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王國
課題名稱:學習領域:造型•表現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能運用昆蟲的色彩花紋及形體特征進行造型活動。學習評價詞匯:夸張、對稱、有趣、可愛、逼真。2、過程與方法: 在欣賞比較重探究昆蟲的有關知識。在游戲活動中,嘗試畫、撕、擺的多種表現方法與體驗合作的樂趣。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多視點的細節觀察與表現。教學重點:以多種昆蟲造型與合作游戲活動,激發學生的表現興趣。教學難點:線條的表現方法——疏與密;把握“對稱”的概念。教學時數:1課時教學方法:啟發談話法、觀察發現法、比較分析法教學準備:課件、教具等。教學過程:一、故事導入:“畫家畫昆蟲的故事”——三國時期畫家曹不興為吳王孫權畫屏風,不小心滴了一滴墨在屏風上。怎么辦呢?這時,畫家靈機一動,把墨點改畫成一只小蠅,孫權以為是一只真的飛蠅,揮手去趕,可真奇怪,趕了幾次,飛蠅還是不動,仔細一看才明白:這是只畫出來的小蠅。師:同學們,這位畫家聰明嗎?他的畫畫本領可真高超。今天,我們要向他學習,一起畫可愛的“昆蟲王國”。(板書課題:昆蟲王國)二、課堂發展(一)、看一看:出示圖片,引導學生欣賞各種各樣的昆蟲,感受昆蟲有趣的形態。(板書:形態)(二)、學一學:模仿昆蟲的動態與造型,觀察分析:昆蟲的基本特征。(板書:結構:頭、胸、腹、六足等,特征:對稱。)(三)、賞一賞:美麗的昆蟲畫。(出示評價語匯:引導學生說出對作品的感受。)1、畫家爺爺的作品。2、小朋友的作品。(四)、畫一畫:畫一群昆蟲,組成自己喜歡的昆蟲王國的畫面。1、教師簡單示范。2、學生根據各自的體驗進行《昆蟲王國》的創作活動。(五)、分享評價:1、《小小昆蟲展》集體欣賞:引導學生能大膽介紹自己的想法和創意;能欣賞與尊重別人的想法和創意。2、情感教育:愛護環境,愛護益蟲。板書設計:昆蟲王國
形態 結構 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