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愛你啊,中國》教后記(精選13篇)
《我們愛你啊,中國》教后記 篇1
align=left 0cm 0pt; text-indent: text-align: left; mso-char-indent-coun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word-break: break-all;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11.0 132pt;>《我們愛你啊,中國》教后記
(第一范文 www.jcsycorp.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我們愛你)本文轉載
這是一首詩歌,作者以飽含激情的筆墨贊美了祖國的美麗富饒以及悠久的歷史、光輝的成就,抒發了對偉大祖國的無比熱愛之情。全詩語言形象,結構完整緊湊,感情強烈,富有節奏美和韻律美。學完了這課后,我讓學生回家閱讀以前學過的課文,如:《西湖》、《廬山的云霧》、《黃山奇松》等,然后運用“清奇俊秀、濃妝淡抹、云霧飄渺、波瀾壯闊”等描繪熟悉的祖國的山水。學了詩歌又讀了美文后,再學以致用,進行寫的訓練,學生就比較得心應手。如程茜茜的習作:我愛那清奇俊秀的桂林山水。它山奇水秀,風景如畫。一座座奇峰拔地而起,怪石嶙峋、群峰屹立,所以桂林以它秀麗無雙的絕景,贏得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贊譽。我愛那濃妝淡抹的杭州西湖。古人曾說過:“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之所以聞名于世,是因為有西湖。盡管全國也有不少叫“西湖”的風景,但自古以來“天下西湖三十六,個中最美是杭州”。我愛那云霧飄渺的黃山。明代旅行家曾說過:“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兼有泰山的雄偉,華山的峻峭、廬山的飛瀑、衡山的煙云,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聞名于世,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我愛那波瀾壯闊的黃河。黃河是中國的第二大河,唐朝大詩人李白曾給黃河寫下《將進酒》這首唐詩,詩中寫道:“黃河之說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讀了她的習作,感覺還不錯。我還讓學生模仿第一課,嘗試寫了一篇習作《我們愛你啊,揚州》(詩歌),學生回家查資料,進行了小小的創作,做了一回小詩人,抒發了熱愛家鄉的情懷,學生寫得還真有模有樣呢!如:周婭的同學習作:
我們愛你—— 我們愛你—— 我們愛你——
個園的清奇俊秀, 瓊化的葉茂花繁,潔白無暇, 獨一無二的五亭橋 ,
瘦西湖的濃妝淡抹, 芍藥的富貴華麗、姹紫嫣紅, 高大雄偉的潤揚大橋,
蜀崗西峰的秀麗風景, 汪氏小院的古色古香, 獨具特色的揚州炒飯 ,
大運河的清澈撩人。 揚州工藝的天工巧奪 香甜味美的揚州醬菜。
我們奮發,我們開拓。
我們驕傲,我們自豪。
你是中國最具魅力的城市
我們愛你啊,家鄉!
揚州市梅嶺小學 陳冬云
作者博客地址
《我們愛你啊,中國》教后記 篇2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自由閱讀,課外從網上搜集材料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對詩歌語言進行反復地吟誦,感受詩歌的句式特點,并能仿照詩的第二至第六小節寫一到兩節;觀看相關的圖片及影視片斷,加強直觀性。
3、激發學生熱愛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激發學生熱愛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增強民族自豪感。
三、教學難點:
自由閱讀,課外從網上搜集材料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對詩歌語言進行反復地吟誦,感受詩歌的句式特點,并能仿照詩的第二至第六小節寫一到兩節;觀看相關的圖片及影視片斷,加強直觀性。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錄像、圖片、文字、聲音)
五、教學過程:
(一)、讀題導入,復習檢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一課——請讀課題,要求有深情。
2、多媒體課件出示一些詞語,指名讀。(兩名)
3、齊讀第一節。這一節寫了什么?(幅員遼闊)
(二)、學習第二部分:
過渡:第一節從時間差和季節差方面寫出了我國幅員遼闊。在這個大面積的國
土上,有什么讓我們如此熱愛呢?
多媒體課件出示:
我們愛你,因為。
(根據學生的回答,順勢出示內容,指導學習)
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杭州西湖的濃妝淡抹,黃山、廬山的云霧飄渺,長江、黃河的波瀾壯闊。(著重贊美祖國風光明媚可愛,山河雄偉壯觀)
龍井茶的清香,茅臺酒的醇美,江南絲綢的光潔絢麗,景德鎮陶瓷的巧奪天工。(著重贊美聞名世界的祖國名產)
傣家竹樓前如水的月色,世界屋脊上布達拉宮的巍峨,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大草原的羊群、戈壁灘的駱駝。(著重體會對生活在祖國大家庭里兄弟民族的熱愛之情)
戰國編鐘奏出的古曲,改革開放譜寫的新歌,神州萬里涌動的滾滾春潮,祖國大地燃起的希望之火。(著重體會對祖國古老燦爛的文化、改革開放的成就的熱情贊頌)
奮斗書寫的史冊,汗水澆灌的碩果。松樹的偉岸、梅花的高潔,博大的胸懷、恢弘的氣魄。(著重體會對祖國悠久歷史和對人類貢獻的謳歌)
(三)、仿寫訓練:
1、除了詩歌中描寫的內容外,你還知道哪些內容可以表達對祖國的熱愛?
2、自由練寫。
3、全班交流。
(四)、學習第三部分:
1、朗讀第七節,說說“驕傲、自豪”是針對什么說的,“奮發、開拓”又是針對什么說的。
2、有感情朗讀,表現豪邁之氣及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奮斗的堅定決心。
(五)、指導背誦:
1、讓學生說說自己比較好的背誦方法。
2、自由背誦。
3、看錄像背誦。
(六)、作業超市:
1、搜集一些詩歌,開展以“我愛你,中國”為主題的詩歌朗誦會。
2、自選一個內容,出一份手抄小報。
板書設計:
1、我們愛你啊,中國
無比壯麗的山河
聞名世界的物產
(幅員遼闊) 多樣的民族 (表達決心)
古老燦爛的文化和改革開放的成就
悠久的歷史和偉大的民族精神
《我們愛你啊,中國》教后記 篇3
第一教時
一、導入
出示填空: 我們愛你啊,
請學生在橫線上填入自己內心最愛的事物
引導:我們的祖國是一個具有5000年文明史,地大物博的偉大國家,
華夏民族在這塊大地上繁衍生息,作為中國人,她是我們應該共同熱愛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詩歌――――1、我們愛你啊,中國!
