形式,寫一寫自己的母親,可以先只寫兩句,叫《母親之歌》。當然也可以寫一寫其他自己熟悉的人或物。
長江之歌導學案 篇2
年 級
六
學 科
語文
課 型
新授課
主 備
備 時
授 時
課 時
第1課時
總課時
3
教學內(nèi)容
《長江之歌》
教
學
目
標
1、我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我能學會4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我能通過理解詩歌的語言和吟誦詩句,產(chǎn)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我能通過理解詩歌的語言和吟誦詩句,產(chǎn)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審美情趣。
教學難點
我能理解詩歌,背誦詩歌。
教學準備
課件、錄音機(音樂、課文朗誦)
導 學 過 程
導
入
新
課
談談對長江的了解。
1.欣賞歌曲《長江之歌》。
2.同學們,古老的中國有兩條河,那就是長江和黃河,長江與黃河是炎黃子孫的母親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正是有了長江和黃河,才有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正是有了長江和黃河,古老的神州大地才生機盎然。今天,我們先來領略一下中華第一條大河“長江”的風采。板書“長江”,你對長江有哪些了解,我們來交流一下。(用一兩句話說說對長江的了解。)
初
讀
感
知
初讀了解課文,解決生字任務。
1、自學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
(2)查字典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豐采: 依戀: 蕩滌:
塵埃: 磅礴: 灌溉:
2、各自輕聲試讀課文。
自
學
要
求
默讀課文,解決下列問題:
1.作者想贊美長江什么?
2.作者贊美了幾次?因此我們可以把課文分成幾大部分?
3.觀察第一節(jié)和第二節(jié),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小
組
互
查
互
教
朗讀課文。
1.組內(nèi)互讀,互相糾正字音與語調(diào)。
2.小組展示課文朗讀。
引
導
釋
疑
精讀第一小節(jié),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1、默讀: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
2、交流:(1)為什么說長江是無窮的源泉?
(2)“情懷”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長江有母親的情懷?
3、默讀: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兒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思考:聯(lián)系實際想象體會“哺育、挽起”的意義。
課
堂
檢
測
一、辨字組詞
慨( ) 彩( ) 劈( ) 薄( )
概( ) 采( ) 臂( ) 礴( )
二、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脑~
( )的時代( )的力量( )的氣概( )的乳汁
( )的豐采( )的臂膀( )的國土( )的清流
( )的情懷( )的未來( )的長江( )的源泉
三、長江之歌中“風采”指( ),“乳汁”指( ),“母親的情懷”指( )。
四、長江之歌歌頌了長江的什么之美?表達了中華兒女對長江怎樣的感情? 板
書
設
計
長江之歌
你從------------ 你向------------
你用------------ 你用------------
教
學
反
思
意境是詩歌的核心,是詩人精神世界的藝術表現(xiàn)。所以,教學詩歌,必須在引導學生進入意境上下工夫。在本課中,通過展示長江氣勢磅礴的圖片,播放長江之歌的音樂,組織學生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憑借語言材料展開豐富合理的想象等,誘導學生進入詩歌所描繪的意境,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
蘇教版六年級語文課堂導學方案
年 級
六
學 科
語文
課 型
新授課
主 備
備 時
授 時
課 時
第2課時
總課時
4
教學內(nèi)容
《長江之歌》
教
學
目
標
1、我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我能學會4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我能通過理解詩歌的語言和吟誦詩句,產(chǎn)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我能通過理解詩歌的語言和吟誦詩句,產(chǎn)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審美情趣。
教學難點
我能理解詩歌,背誦詩歌。
教學準備
課件、錄音機(課文朗誦)、歌曲磁帶。
導 學 過 程
導
入
新
課
課件展示長江及三峽工程的幻燈片。
長江,它九曲回腸、奔流不息;它氣勢磅礴,孕育了五千年燦爛文明;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中華兒女無論走到哪里都以自己是長江兒女而自豪。今天三峽工程的事實更將使長江母親煥發(fā)新顏,為我們的明天創(chuàng)造無窮的力量。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長江之歌》。
溫
故
互
查
一、聽寫生字詞(同桌互查)。
二、有感情朗讀課文第一節(jié)(齊讀)。
設
問
導
讀
精讀第二節(jié)。思考:
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是無窮的源泉?
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具有母親的情懷?
合
作
探
究
1.說說你對“你從遠古走來,巨浪蕩滌著塵埃;你向未來奔去,濤聲回蕩在天外”的理解與感悟。
2.你是怎樣理解“你用純潔的清流,灌溉花的國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動新的時代。”?
3.朗讀第二節(jié),說說應該怎樣讀才能讀出感情與氣魄?你是怎樣朗讀的?
拓
展
延
伸
1.同學們,作者從空間上和時間上歌頌了長江,學完了這首詩,你們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長江源遠流長、宏偉博大、多姿多彩;長江古老悠久、氣勢磅礴、力量無窮。讓我們以飽滿的熱情去贊美長江,表達出我們對這位偉大母親的依戀之情。
3.練習朗讀,嘗試脫稿朗誦,通過競賽評出小小朗誦家。
總
結
升
華
播放歌曲《長江之歌》,學唱歌曲。
板
書
設
計
長江之歌
你從------------ 你向------------
你用------------ 你用------------
教
學
反
思
朗讀是語文教學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地教學方式之一。詩歌語言押韻、整齊、精煉,充滿感染力,更是適合吟誦。所以我采用學生結合自己的感悟朗讀,再交流讀法,并說出自己這樣讀的理由。學生們在不斷地思維碰撞中理解了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進而做到了感情澎湃的朗誦。
長江之歌導學案 篇3
學習目標:
1、了解作者,背誦這首詩歌
2、理解詩歌所表達的作者對長江及其祖國母親的情感
3、領會長江在詩中的形象以及他所賦予的民族精神
學習方法:自主預習、朗讀感悟、合作探究
課前預習:
1、給加點字注音或根據(jù)拼音寫漢字
蕩dí( ) yuán( )泉 páng bó( ) 灌gài( ) 塵埃( )
2、填空
①本文作者 ,沈陽軍區(qū)前進文工團副團長,著名 家1988年,35歲的胡宏偉憑借為《 》作詞,一夜成名這些年,先后為2000余首歌曲作詞,其中絕大部分是主旋律歌曲,不少歌曲在全國廣泛傳唱
②《長江之歌》是電視系列片《 》主題歌歌詞它寫于1988年,這正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偉大勝利的年代當時電視專題片《 》向全國征集主題歌詞,在成千上萬的來稿中,這首歌詞脫穎而出,至今仍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
3、思考討論:作者如何歌頌長江的?表達了作者對長江怎樣的感情?
導學過程:
活動一、預習檢查反饋
活動二、自由朗誦這首詩,思考討論
①如何理解“你是無窮的源泉”“你有母親的情懷”?找出相關詩句反復朗讀體會。
②《長江之歌》采用第幾人稱來寫的,作用是什么?
③詩歌表現(xiàn)了詩人對祖國母親怎樣的情感?
活動三、學唱《長江之歌》
活動四、背誦這首詩歌,并默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