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冊(全冊)美術教案
第 1 課 雕塑作品欣賞 第十冊(全冊)美術教案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對造型藝術四大分類之一的雕塑的概念、分類、工具、材料、第十冊(全冊)美術教案內容與形式特點等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第十冊(全冊)美術教案
2,提高學生對雕塑藝術美的感受、體驗勺評價的能力,養成自覺愛護城市雕塑、紀念性雕塑和校園雕塑的良好品德。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使學生對雕塑藝術的概念、內容與形式特點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培養熱愛與保護雕塑的感情,提高審美能力。
難點:對具體雕塑作品的欣賞再創造能力。
(三)教學準備
搜集各種雕塑的掛圖、圖片資料、具象或抽象雕塑實物或仿真小雕塑,以及音像資料和電教設備。
(四)教學過程
1、作品介紹與分析。
雕塑《艱苦歲月》是著名雕塑家潘鶴教授的代表作之一。1957年創作,現藏中國美術館。是以海南島游擊隊在革命處于低潮時期的一段史實為素材而作的雕塑作品,它歌頌了游擊戰士的革命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精神,從而表達了革命必勝的信念。
《好喜歡》是女雕塑家盧波1989年創作的優秀作品,曾榮獲1989年第七屆全國美展銀質獎章。
《叔叔阿姨們》是浙江雕塑家曹恒的雕塑作品,曾參加1989年第七屆全國美術作品,并獲銀獎。
《北京故宮大銅獅》又稱紫禁城銅獅,為明、清時代青銅鑄造。在北京紫禁城太和門、乾清門、寧壽門等六處各置一對。
銅塑《牛的一家》原名《家園》,是中國美術學院教授、雕塑家傅維安的作品。曾獲1989年第七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銅獎。
《走石》日本九州產業醫科大學校園雕塑。石頭本是無機物,沒有生命力。但通過雕塑家加工成若干長方體塊,巧妙地加以組合,并在其間切挖出一些小型方洞,再安上曲折的金屬支架,便產生了一種似在走動的運動感。
2、提出一些問題,由學生分組討論,再由教師分折歸納。
第 2 課 畫漫畫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漫畫的基本特點和基本表現方法。
2.學習運用漫畫的表現手段創作漫畫。
3.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操和善于觀察生活、思索生活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
分析、了解漫畫的特點和表現方法。
三、教學難點
如何創作漫畫。
四、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課前預習教材。
2.搜集較易理解的漫畫作品,并制成燈片或準備投影儀放大,
3.搜集漫畫家張樂平的漫畫作品《三毛愛科學》、《三毛流浪記》。
4.歷屆學生漫畫作品。
5.學具同教材要求。
五、教學過程
(一)欣賞:了解漫畫的特點。
1.出示漫畫《三毛流浪記》和《三毛愛科學》。
2.出示歷屆學生漫畫作品。
表現手法:夸張、比喻、擬人等。(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