齊讀課題,飽含深情地讀三遍
二、通讀全詩
1.布置:請大家好好讀讀全詩,注意讀準字音讀后想想,你通過朗讀這首詩后,對祖國有無進一步地了解,你是否更加地熱愛祖國并和同桌好好交流一下還要注意后面的生字要會書寫,然后描紅臨寫
2.學生按要求自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點撥
3學生讀后進行交流,交流后用鋼筆描紅、臨寫
三、 學習生字新詞(略)
四、指名分節朗讀全詩師生糾音注意讀通順
五、自主精讀全詩
師:我們已經通讀了全詩,對詩有了大概的了解現在說說你對詩的總體感受
指名學生說說
師:這是詩帶給我們的初步感受,你如果深入地讀,用心去體會,你會體悟到更多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地細細地讀這首詩
1、 布置學生自己認真按要求學習本詩
要求:(1)細讀全詩,好好理解詩中的有關詞語,然后細細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讀懂后,展開想象,把自己想象到的、品味到的在書上作批注
2、學生按要求自主精讀全詩教師巡視指導
六、作業布置
1.朗讀全詩,盡量能夠背誦剛才沒有完成的批注回家做好
2.抄寫生字新詞
《我們愛你啊,中國》教后記 篇4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理解詩歌語言和吟頌詩句,激發學生熱愛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通過有感情朗讀,逐層次理解重點字詞,關鍵句子,體會詩歌所表達的真摯而強烈的愛國之情,并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三、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1、欣賞歌曲《我愛你,中國》,簡單說歌曲內容。
2、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歌唱祖國的詩歌,揭題、范讀。請學生談自己的初步感受。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生詞和不理解的詞、句。
2、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詞,朗讀,識記。要求:讀準字音,記清字形。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作上記號。
(3)、指名分節朗讀,糾正。要求讀通順。
3、默讀全詩,想想課文講述了祖國的哪些可愛之處,邊讀邊畫出重點詞句。小結:
幅員遼闊
山河壯麗
物產豐富
文化燦爛
民族偉大
奮發開拓
4、課文可分為幾部分。提示:從詩的結構來入手。
(1)小組討論。
(2)交流。
第一段:寫祖國幅員遼闊,總起全詩。
第二段:以“我們愛你”作為起句,從不同角度,歌頌贊美可愛的祖國。
第三段:總結全文。回顧過去,驕傲自豪;展望未來,奮發開拓。
5、朗讀全詩,體味祖國的可愛。
三、學習第一段
1、齊讀。理解:“碧波”、“群星閃爍”、“銀裝素裹”、“洋溢”、“盎然”。
2、思考:(1)這一段是從什么角度寫祖國幅員遼闊的?(季節差)
(2)“啊,我們愛你,中國!”這句詩在全詩中有什么作用?(總領全詩,是全詩的主旋律)
3、指導有感情朗讀。
四、作業
1、用鋼筆描紅、臨寫生字。
2、朗讀課文。
3、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聽寫詞語。
2、朗讀全詩,說說你知道了祖國哪些可愛的地方。
二、學習第二段
1、學習第2節。
(1)朗讀第2節。提出不理解的詞語。
(2)查字典并聯系上下文解決問題。
(3)默讀體會,第2節表現了什么?(祖國山河的雄渾壯麗)
(4)有感情朗讀第2節。
(5)除了詩里寫的,你還知道哪些祖國的美麗風景。
(6)朗讀、背誦。
(7)小結學法:
朗讀詩句,理解詞語。
展開想象,再現畫面。
聯系積累,豐富畫面。
感情朗讀,聯系背誦。
2、運用學法,自學3~6節。再交流討論。
第3節:介紹祖國名產。理解:醇美光潔絢麗巧奪天工
第4節:各民族有代表性的風物。簡介:傣家竹樓、布達拉宮、吐魯番、戈壁灘。理解“巍峨”。
第5節:古老燦爛的文化,改革開放的成就。介紹戰國編鐘。
第6節:偉大的民族精神。理解:“松樹的偉岸、梅花的高潔,博大的胸懷、恢弘的氣魄。”反映了中華民族的什么精神?(剛強不屈、純潔高尚、胸襟博大、氣魄恢弘)舉個例子說說這些精神。
3、朗讀第2~6節,進一步體會祖國的可愛。練習背誦。
三、學習第三段
1、朗讀第七節,說說“驕傲、自豪”是針對什么說的,“奮發、開拓”又是針對什么說的。
2、理解“我們愛你啊,中國”在全詩中的作用。(總結全詩、呼應開頭、升華主題)
3、有感情朗讀,表現豪邁之氣及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奮斗的堅定決心。
四、朗讀、背誦全詩
五、作業
1、有感情朗讀背誦課文。
