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案一年級上: 05課 我的太陽
師生一邊討論教師一邊適當示范。教師充滿激情的描述和大膽夸張的示范對學生情感投入起著潛移默化的推動作用。
作業要求:抓住太陽基本的形狀特征——圓形和光芒進行大膽想象,采用夸張手法和擬人化處理,創作出一個與眾不同的生動的太陽形象。
學生用自我評述的方式,說說自己畫太陽的想法,談談所畫太陽的外形特征和寄托表達的愿望。
四、教學建議
*學習指導以語言提示和啟發為主,鼓勵學生之間的交流對話,鼓勵個性表現,積極肯定學生的主動行為,讓學生做到大膽、真率地寫照內心的觀感,促使他們的情感健康發展,與智力、能力的提升和諧相容。
*利用童話、神話或科學故事,使學生從情趣、情境、情感方面獲得啟發昭示,促進自主表現能力的生成發揮。
*學生作業除了個人在作業紙上用彩色水筆或蠟筆完成外,還可采用其他形式,如:以小組為單位,用水粉顏料在大紙上完成創作。也可以讓學生用粉筆在地上作畫等等。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大膽表現。
(何夕嵐)
[教案]江西省南昌市繼紅小學汪筱芬老師的教案
執教者:汪筱芬(江西省南昌市繼紅小學)
教材:(湘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一年級上冊第5課
教材分析:
本課通過啟發學生想像,讓學生帶入主觀情感,從而表現出具有個性的“我的太陽”的形象。
“我的太陽”從激發主體熱情和本原意識出發,誘發學生的表現欲望,本課的難度很大,但給學生表現的空間卻很大。
從平時學生畫的太陽來看,往往顯得簡單、模式化。如何使這一課學生感興趣而又不概念化,教師的引導就是關鍵了。教材范圖中提供了畫家米羅的作品和學生課堂作業,畫面充滿了激情和活力。教師從課外尋找和自己創作的“我的太陽”范圖主要是在太陽的圓形內部及光芒上求變異,展示各式各樣的太陽大概有二十種,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樣式,拓展了學生的創作視野。作業要求寬泛,體現了靈活性和創造性,給學生創造表現活動提供了最合適的環境。
教學要求:
1.能抓在太陽的基本形狀特征進行大膽想像,創造出有個性的太陽形象。
2.在美術活動中,表現出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創造出有個性的太陽形象。
教學難點:如何使學生克服模仿的心理(怎樣變化圓內空間、圓形及光芒)。
教具準備:范畫兩張、七彩粉筆、歌曲磁帶等。
學具準備:水彩筆一盒、畫紙一張、泥、剪刀、彩紙等。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教程:
—、自由畫形式導入課題:
(1)老師問:誰會畫太陽?請三位學生上臺自由畫太陽。
(2)老師問:太陽是什么形狀? (圓形)
它的四周還有什么? (光芒)
(3)兩人一組討論:誰畫的太陽最有趣,最美?為什么?
(4)揭題、板書課題。(見板書)
二、教授:
(1)老師帶領學生欣賞第5課書中的學生作品。
老師:咦,怎么太陽還有眼睛、鼻子、嘴巴?這是怎么回事? (把太陽當做人來畫)畫上眼睛、鼻子、嘴巴,就變成了人,這是在太陽圓內變化了。那四周的光芒,它又是怎樣變化的呢?
請看書中左上圖:他把太陽的光芒變成了小女孩的頭發,還用蝴蝶結扎起來,還給她臉上涂上紅紅的胭脂,一下子,太陽就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