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變團花》教學設計(通用4篇)
《百變團花》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與目標:1.顯性內容與目標:(1)了解團花的基本特點。(2)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制作團花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感知、思考、探索及發散思維的能力以及提高學生動手能力。2.隱性內容與目標:通過欣賞及學習制作團花的方法,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對美術學習活動的興趣。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重點:團花的特點及設計制作方法。難點:紋樣的設計及鏤空的面積大小。學習材料:學生可采用單色或多色彩紙,剪、撕作團花,有條件的地方還可將剪好的團花進行染色,自創多種效果。教師可引導學生對剪好的團花進行再創造,以更好、更有創意地美化我們的生活。教學過程:組織教學。講授新課。創設情景,提示課題。探索學習,學做團花。欣賞分析。②合作探究。(分組發已做好的不同折法、剪法的團花。)教師:請每組同學根據已做好的團花,進行研究,并試著制作。教師:請每組派一 名代表,向大家介紹本組所研究的團花的制作方法。教師:大家在制作團花的過程中碰到問題了嗎?我們怎么解決這些問題呢?小結:同學們經過自己的努力,研究制作出了不同折法、剪法的團花,你們可真棒!根據已做好的團花,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嘗試制作,總結制作方法,向大家介紹。同學之間互相合作,解決制作團花所碰到的問題。③創作實踐。教師:聽了每組同學的介紹,請你選擇你喜歡的方法或創造新制作方法,制作團花。④發散思維。教師:大家經過自己的努力,制作出一 張張美麗的團花,請你說說這么美作品,我們可以用它裝飾哪里呢?請小組討論。教師:請大家欣賞用剪紙團花做裝飾的各種實物。教師:你們想不想也把自己的團花做成一 件裝飾用的藝術晶,我們一 起動手制作吧?(3)游戲活動,展示評價①展示:同學們你們看,我們的手多巧!一 會兒功夫,我們就做出了這么多漂亮的藝術晶,請大家介紹一 下你制作的團花藝術品可以用來做什么?你想把它送給斑上的哪個同學?學生創作。展示并介紹自己的作品,贈送禮物。
《百變團花》教學設計 篇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團花的基本特點。
過程與方法:指導學生學習制作團花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感知、思考、探索及發散思維的能力以及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欣賞及學習制作團花的方法,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對美術學習活動的興趣。
二、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團花的特點及設計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紋樣的設計、剪紙語言及鏤空的面積大小。
三、 課時:1課時
四、 教具:彩紙、剪刀、膠棒
五、 教學過程
。ㄒ唬⿲
師:同學們,今天給你們帶來一個小禮物。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
找一名同學打開信封,拿出里面的小禮物。
師:同學們,這是老師為你們親手制作的剪紙作品。
仔細觀察一下,這幅剪紙作品外形接近于什么形狀呢?
生:圓形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師:同學們說的非常好。像這樣外形以圓形為主,經過多次折疊而剪出的剪紙作品叫做團花。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團花的世界。(出示課題。)
。ǘ┯^察分析 探究知識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國的剪紙有著千百年的歷史,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請大家看圖片資料(出示課件圖片:對馬團花和 菊花團花。)
一千多年前的人們就能夠把這么復雜的圖案用紙剪出來,可見那時候的人們是多么的心靈手巧,多么的了不起。
。ǔ鍪菊n件圖片)因為團花寓意著團團圓圓、吉祥喜慶、和諧美好,所以人們多把像魚、喜字等有吉祥寓意的圖案放到團花里,從古至今人們逢年過節的時候就會剪團花貼團花。
設計意圖:了解團花的寓意
。ㄈ┨骄繉W習 藝術實踐
1、外形
師:剛才我們看到的團花都是圓形的,要想學會剪團花,就要先把紙剪成圓形或接近圓形。你們會剪嗎?
生:會。
師:現在老師找一個同學給大家上臺演示,請你只剪一刀,就把它變成圓形,誰來?(生動手實踐)
同學們仔細看,邊做邊給大家講好不好?---好,打開----我們看他剪的很圓,是不是,好,真棒,我們為他鼓鼓掌吧。
老師想和他比一比,也剪個圓,看老師剪的圓不圓。咦,怎么回事??誰來告訴我,---原來是因為沒有找準中心點。
團花是以正方形紙的中心點為頂點,連續對邊對角折疊,剪的時候一定要找準中心點。
設計意圖:了解團花的含義。
小結:原來把紙折起來剪是個好辦法,大家猜猜對折一次,兩次,三次,哪種剪得更圓呢?誰能不能總結一下:折紙的次數和剪得圓不圓有什么樣的關系?