2、利用班會時間,把自己游覽過的某個地方,知道的某個特產,古老的歷史文物等,向同學們說說。
《我們愛你啊,中國》教后記 篇5
(一)世界遺產在中國
1、文化遺產部分
長城
北京故宮
敦煌莫高窟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
孔府、孔廟、孔林
武當山古建筑群
西藏布達拉宮
麗江古城
平遙古城
蘇州古典園林
北京頤和園
北京天壇
明清皇家陵寢
龍門石窟
大足石刻
都江堰——青城山
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
2、自然遺產部分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
黃龍風景名勝區
3、文化和自然遺產雙重部分
泰山風景名勝區
黃山風景名勝區
廬山風景名勝區
峨眉山-樂山大佛
武夷山
(二)高山之顛 -- 著名山峰珠穆朗瑪峰
珠穆朗瑪峰是喜瑪拉雅山脈的主峰,海拔8848米,是地球上第一高峰,位于東經 86.9°,北緯27.9°。地處中尼邊界東段,北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的定曰縣境內,南坡在尼泊爾王國境內,藏語稱 “珠穆朗瑪”[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 1717年)編繪的《皇輿全覽圖》中作“朱母朗馬阿林”],意為“神女第三”。
珠穆朗瑪峰山體呈巨型金字塔狀,威武雄壯昂首天外,地形極端險峻,環境異常復雜。雪線高度:北坡為5800—6200米,南坡為5500—6100米。東北山脊、東南山脊和西山山脊中間夾著三大陡壁(北壁、東壁和西南壁),在這些山脊和峭壁之間又分布著548條大陸型冰川,總面積達1457.07平方公里,平均厚度達7260米。冰川的補給主要靠印度洋季風帶兩大降水帶積雪變質形成。冰川上有千姿百態、瑰麗罕見的冰塔林,又有高達數十米的冰陡崖和步步陷井的明暗冰裂隙,還有險象環生的冰崩雪崩區。
珠峰不僅巍峨宏大,而且氣勢磅礴。在它周圍20公里的范圍內,群峰林立,山巒疊障。僅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0多座,較著名的有南面3公里處的“洛子峰”(海拔8463米,世界第四高峰)和海拔7589米的卓窮峰,東南面是馬卡魯峰(海拔8463米,世界第五高峰),北面3公里是海拔7543米的章子峰,西面是努子峰(7855米)和普莫里峰(7145米)。在這些巨峰的外圍,還有一些世界一流的高峰遙遙相望:東南方向有世界第三高峰干城嘉峰(海拔8585米,尼泊爾和錫金的界峰);西面有海拔7998米的格重康峰、8201米的卓奧友峰和 8012米的希夏邦馬峰。形成了群峰來朝,峰頭洶涌的波瀾壯闊的場面。
(三)資源在腳下 -- 萬丈鹽橋
在約20萬平方公里的柴達木盆地中,有一種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這就是星羅棋布的鹽湖。這些鹽湖,有的與雪山為鄰,把綿延的山巒和皚皚的白雪倒映湖中;有的靜臥在荒漠里,四周圍繞著白色的鹽帶,宛若戴上皓玉似的項圈;有的表面已干涸,結為堅硬的鹽石,鐵路公路從上面通過。鹽石千姿百態,大有云南石林的風采。鹽湖水中有多種化學元素,蘊藏著巨大的無機鹽 礦產資源。
萬丈鹽橋是青海格爾木至甘肅敦煌的一段從達布遜湖上穿過的公路,厚達15——18米的鹽蓋構成天然的鹽橋,全長32公里,折合市制可達萬丈,因此人們稱其為“萬丈鹽橋”。“橋”上路面光滑平坦,山色湖光相映,景致很美,堪稱“舉世無雙”。玉帶似的鹽橋(路),旁無護欄,下無橋墩,更無流水。整個路面平滑光潔,坦蕩筆直。鹽橋(路)將鹽湖從中間劈成兩半,使人驚嘆不已,我們不得不臣服于人類的聰明 和智慧。
《我們愛你啊,中國》教后記 篇6
《我們愛你啊,中國》是本冊書中的第一篇課文,全詩語言凝練形象,結構完整緊湊,感情強烈,富有節奏美和韻律美。
教學本課時,首先,我播放了歌曲《我愛你,中國》,優美的旋律把學生帶到了銀裝素裹的北國,碧波滾滾的南海。緊接著,我利用多媒體與學生一起欣賞了祖國的山山水水,學生耳聞目睹后,愛國之情便在心中涌動,帶著這情我讓學生自讀課文。然后讓他們談談最喜歡這首詩的哪些地方,并說說為什么?有的學生說喜歡第一節,“跳出東海的.碧波”,“依然是群星閃爍”“銀裝素裹”“盎然的春色”等使我們感受到了祖國幅員遼闊;有的同學喜歡文中優美的詞語“清奇俊秀”“濃妝淡抹”“云霧飄渺”“波瀾壯闊”,這是意料之中的,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有的同學說第三小節讓他知道了祖國有許多聞名世界的名產。一個學生說喜歡“我們愛你——奮斗書寫的史冊,汗水澆灌的碩果。松樹的偉岸,梅花的高潔,博大的胸懷,恢弘的氣魄。”問及原因,她能聯系原先學過的贊美松樹、梅花的詩歌、詩句來回答,這是我在教學預設時沒想到的,我太低估我的學生們了。
這首詩歌其實并不難,在課堂上我努力做到輕松、幽默,只為給他們創設寬松的學習氛圍。我力求把課堂上的主動權給學生,無奈活躍在課堂上的只是五分之一的學生,盡管他們思維敏捷、語言流暢,可這并不是我想要的。希望課堂能早日真正屬于每個孩子!我期待著!
