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美術第九冊全冊教案
找幾位性別、發式、五官特征不同的學生到講臺前做模特,教師輔導學生對這些模特比較觀察:
這幾位同學的臉,有什么明顯的特征。
以一同學為例,組織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邊觀察邊分析:由于位置角度的不同,結構有什么不同?
學生觀察、分析并回答;教師作適當的小結并作簡單的板畫。
1、 頭型特征:正面頭像以鼻梁為中心線,左右兩邊相同。半側面頭像,人的五官位置和大小就產生了透視變化。著重觀察頭型特征,如大頭、長臉、圓臉、扁臉………..
2、 頭發:發型。男同學,看他們的發際重點看耳前、腦后;女同學,發型各不同,無論短發,還是小辮,頭發總比頭型輪廓線略大一層。
3、 五官特征:著重觀察繪畫對象五官中最明顯的特征。如大眼睛、方鼻子、大耳朵、小嘴巴………..
教師簡略演示后小結:寫生時最重要的是細致觀察,觀察時一定要抓住寫生對象最明顯的特征。
(三) 組織座位。
座位拉開一定距,被畫的同學要坐隱,坐端正。
(四) 學生寫生,教師巡視指導。
整個過程要嚴肅,認真。除了努力畫出同學的特征外,要盡量美化。教師巡視時,不斷表揚、鼓勵仔細觀察、認真寫生的同學,避免學畫時嬉鬧和出現丑化同學的作業。
(五) 展示一部分同學的作業,引導大家討論,具定優秀作業,給予鼓勵,找出大部分同學共有的問題,教師作重點分析、演示。
(課后錄:可以畫出喜、怒、哀、樂等不同的表情)
爸爸和媽媽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肖像畫。(了解、練習)
(二)進一提高觀察、概括、表現能力。(練習)
(三)通過畫爸爸、媽媽,激發學生的愛心。(初步肯有)
二、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三、課前準備
仔細觀察爸爸、媽媽頭型和五官的特征,并畫出簡易草圖。
爸爸、媽媽的照片。
四、教學步驟
(一) 揭示課題,引入談話。
教師問:怎樣把人畫好?
教師小結:如何表現人的面貌特征,抓住其特點。
本課,將進一步學習怎樣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及表現內心情感的人物畫。
(二) 讓學生說說自己觀察到的爸爸、媽媽的頭型和五官的特征,并出示照片。
(三)讓學生畫畫自己的爸爸或媽媽的頭像或胸像。
(四)課堂練習。
(五)教師巡視指導。注意鼓勵學生大膽地畫。
(六)作業講評。
先對能抓住人物特征、表現人物性格、感情的作業進行講評。講評可以學生自評、互評為主,教師指出帶有普遍性的問題。
(課后錄:培養學生愛爸爸、媽媽的感情)
浮雕人像
一、 教學目標
(一) 學習用粘士或彩泥塑幾個表情不同的人物浮雕像。(了解、練習)
(二)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制作能力。(練習)
(三) 培養學生對泥塑(浮雕)的興趣。(接受)
二、 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三、 課前準備
粘土或彩泥。
底盤(可用硬紙板或小木板),小刀或小竹刀。
表情各異的幾個浮雕人像作品。
四、 教學建議
(一) 教師問:人有哪幾種表情,各有什么特點?
(二) 學生答后教師歸納并展示相應的各種浮雕人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