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案四年級上冊:13課 乘風破浪
[教案]黃鳳鳴、肖華老師的教案
課目
第13課乘風破浪
4年級上冊
活動一
執教
黃鳳鳴
教學程序
教學活動
媒體運用
嘗試作業 (畫印象中的船)
1.用3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用線條勾畫一艘船。
2.嘗試作業點評
(1)船的外形結構了解。
(2)作業分析,船體近似倒梯形,甲板以上部分是各種圓形、三角形、方形的任意組合。
3.教師質疑:怎樣畫得更美,更具體,更有特色?
資料欣賞 (看各種各樣的船)
1.師生共同拿出收集的關于船的圖片資料傳觀,了解各種不同類型的船的外形特點。
教師示范 (提供寫實性繪畫指導)
1.教師選擇一艘艦船模型進行示范描畫。
2.質疑: (1)繪畫作品是否畫得像船模型?(2)教師怎樣刻畫船的局部? (3)船艙的表達采用的是平面形組合還是立體形組合?
3.教師選擇學生嘗試作業中的一幅進行改畫。
4.師生交流寫實性繪畫的特點。要求:表現出立體感,注意
前后遮擋、形體穿插。
艦船模型
示范用材料、工具
自主表現
(畫自己目
前看到的
船)
1.提供作業方式: (1)根據自己帶的圖片資料或模型畫船。(2)提供兩幅船的大型攝影圖片,讓學生選擇描畫。
2.作業要求:將自己喜歡的船模型或攝影圖片描畫下來。抓住船的外形特征細致刻畫。
3.學生作業。
大型圖片提供
(平視正側面的船)
(俯視半側面的船)
對比評析
1.學生將兩次作業比較欣賞,談感受。
2.欣賞大師的作品,再現真實的生活。
課目
第13課乘風破浪 4年級上冊 活動二
執教 肖華
教學程序
教學活動
媒體運用
一、欣賞激 趣
1.引導學生觀察做木船的過程。
2.揭示課題。
課件演示:做木船
二、感知材料
1.學生根據自己帶來的材料,說說其分別適合做船的什么部位。
2.教師小結:長的木頭適合做船體,薄的木板適合做船的甲板和船艙,短小的木頭可用來堆砌船艙等。
3.啟發思考:在制作中木材不符合自己的構想要求,該怎么辦?
4.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現場演示切割或修削板材、鋸木頭的方法,如制作甲板選擇長方形木片,分別裁切兩個或四個角就行了。
課件演示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項。
三、嘗試體驗
1.小組合作嘗試用木頭等材料組拼成一艘船。
2.在制作中思考以下問題:
(1)船體制作成什么形才符合力學要求?
(2)怎樣使船體更美觀,更有特色?
(3)用什么辦法使你做的船變得更牢固?
四、講授釋 疑
1.展示學生的作品,教師引導觀察。
2.通過作業評析了解組拼船體的方法:
(1)下面大上面小,逐步向上搭建。
(2)左右兩邊搭建,平衡感較好。
(3)組拼時注意大小木頭的搭配,高低起伏的變化。
3.老師再次出示做好的木船范品與學生作業比較,解決工藝制作的技術問題和細節處理問題。
課件出示范品,分別展示組拼時的三類方法。
五、拓展思路
1.學生欣賞各種船的圖片資料,談自己的構想。
課件演示各類船的圖片
六、學生制作
學生兩人合作制作一艘自己喜歡的木船。要求:造型美觀,富有創意。
滲透:安全意識、環保意識。
課件展示作業要求,學生作業時課件循環播放各種船的圖片。
七、游戲激趣
1.展示:將學生做的船放入水中漂浮、玩耍。
2.質疑:有什么辦法可以讓“船”不下沉?出示范品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