《我們愛你啊,中國》教后記 篇7
一、導航臺
課文主要內容及全文思路導讀
中國,對于所有華夏兒女來說,是多么親切的名字!在升旗儀式時,同學們在《義勇軍進行曲》的旋律中一定無數次默念著它你的腦際一定也無數次出現它雄雞狀的版圖,你一定會聯想起許多關于它的輝煌記憶!那時,你的心中是否也涌起了陣陣波瀾,想高歌一曲,來贊頌我們偉大的母親——中國呢?相信你若讀了《我們愛你啊,中國》,一定會產生強烈的共鳴
《我們愛你啊,中國》這首詩歌的作者以飽含激情的筆墨贊美了祖國的博大遼闊、美麗富饒以及悠久歷史和光輝成就,抒發了對偉大祖國無比熱愛的感情全詩共7節,可以分成三個部分來理解——
第一部分是第1節,歌頌祖國幅員遼闊,總的寫出對祖國的熱愛
第二部分是第2~6節,從不同的角度具體贊美祖國壯麗的山河、豐富的物產、光輝的歷史和偉大的成就
第三部分是第7節,表達了要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繁榮、強大的決心和信念
詩的第二部分值得我們細細品味,是全詩的精彩之所在
二、精品屋
課文精彩段落欣賞
精彩片段之一 點 評
我們愛你——
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
杭州西湖的波瀾壯闊,
黃山、廬山的云霧飄渺,
長江、黃河的波瀾壯闊
【欣賞】
桂林的水清澈明凈,山峰各具情態,可謂是奇峰羅列,用“清奇俊秀”來形容桂林的山水是極為貼切的杭州的西湖名聞天下,風景秀麗可人,古人曾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波總相宜”的美譽黃山的云海、廬山的云霧,縹縹緲緲,有入仙境一般,令人神往長江、黃河更是一瀉千里、氣勢恢宏,波瀾壯闊作者僅僅愛這些景觀嗎?不是的,而是通過對桂林山水、西湖、黃山、廬山、長江黃河這些祖國大地上富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觀的贊美來表現對祖國山川的熱愛
精彩片段之二 點 評
我們愛你——
奮斗書寫的史冊,
汗水澆灌的碩果
松樹的偉岸、梅花的高潔,
博大的胸懷、恢弘的氣魄
【欣賞】
縱觀祖國的歷史,燦爛輝煌的成就不勝枚舉為什么會有如此的“碩果”?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通過艱辛的勞動和不斷的創造換來的他們為之流汗,為之奮斗,在漫長的歲月里,逐漸形成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氣質,它像松樹那樣偉岸堅強、不軟弱;像梅花那樣高潔,有堅貞的操守;磅礴大氣,胸襟寬廣這些怎能不讓人心生崇敬,怎能不讓人生出愛的詠嘆呢?
三、金手指
表達方法提示
委婉而含蓄的間接表達
詩的第1節這樣寫道——
當燦爛的太陽跳出東海的碧波,
帕米爾高原依然是群星閃爍;
當北國還是銀裝素裹的世界,
南疆早已洋溢著盎然的春色
啊,我們愛你,中國!
作者在這一節所愛的是祖國的什么呢?對地理知識比較了解的同學一定讀懂了,那是在說祖國的地域遼闊,通過對祖國東西部時差跨度之大,南北地區季節反差明顯的說明,讓讀者具體感受到祖國的幅員遼闊作者雖然沒有在詩句中出現大、遼闊之類的詞,但我們分明感受到祖國國土上的這些特點,這正是作者含蓄表達的結果對于事物的某些特點或道理,不直接點出,而是通過對一些具體的事例的描述或介紹來達到表現特點或揭示道理的目的像這樣的方法多屬間接而含蓄的表達,它可以豐富讀者的想象,使讀者的思維空間得到拓展,從而領悟其中的妙處
四、益智園
創新與實踐
1、這首詩感情真摯強烈,許多句子直抒胸臆,很適合集體朗誦你若有興趣,可以為他選一個背景音樂,然后為他設計好領誦、齊誦部分,在班級活動時,可以作為一個節目來表演
2、你的家鄉一定也有著或短或長的歷史,也一定有著各種物產,也一定有著先賢、名人,也一定有著美麗的風景,你能模仿《我們愛你啊,中國》的結構,以贊美家鄉為主題,寫一首詩嗎?試試看
《我們愛你啊,中國》教后記 篇8
一 說教材
《我們愛你啊,中國》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的第一篇課文。體裁是現代詩歌。作者以飽含激qing的筆墨贊美了祖國的博大遼闊、美麗富饒以及悠久歷史和光輝成就,抒發了對偉大祖國無比熱愛的感情。本文是詩歌,語言優美、簡練;結構清晰,總分總,且首尾呼應。教學時切忌橫講解豎分析,重要的是引導學生讀好詩歌,在讀中體會、感受到祖國的偉大,從而激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 說目標
根據新課標對六年級學生閱讀的要求:朗讀詩歌,品悟詩歌,把握思想感情,我特制定以下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會寫本課生字,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理解詩歌語言和吟頌詩句,激發學生熱愛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
4、學習本文的寫作方法創作一首詩。
其中,目標3是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
三 說學情
六年級的學生對詩歌有一定的接受能力,有自主學習詩歌的能力,但是作為老師有必要幫助學生掃除障礙。比如,課文第一小節有帕米爾高原、北國、南疆及東海,學生對這些詞語不理解,如果單從詞的本身來理解,學生還是不能從這些詞語中體會出我們祖國的幅員遼闊。這時,我以課件的形式演示中國版圖,讓學生從圖中找出北國、南疆等詞語,學生就會更直觀地感受到祖國的幅員遼闊,無需在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
還有就是,學習這篇詩歌,學生需要有一定的知識體系和知識網絡,所以在學習這首詩歌之前,我還是讓學生提前預習,上網搜索資料,這樣學起來,就會輕松一些。在教學時,我會運用多媒體課件適時適當地展示出祖國山河、風景優美的圖片,使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祖國的偉大,從而使心靈深處激起民族的自豪感。
四 說教法
針對以上情況,本課教學我采用朗讀法、討論法、讀悟結合法,讀寫結合,采取“自主 合作 探究 ”的方式,引導學生讀悟文本中走進文本,升華主題。
五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主要讓學生學習字詞、理解字詞,讀通讀順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學習第一段,初步感受祖國的偉大之處。下面我重點談一下第二課時的教學。
(一)復習導入 整體感知
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已感知全詩內容,初步感受到了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為了防止學生遺忘,我設計了一個這樣的題目:這首詩從哪幾個方面抒發了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二)評析詩歌,全面感悟
新課標要求學習詩歌時候,要以讀為主,讀中感悟,激起學生思想情感。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那么究竟如何突破這一重點和難點呢?
