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的重復構成
小學五年級第九冊美術第三課教案教學目標:使學生初步 形的重復構成了解形的重復構成的基本知識和構成方法;提高印制技能,培養耐心細致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重復構成的基本知識和印制技能形的重復構成。
教學難點:
印制效果好。
教學準備:
范圖三幅,橡皮擦,鉛筆、小刀,彩色水筆,毛筆,調色盤。
形的重復構成教學過程:
一、 引入課題。
今天我們學習形的形的重復構成。(板書課題:形的重復構成)
二、 新授、
(1)、了解形的重復構成的含義。
1、什么是形的重復構成呢?請同學們看,形的重復構成這是一幅空白的骨格圖(貼出空白骨格圖),這是一個形的單元,它的大小剛好和骨格里的每一個小格子大小相同。(出示形的單元,在骨格圖里比試大小,最后粘在黑板上)這個形的單元和骨格之間是什么關系呢?
2、(貼出兩幅圖) 誰來說說第一幅圖?(學生回答) ,這幅圖是把同一形象的單元任意改變方向,重復排列于骨格中。
3、來說說第二幅圖。這幅圖是把同一形的單元,作有規律的方向變換,重復排列于骨格中。
4、 歡哪幅畫,為什么、(學生回答)。小結:無序排列的重復構成感覺生動,活潑些,有序排列的重復構成感覺較穩重、優雅。
5、 這就是形的重復構成。(教師帶學生一起講并板書:把同一種形的單元,反復排列于骨格中,即形的重復構成 )
(2)、設計制作形的重復構成。
結合教材右頁的制作步驟和揭示圖,教師作簡要講解和示范,并板書步驟:
1、設計形的單元,(板書),形的單元設計要簡明,便于準確地作重復制作。
2、制作印模。(板書)
3、印制。(板書)為確保效果,要先在廢紙上試一試。
三、 學生練習,教師巡回輔導。
四、 展評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