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案第5冊(湘版)
4.讓學生自學教材中的制作步驟,自主制作旋轉卡。教師隨時觀察學情并及時解決問題。
5.學生開展游戲活動,可采取自己玩、和同學交換玩的方式,盡情享受自制玩具的樂趣。
6.開展賞析評議的教學活動,請學生說說自己的制作經驗和感受,也可請剛才一起玩的同學說謊玩別人的玩具時的感受,教師最后加以總結。
作業要求:選擇有趣的合適的題材,設計一種簡潔的卡片外形,用剪貼或繪制的方法制作一張旋轉卡,和同學們一起玩一玩。
6《盤泥條》小學美術教案
教學目標
1、 學會運用泥條盤筑的方法制作陶藝作品。
>訓練手的靈活性,提高學生泥塑技能和簡單的立體造型能力,發展形象思維,培養創新意識。
2、 體會玩陶的樂趣,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和行為習慣。
教學設計
讓學生在實踐中自主嘗試、探究、質疑,在感悟和體驗中掌握制作要領,體會玩陶的樂趣,獲得身心的愉悅感、自我創造的成功感。
教學環節設計:
1.作品賞析,了解成型方法,通過欣賞教材范畫,動手觸摸、仔細觀察陶藝范品等形式, 讓學生了解陶藝造型的又一基本方法一盤泥條;
2探究,嘗試盤泥條,觀察教材制作步驟圖,思考討論盤泥條
的方法要領有哪些? 自己嘗試搓泥條、盤泥條。
3.發現問題,質疑解疑:重視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并嘗試自行解決問題,重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指導:第一,搓泥條:保持泥條粗細均勻,注意雙手配合,力度適當,
以防泥條斷裂;搓泥條時是從中間往兩邊均勻用力,而且是用雙手手掌搓而不是用手指捻,教師還可以將用手掌均勻搓出的泥條與用手指搓出的泥條進行對比。第二,盤泥條:將泥條提起向上盤,每盤一圈,用手指輕輕按壓,讓泥條粘接牢固。盤條時要認真仔細,下面的泥條不能太細,否則會立不穩;如果泥條較干則適量涂上泥漿或粘點清水,便于粘牢;在向上盤筑時有可能出現下塌的現象,每連續盤幾圈要稍作停頓,待稍干后再盤。
4.掌握技法,盤條成型:第一步,搓泥條;第二步,將泥條盤筑成自己喜歡的形象.要根據構思的獨特形狀去盤繞造型,可以一邊盤條一邊創新,盤出來的形象要盡量做到和別人不同。根據造型的不同,底板可有可無:如制作器皿,則需將泥條盤筑在泥板上,若制作小豬就無需底板,直接將泥條疊圈即可。第三步,裝飾美化:可用泥條或泥片粘貼或直接刻畫等幾種手法綜合表現。
5.欣賞評析,交流感受: 可采用師生互動、小組互動交流等多種形式。
6、拓展思維,鼓勵方法創新:盤條的技法有很多種,如疊圈、鋪排、纏繞、穿插、繞結等,獨特的盤條方法可以創造出獨具一格的陶藝作品,應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去考慮表現,把簡單的技法變成豐富的思維創造工具,束發展學生的思維創造能力。作業要求:將泥巴搓成條,盤筑一個自己喜歡的形象。
7《留住秋天》小學美術教案
教學目標
1利用自然環境資源,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與變化,進
行秋的感受和欣賞。
2學習利用落葉拓印、拼貼,進行美的再創作,畫一幅
表現秋游活動的記憶想象畫。
3增強學生對自然生態資源的保護意識,將美麗的秋天
留在心中。
教學設計
本課為單元課,安排三、四課時分段進行,每課時重點完成一個學習活動任務。
先進行戶外觀察,或利用學校組織秋游活動時提前布置學生觀察了解秋林秋葉之形色,感受秋天的美麗,并收集一些好看的落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