一、例如我在學習第二小節時,我是這樣設計的:
(1)首先指名讀第二小節,同時提出問題:本節描繪了壯麗山河的哪些特點?
(2)抓住關鍵詞語理解壯麗山河的特點。
清奇俊秀 濃妝淡抹 飄渺 波瀾壯闊
(3)齊讀,這時學生讀得稍微好些。
(4)讀了這一小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畫面?多媒體出示詩中描繪的畫面,進一步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山河的壯麗。
(同桌討論后,學生聯系實際談了很多……)
(5)再讀、齊讀、男女生比賽讀,通過分層朗讀,使學生更深刻地感受到祖國的偉大和自豪。
(為什么這樣設計呢?一句詩就是一幅畫,讓學生讀詩后想象詩中畫面,留給學生豐富的想象空間。交流后再看多媒體畫面讓學生真切感受到祖國的幅員遼闊。)
(6)在充分朗讀地基礎上,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
除了詩中寫得,你還知道祖國有哪些美麗的風景?
(設計這一環節的原因,是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并再次使學生感悟祖國的偉大,從而激起學生民族的自豪感,并為仿寫打下基礎。模仿詩歌進行創作,雖有一定難度,但學生有興趣,教師要求不高能寫幾句就寫幾句,學生很樂于創作。)
(7)學生交流學習這一小節的方法
1自由讀詩。
2、抓關鍵詞語理解詩句,多媒體演示詩中的畫面。
3、展開想象,再現畫面,小組交流。
4、比賽朗讀
二 自學3——6節
多媒體出示自學方法,有了前面的學習鋪墊,再放手讓學生自由學習三、四、五、六小節,小組交流學習經驗、體會、創作的詩,學生學得輕松自然,而且感受到祖國異彩紛呈的民族風情,淵源流長的五千年的文化。
在處理這一環節時,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重點學習,其他段落次要學習。應在充分朗讀(分層朗讀、多元化朗讀)地基礎上,老師做出一定地輔導。比如在指導第六小節學習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松樹的偉岸、梅花的高潔,博大的胸懷、恢宏的氣魄。這幾句詩僅僅贊美的是梅花,是松樹嗎?
三、學習最后一節
1、過渡:學到這你的心情如何?
請驕傲自豪地齊讀第七小節。
2、老師點出這一小節在全文中的作用,呼應開頭。
3、提出問題:我們的祖國如此偉大,作為其中的一員,你們此時此刻應該怎么做,才能使祖國變得更加強大?
(學生聯系實際談了很多,談出自己的理想,從而再次激起學生民族的自豪感)
4、齊讀全文
(通過學習,學生感受到祖國的地大物博、民族眾多、文化深厚,驕傲自豪之情溢與言表,這種情感在齊讀中得到共鳴。)
(三)拓展 延伸
1、搜集祖國之最,如,最長的鐵路,最長的山脈、河流、湖泊……
2、仿寫詩歌(課后習題四)
六 說評價
評價是激發學生閱讀的最好老師,評價時要善于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多一些激勵性、贊美性的語言。
評價分為:課內評價(師評、自評、互評)
課后評價(教后記(課堂的得與失):對自己本堂課教學效果的評價與學生掌握情況的評價)
謝謝,我的說課到此結束。
《我們愛你啊,中國》教后記 篇9
今天在上這一課2-6節重點部分時,運用了“概括-誦讀-遷移”的三步曲。
首先要求學生默讀課文,用小標題的方式概括2-6節每一小節的主要內容,我要求學生先自己練習概括,再與同桌討論,然后全班交流。學生有用七個字概括的(如錦繡的山山水水、豐富的地方特產),有用四個字概括的(如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等,在斟酌和討論中加深了對內容的理解,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概括能力,避免了逐句理解的支離破碎。
在理解的基礎上,帶領學生回到字里行間,用“誦讀”這個詩歌教學最傳統最有效的方法進行語言的內化和積累,開展了“自我陶醉”、“伙伴競賽”、“好友推薦”、“小組合作”、“挑戰高手”等誦讀活動,學生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讀書興趣,徜徉在美麗的詩行,不覺中已經熟讀成誦,我要求學生當堂背誦,并展開比賽,看誰背得又快又好。
接下來趁熱打鐵進行遷移,要求學生就其中一個方面模仿一小節進行仿寫,學生在理解和誦讀的過程中加溫的情感此時噴薄而出,已有的'經驗得到了開啟和激活,而高強度的思維活動又給他們帶來了挑戰的愉悅,于是少則一段,多則幾段甚至整首詩歌開始了自己的建構,摘錄一些:“我們愛你——江南水鄉的溫文爾雅,塞外大漠的奔放豪氣,古老北京的深沉傳統,現代椰島的熱帶風情。”“我們愛你——東海漁船的點點白帆,香山落霞的片片紅葉,南疆春來的叢叢綠草,北國冬日的瑩瑩白雪。”“我們愛你——桂花糕的清香,鹽水鴨的美味,蒙古烤羊的香酥勁脆,天津麻花的獨特風味。”
想到詩歌教學的要義:整體把握、模糊理解、誦讀為主、適當遷移。
《我們愛你啊,中國》教后記 篇10
