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飛舞
教學目標體驗與發現:發現用電腦快速組合成蜻蜓飛舞群體的趣味性。
實踐與創造:用圓形和曲線工具來畫蜻蜓的各種姿態。 蜻蜓飛舞
欣賞與評議:欣賞蜻蜓飛舞有趣的故事,交流感受。 蜻蜓飛舞
隱性滲透
情感與審美:感受蜻蜓的趣味,培養熱愛自然的情感。
想象與創意:通過想象,編一幅蜻蜓們的故事畫。
知識點:知道蜻蜓的生理結構和外形特征。
技能要求:能掌握電腦的各種工具和功能,提高排列組合的能力。
教學重點:蜻蜓的各種姿態。
教學難點:排列組合,組織完整畫面。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準備:收集蜻蜓的有關資料和圖片,蜻蜓的結構圖、范畫。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討論與交流
⒈教師出示蜻蜓的資料,有關圖片。
⒉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蜻蜓的資料,進行交流發言。
⑴出現在哪些時候?
⑵出現在哪些地方?
⒊討論蜻蜓的外形特征,用簡練的語言來概括:
學生發言。
如:大眼睛、細尾、雙翅。
頭部可用三個圓的疊加,翅膀和尾巴可用曲線。
二、認識與實踐
⒈出示教師的范畫。
思考:在計算機繪畫蜻蜓時運用了哪些繪畫工具?
學生發言。
⒉教師邊小結,邊示范。
⑴畫蜻蜓的頭部,用三個圓的疊加,眼睛的圓選第二個選項,就免去用橡皮擦多余的線條。
⑵用彩色曲線畫翅膀中的雙色,表現蜻蜓翅膀的透明感。
⑶顏色編輯器的用法。
① 雙擊顏料盒中的某種顏色。
② 單擊“規定自定義顏色”按鈕。
③ 鼠標器指針移到右邊的色譜上單擊,選擇合適的顏色。
④ 單擊“添加到自定義顏色”按鈕,單擊“確定”即可。
⒊學生回憶平時對蜻蜓的觀察,概括的畫出蜻蜓外形特點。(用曲線分兩次
或刷子直接畫的尾分雙翅)
畫出蜻蜓的各種姿態,要求學生重點掌握一到兩種蜻蜓常見的動態,表現生動
、富有童趣。
三、展示與介紹
⒈從電腦轉播,欣賞學生作品。
⒉學生交流建議,完善作品。
⒊學生互相評價。
⑴蜻蜓的姿態是否活潑生動?
⑵結構是否正確。
⒋小結。
板書
24.蜻蜓飛舞
曲線
圓形
大眼睛 細尾 雙翅
頭部用三個圓的疊加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⒈自然界中的小昆蟲,以它們靈活小巧的姿態給生活一種有趣、好奇的感覺,蜻蜓以漂亮的外形和高超的飛行特技吸引著學生的注意。
⒉出示學生上節課的作業。
⒊思考:你們是用哪些繪畫工具進行繪制的?
學生回答:曲線、圓、顏料盒。
二、認識與實踐
⒈出示教師的范畫。
你們看老師畫了一個蜻蜓的什么故事呀?
學生回答。
⒉你想編個什么故事?
學生交流、發言。
⒊這節課上我們運用到哪些繪畫手法?(通過對一只蜻蜓的描繪,在短時間里復制成群體活動的小蜻蜓們。)
⒋教師邊講邊示范。
復習透明復制的方法、改變方向、大小的方法,鞏固練習。
三、想象與創造
⒈排列組合,使構圖完整有創意。
⒉遇到復制后的旋轉,改變蜻蜓飛行的方向來表現蜻蜓作為“空中直升機”的高超飛行特技。
⒊想象蜻蜓的故事,把畫面添畫完整。
四、教學評價
⒈欣賞學生作品。
⒉評選出最有趣的蜻蜓故事畫。
⒊交流討論,通過分析,教師表揚或提出建議。
板書
24.蜻蜓飛舞
復制
翻轉
想象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