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冊(全冊)美術教案
2.向學生介紹另一種簡單可行的取景框:用雙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垂直組成一個取景框。
(三)指導取景。
(四)學習畫法。
1.出示教師課前搜集的范畫,引導學生分析其取景和景物的透視變化。
2.看教材告訴學生觀察與墻角有聯系的那些線在角度上有些什么變化,用心地畫出這些變化,畫面就會產生空間感。
3,教師示范畫出景物的透視變化、
(五)寫生練習。
帶領學生來到教師課前選好的位置,指導學生取景、寫生,畫出透視變化。同時,別忘了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愛護環境的教育。
(六)表揚、展示優秀作業 。
鼓勵學生平時多留心觀察,多進行寫生練習。只有這樣,才會真正取得長進。
第 21 課 畫建筑物
一、教學目標
使學生了解房屋建筑的一般特點,初步掌握寫生畫房屋建筑的一般方法,能運用所學透視知識對建筑物進行取舍構圖,畫出立體感,提高學生的觀察理解能力和線條表現能力。
二、教學重點: 建筑物寫生的一般方法步驟。
三、教學難點 : 建筑物的構圖處理和立體感的體現。
四、教學準備:
教師課前選擇確定寫生的地點,準備示范畫具。
學具:教材、畫夾、作業 紙和畫筆等。
五、教學過程 ’
(一)組織教學。
(二)復習舊知識。
(三)導入 新課。
1.在繪畫中既要畫出景物的空間立體感(必須遵循視覺上的這種透視變化規律),又要
把面對的眾多景物進行取舍,講究構圖亡的美感,還要對所畫的對象進行概括性處理。
2.出示欣賞作品后簡要分析。
(四)教材作品觀摩。教師指出共同的特點:
1.都只畫出了景物的一個部分,主體突出,舍去了那些不美(雜亂呆板)的部分。
2.房屋建筑結構明確,透視現象明顯,具有很強的立體感。
3.有些主要特征(門、窗、檐、頂等)刻畫細致,也具立體透視感。
4.色彩的畫面,近處景物色彩豐富,變化大,遠處景物色彩單純,變化少。
(五)寫生示范。(帶小黑板在寫生地進行)
1.觀察分析。老式舊城房屋,黑瓦院墻,鱗次櫛比的磚木結構,疏密得當,彎扭有致,富有變化與情趣,很可以入畫。
2.取景構圖。(1)寫生畫房屋不要平行對著房屋,要從成角的方向畫.(2)用方框或手框取景。(示范)
3.大體構圖。從大的結體轉折著手,大膽落筆。(示范)
4.憑自己的視覺把感受畫出來,無所顧忌。
5.瞄準細節,仔細刻畫,注意透視。
(六)布置學生作業 ,提出寫生要求。
1.相信自己的眼睛,整體比較,大膽下筆。
2,線條連貫,具有個性,富有美感。
3.大的構圖好,細節部分經得起看。
(七)學生寫生作業 ,教師個別指導。
(八)展評作業 ,全體觀摩,課堂總結。
(九)組織學生回教室后下課。
2.用粗細不同的線條表現出畫面遠近不同的空間層次。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用深淺刁;同的色塊表現不同空間物體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