《我們愛你啊,中國》是一首詩歌,作者以飽含激情的筆墨贊美了祖國的美麗富饒以及悠久的歷史、光輝的成就。全詩語言凝練形象,結構完整緊湊,感情強烈,富有節奏美和韻律美。《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教學本課時,首先,我飽含深情地演唱歌曲《我愛你,中國》,優美的旋律把學生帶到了銀裝素裹的北國,碧波滾滾的南海。或許是我第一次在學生面前演唱的緣故,也或許是歌詞意境優美的原因,同學們的表情專注,臉上飛揚著激情。唱畢,教室一片嘩然:“樊老師唱歌真好聽!”“我們的祖國太美了!”“我驕傲,我是中國人。”……于是,我不失時機地板書課題《我們愛你啊,中國》。然后出示教學掛圖,指導學生欣賞祖國風光,讓學生目睹祖國的壯麗山河。學生耳聞目睹后,愛國之情便在心中涌動,帶著這情我讓學生自讀課文。然后讓他們談談最喜歡這首詩的哪些地方,并說說為什么?有的學生說喜歡第一節,“跳出東海的碧波”, “依然是群星閃爍”“銀裝素裹”“盎然的春色”等短語告訴我們祖國幅員遼闊;有的同學喜歡文中優美的詞語“清奇俊秀”“濃妝淡抹”“云霧飄渺”“波瀾壯闊”,這是意料之中的,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有的同學說第三小節讓他知道了祖國有許多聞名世界的名產。一個學生說喜歡“我們愛你——奮斗書寫的史冊,汗水澆灌的碩果。松樹的偉岸,梅花的高潔,博大的胸懷,恢弘的氣魄。”問他為什么,他卻答不上來。問班級其他同學,也都說不出所以然。于是,我引導學生聯系舊知,問:“我們學過贊美松樹的詩歌嗎?”朱夢謹同學脫口而出“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陳穎緊接著說“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我又問“贊美梅花的詩學過嗎?誰來說一說。”“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大家爭著答。“《聶將軍和日本小姑娘》的課文還記得嗎?”我又問, “記得”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日本人殘殺中國老百姓,而聶將軍卻把兩個日本孤女送回日軍指揮部,我們中國人寬宏大量”周順祥同學這樣描述道。我不失時機地說:“‘偉岸’、‘高潔’、‘胸懷’、‘氣魄’等詞語是對我們中華民族的贊美。”
可見,教師在課堂上若抓住一些片言只語,抓住一些稍縱即逝的感受,及時誘導學生放飛思維的空間,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既能受到情感熏陶,同時能獲得思想的啟迪,這樣的教學將會使課堂充滿活力。
《我們愛你啊,中國》教后記 篇11
一、導入
前天晚上,中央二頻道播出的《開學第一課 我愛你中國》,我們都觀看了,相信每位同學在觀看時都是熱血沸騰,激動不已。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想說點什么?
是啊,中國是我們所有人的媽媽,我們理所當然像紀錄片中的每一個人一樣都愛她,讓我們深情地告訴祖國(指板書生齊讀)
不止我們深深愛我們的祖國,本文的作者亦是如此,讓我們再和作者一起高喊出我們的心聲(指板書生齊讀)
作者還把她對祖國的熱愛化做文字,寫成詩歌。那么他從哪些方面表達了自己最祖國的熱愛呢?讓我們一起走進作者心靈,投進祖國的懷抱共同去感受吧。
二、初讀
1、結合預習自己讀課文,讀流利,讀出你對祖國的熱愛,想想課文從哪些方面表達了自己最祖國的熱愛呢?。
2、齊讀課文。
3、檢查生字詞的學習。
4、交流:課文從哪些方面表達了自己最祖國的熱愛呢?(師:板書【幅員遼闊、景色優美、物產豐富,民族眾多、歷史悠久、品質高潔】)
三、組內互助交流
1、每個小組選擇一個方面,共同交流自己的體會、理解。
2、每個小組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練習朗誦所選小節,我們進行朗誦比賽。
四、集體交流
1、就每個方面展開交流,教師適時補充。播放【幻燈片】
2、進行朗誦比賽。(配音樂)
五、課堂拓展
1、同學們,我們再來齊讀一下課文,你們看看第2——6小節,有什么共同特點?(結構相同,首句都是“我們愛你啊,中國”,下面四句都是反應祖國可愛之處的一個方面)
2、其實對于我們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地大物博的中國而言,可愛之處數不勝數,作者只是選取了有代表性的寫了出來,你能不能仿照這幾小節的格式,選取一個方面,試著寫寫祖國還有哪些可愛之處呢?(出示,老師的練筆范文)
【我們愛你——
南方雪災時的萬眾一心,
汶川地震時的眾志成城,
北京奧運時的世界矚目,
“莫拉克”臺風時的心手相連。】
你可以選擇課文中描寫的這幾個方面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結合前天晚上觀看的開學第一課,也可以選擇其他方面比如古今中外有影響的作家、詩人;有影響力的歷史事件都可以。
3、練筆交流。
六、回顧整體
我們對祖國的愛是一首永遠都續不完的詩,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為詩的韻律、愛的源頭,付出愛,傳遞愛——愛讓中國更美麗。我們再來朗誦全文“我們愛你啊,中國”。(配樂)
七、課后延伸
今年是我們祖國60歲的生日,舉國上下,都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為祖國慶祝。我們也要行動起來。國慶節前夕我們打算舉辦“我們愛你,中國”讀書匯演,為飽經滄桑的祖國,為朝氣蓬勃的祖國慶祝60歲華誕。課后,請同學們完成讀書匯演準備工作一:1、試著搜集更多有關描寫祖國的優美文章,2、搜集一些愛國的故事。(播放我愛你中國)
板書:
我們愛你啊,中國
疆域河山的遼遠壯闊,
民俗風物的聞名獨特,
歷史文化的悠久燦爛,
精神品質的偉岸高潔。
《我們愛你啊,中國》教后記 篇12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理解詩歌語言和吟頌詩句,激發學生熱愛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通過有感情朗讀,逐層次理解重點字詞,關鍵句子,體會詩歌所表達的真摯而強烈的愛國之情,并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三、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欣賞歌曲《我愛你,中國》,簡單說歌曲內容。
2、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歌唱祖國的詩歌,揭題、范讀。請學生談自己的初步感受。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生詞和不理解的詞、句。
2、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詞,朗讀,識記。要求:讀準字音,記清字形。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作上記號。
(3)、指名分節朗讀,糾正。要求讀通順。
3、默讀全詩,想想課文講述了祖國的哪些可愛之處,邊讀邊畫出重點詞句。小結:
幅員遼闊
山河壯麗
物產豐富
文化燦爛
民族偉大
奮發開拓
4、課文可分為幾部分。提示:從詩的結構來入手。
(1)小組討論。
(2)交流。
第一段:寫祖國幅員遼闊,總起全詩。
第二段:以“我們愛你”作為起句,從不同角度,歌頌贊美可愛的祖國。
第三段:總結全文。回顧過去,驕傲自豪;展望未來,奮發開拓。
5、朗讀全詩,體味祖國的可愛。
三、學習第一段
1、齊讀。理解:“碧波”、“群星閃爍”、“銀裝素裹”、“洋溢”、“盎然”。
2、思考:(1)這一段是從什么角度寫祖國幅員遼闊的?(季節差)
(2)“啊,我們愛你,中國!”這句詩在全詩中有什么作用?(總領全詩,是全詩的主旋律)
3、指導有感情朗讀。
四、作業
1、用鋼筆描紅、臨寫生字。
2、朗讀課文。
3、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聽寫詞語。
2、朗讀全詩,說說你知道了祖國哪些可愛的地方。
二、學習第二段
1、學習第2節。
(1)朗讀第2節。提出不理解的詞語。
(2)查字典并聯系上下文解決問題。
(3)默讀體會,第2節表現了什么?(祖國山河的雄渾壯麗)
(4)有感情朗讀第2節。
(5)除了詩里寫的,你還知道哪些祖國的美麗風景。
(6)朗讀、背誦。
(7)小結學法:
朗讀詩句,理解詞語。
展開想象,再現畫面。
聯系積累,豐富畫面。
感情朗讀,聯系背誦。
2、運用學法,自學3~6節。再交流討論。
第3節:介紹祖國名產。理解:醇美光潔絢麗巧奪天工
第4節:各民族有代表性的風物。簡介:傣家竹樓、布達拉宮、吐魯番、戈壁灘。理解“巍峨”。
第5節:古老燦爛的文化,改革開放的成就。介紹戰國編鐘。
第6節:偉大的民族精神。理解:“松樹的偉岸、梅花的高潔,博大的胸懷、恢弘的氣魄。”反映了中華民族的什么精神?(剛強不屈、純潔高尚、胸襟博大、氣魄恢弘)舉個例子說說這些精神。
3、朗讀第2~6節,進一步體會祖國的可愛。練習背誦。
三、學習第三段
1、朗讀第七節,說說“驕傲、自豪”是針對什么說的,“奮發、開拓”又是針對什么說的。
2、理解“我們愛你啊,中國”在全詩中的作用。(總結全詩、呼應開頭、升華主題)
3、有感情朗讀,表現豪邁之氣及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奮斗的堅定決心。
四、朗讀、背誦全詩
五、作業
1、有感情朗讀背誦課文。
2、利用班會時間,把自己游覽過的某個地方,知道的某個特產,古老的歷史文物等,向同學們說說。
解讀 聆聽 傾訴
——《我們愛你啊,中國》教學設計談
[設計背景]《我們愛你啊,中國》是一首詩歌,作者以飽含激情的筆墨贊美了祖國的美麗富饒以及悠久的歷史、光輝的成就,抒發了對偉大祖國的無比熱愛之情。全詩語言凝練形象,結構完整緊湊,感情強烈,富有節奏美和韻律美。在教學時,宜根據班級學生實際情況,有效地組織學生讀書、悟情,并在讀、悟的基礎上說說自己心中的祖國形象。從而既準確把握作者決意獻身于偉大祖國建設的強烈愛國之情,又激發自我熱愛偉大祖國的思想情感。
[設計理念]由“解讀祖國”入手,以“讀”為經,以“悟”為緯,讀悟結合,引領學生在讀悟文本中走進文本,升華主題。
[設計流程]
一、解讀————我眼中的祖國
1)創設情境:播放歌曲《我愛你中國》,演唱葉佩英
2)簡介:“中國”名稱的由來
“中國”這一名稱始于周朝。但最初“中國”并不是指國家,而是指國都。至于把華夏民族的居住地和建立的國家稱為“中國”,那就是后來的事情了。
古人把星辰中最引人注目的北極星看作是“天中”。這是因為古人觀察到滿天的星星都圍繞北極星轉,就像一把轉動的傘一樣,而傘的頂端就是北極星。依此設想,人們便認定人君的國都就是“土中”,即大地的中心。傳說武王伐紂(zhòu)成功以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尋找“土中”,結果找到了伊、洛平原,并定都洛陽,其用意是讓天下百姓像星星那樣向自已團聚合攏,此地后來被稱為中原、中州、中土。以后隨著時代的推移,逐漸演變為把華夏民族的居住地和建立的國家叫“中國”了。
3)交流:你眼中的中國(把自己知道的關于祖國的知識一一交流)
補充資料:了解中國地圖
[設計意圖:語文的學習既是課內,更有課外。在教學文本之先,組織學生對“眼中的祖國”進行解讀,一方面是對學生相關語文知識的課前預測,以在教學時做到心中有數;一方面是對文本學習的良好鋪墊,為有效學習文本奠定基礎。如此,使語文的學習變得更廣泛、深入起來。]
二、聆聽————我讀懂的祖國
1)初讀,感知文本
讀書要求:邊讀邊畫出生詞或不理解的詞句;
畫出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寫寫自己的感受。
2)精讀,理解文本
①理清課文脈絡層次;(全詩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節為第一部分,歌頌祖國的幅員遼闊,總寫對祖國的熱愛,第二至六節為第二部分,從不同的側面歌頌祖國壯麗的山河、豐富的物產、光輝的歷史和偉大的成就,第七節為第三部分,表達了誓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的堅定決心。)
②讀文交流,作者愛祖國的什么?
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杭州西湖的濃妝淡抹,黃山、廬山的云霧飄渺,長江、黃河的波瀾壯闊。(著重贊美祖國風光明媚可愛,山河雄偉壯觀)
龍井茶的清香,茅臺酒的醇美,江南絲綢的光潔絢麗,景德鎮陶瓷的巧奪天工。(著重贊美聞名世界的祖國名產)
傣家竹樓前如水的月色,世界屋脊上布達拉宮的巍峨,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大草原的羊群、戈壁灘的駱駝。(著重體會對生活在祖國大家庭里兄弟民族的熱愛之情)戰國編鐘奏出的古曲,改革開放譜寫的新歌,神州萬里涌動的滾滾春潮,祖國大地燃起的希望之火。(著重體會對祖國古老燦爛的文化、改革開放的成就的熱情贊頌)
奮斗書寫的史冊,汗水澆灌的碩果。松樹的偉岸、梅花的高潔,博大的胸懷、恢弘的氣魄。(著重體會對祖國悠久歷史和對人類貢獻的謳歌)
3)積累,內化文本
①寫字指導,(渺、脊、恢、魄、拓)
②背誦指導。
③遷移練習,保持課文原來的敘述順序,把課文改寫成一篇抒情散文。
[設計意圖:語文的學習要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并能最終內化為自己的語文素養。因此,在教學這一環節時,以讀文為主,力求在讀中走進文本,在讀中感受祖國,在讀中強化愛國熱情。從而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除此,還安排了背誦、遷移的練習,旨在扎實語言文字訓練,努力語文素養形成。]
三、傾訴————我心中的祖國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1)抒情
學完了《我們愛你啊,中國》,同學們一定有許多話要說。請說說“我心中的祖國”吧!
2)閱讀
前不久,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各地方電視節目主持人分別代表各省、直轄市向全國人民送春聯。這春聯可大有學問,都凸顯出一定的地方特色。北京上聯:三海九門,京華迎奧運;上海下聯:一江兩岸,世博靚申城。重慶上聯:朝天門喜迎天下客;天津下聯:塘沽港笑納萬國風。吉林上聯:車輪飛轉東西南北追風去;遼寧下聯:鋼水奔騰春夏秋冬入眼來。西藏上聯:雪域春秋“扎西德勒”;新疆下聯:天山南北“烏魯木齊”。廣東上聯:南海風清,講述春天故事;廣西下聯:漓江水碧,飄來三姐新歌。山東上聯:孔子仁,關公義,人文典范;山西下聯:泰山日,壺口煙,天地奇觀。湖南上聯:八百里洞庭憑岳陽壯闊;湖北下聯:兩千年赤壁覽黃鶴風流。河北上聯:萬里長城山海關,龍頭為首;河南下聯: 獨門絕技少林寺,天下無雙。貴州上聯:苗寨黔山黃果樹,茅臺赤水;四川下聯:川肴蜀繡錦官城,花徑草堂。浙江上聯:飲龍井茶,品江南絲竹;江蘇下聯:登虎丘塔,論天下園林。內蒙古上聯:碧草氈房,春風馬背牛羊壯;黑龍江下聯:蒼松雪嶺,沃野龍江豆谷香。寧夏上聯:紅黃藍白黑,五珍獻瑞;陜西下聯:字史酒醫詩,諸圣流芳。青海上聯:水澤源流江河湖海;甘肅下聯:金銀銅鐵鉻鎳鉛鋅。云南上聯: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海南下聯:瓊海獨具大手筆,五指擎天。安徽上聯:黃山為九州增色;江西下聯:瓷器與中國同名。香港上聯:荊花吐艷香江瑞;澳門下聯:蓮蕊臨風鏡海清。福建上聯:品鐵觀音,香飄兩岸;中國臺灣下聯:拜媽祖廟,情系一家。
3)寫話:以“中國”為主題寫一篇文章,可以是你的所見所聞《我眼中的中國》;可以是你的奇思妙想《未來的中國》;也可以是你參觀或游覽一些名勝古跡后的《我的中國行》等等。
[設計意圖:語文課應該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應該將文本的情感,作者的情感統化為讀者的情感,這才是語文學習的最高境界。在教學這一環節時,主要通過抒情、寫話營造語文氛圍,凸顯語文綜合素養,并輔以閱讀具有地方特色的春聯,加深或拓寬文本。一方面告訴學生語文的資源無處不在,處處皆語文;另一方面通過閱讀的補充再次感受祖國的強大、繁榮、富強,力圖在學生心中生成強烈的愛國之情。]
《我們愛你啊,中國》教后記 篇13
新的課標明確指出:“小學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這段話突出了“讀”在閱讀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怎樣在閱讀教學中“以讀為主”呢?這就要求我們要建立以讀為主的課堂教學結構,將讀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全方位。我在教學中也進行了探索與嘗試,在《我們愛你啊,中國》一課的教學中深有體會:
如:導入新課時,通過讓學生欣賞歌曲《我愛你,中國》,來營造氣氛,來撥動學生的心弦,引發學生的讀書興趣。然后讓學生自由讀課文,提出自讀要求:不添字、不漏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對學生讀音、詞句停頓有困難的地方給予矯正,然后運用師生比賽或小組比賽的方式,激發學生躍躍欲試的讀書心態,使學生在非常愉悅的氛圍中不知不覺讀好了課文。
學生對所學課文有了初步的認知以后,接下來我幫助學生對所感知的`語言材料進行精細加工,從而達到內化的目的。教學中,我放棄煩瑣的一答一問的訓練形式,將精力放在訓練學生讀書上,因為主要內容、中心思想、語言表達的領悟都要靠讀書。讀的形式可謂多種多樣,我根據教學需要邊讀邊思考,邊讀邊想像,讀出感情,讀出韻味。這種先讀再想,能留給學生想象的空間。再通過多圖片的展示讓學生真真切切感受到祖國的博大遼闊、美麗富饒以及悠久歷史和光輝成就。經歷了多種形式的“讀”的訓練后,學習本課的寫法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讓學生仿寫贊美家鄉的詩,在調動了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同時,也進一步感受到祖國的偉大。由仿寫到創作這一過程也是愛國愛家鄉的情感內化的過程,最后學生的愛國之情在創作中得到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