生:折紙的次數越多,剪得就越圓。
2、花紋
師:那么這個圓紙片算不算是團花呢?和信封里的團花相比哪個漂亮呢?為什么?
生:不是,因為沒有花紋。
師:對,我們還要裝飾上花紋。因為我們今天的課題叫百變團花,你們說重點是在哪個字上邊才體現團花花紋的多樣性呢?(變)出示:板書---紋樣。
我們觀察這幅團花作品里的花紋 有月牙紋、毛毛紋、柳葉紋、圓點、瓜子點、三角等。
再折疊好的紙上,畫上了花紋后,我們就要開始剪了
打開,一幅團花作品就做好了,會了嗎?我們欣賞幾幅同齡小朋友的作品。
想不想動手剪了?
六、學生實踐
用折、剪團花的方法,做一朵花紋、外形好看又有新意的團花
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七、作品展評
組織學生展示,自評、互評、師評。
八、小結
大家的作品都非常漂亮,各有各的特色,非常有創意。同學們下課后可以把你制作的漂亮的團花送給你最喜歡的人。
《百變團花》教學設計 篇3
教材分析:
我講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美術第三冊《百變團花》。本課講授的內容為剪紙團花,是設計應用領域里的一課內容。它是由折紙和剪紙相結合的藝術,它簡單易學,裝飾性和藝術性都很強。學生在已學過的《小花飾》的基礎上基本掌握了畫、折、剪等操作技能,學習剪紙團花主要訓練學生折、剪的操作技能和圖案的簡單設計能力。一張紙、一把剪刀,通過巧妙的構思和不同的折剪方法,便可以剪出令人喜出望外的圖案來,給人以美的感受,給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
教學內容與目標:
。ㄒ唬、顯性內容與目標
1、 了解團花的基本特點、歷史、制作方法及應用。
2、 在學習過程中,有意識的培養學生感知、思考、觀察與探究的能力及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的能力。
(二)、隱性內容與目標
通過欣賞、設計、制作與應用,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對美術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團花的特點及設計制作方法。
難點:鏤空圖案紋樣的設計。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具、范例作品、剪刀、彩紙、膠帶等。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活動設計及意圖:
一、 激趣導入部分:
教師出示一個自制的花瓶教具,讓學生思考漂亮的花瓶上面還缺少什么?學生發現沒有花要在花瓶上面添上花,教師順勢拿出剪刀與彩紙剪出漂亮的`花朵貼在花瓶上,并告訴學生這是團花由此導入新課板書課題。這一環節的設計意圖是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學習探究部分:
首先從課題入手,結合學生看到的團花和圖片想一想什么是團花?為什么叫百變團花呢?先讓學生自由說,教師再小結。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目的是了解團花的特點,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了加深了解,利用課件演示圖片,欣賞團花的歷史、圖案的寓意。由此能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民間藝術的情感。
其次進入探究學習的想一想、做一做環節。課件出示團花的制作步驟圖片,請學生將正確的順序排列出來,由此看出剪紙團花的關鍵在折和剪,教師板書,然后播放課件請學生來想一想并判斷誰折的好、哪種方法折的正確、哪種方法剪的圓、怎樣剪不會散,學生做出判斷后讓他們做一做,學生分組嘗試2折、3折、4折、5折后剪出外形比一比哪種折法剪的圓,教師演示課件小結并鼓勵學生在創作中多嘗試。
最后是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將做好的團花范例分發給各個小組,然后出示合作學習目標分別討論剪去的部分是團花的什么地方?團花的外輪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團花的外形與圖案有什么不同?團花由幾層圖案組成?教師結合課件檢驗學生合作學習的情況。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在于利用想一想、做一做的環節教師強調了剪紙團花制作過程容易出現的問題,學生在觀察、思考、討論、歸納總結的合作學習過程中,了解團花的制作過程,抓住團花的特點學會鏤空圖案的設計與制作。在學習與探究的過程中能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既能突出教學重點又能解決教學難點。
三、 藝術實踐部分:
讓學生想一想剪什么樣的團花,選擇自己喜歡的團花剪剪看,讓學生欣賞書中的紋樣并設計制作。教師在輔導中強調用剪刀時注意安全、保持環境衛生。請學生將自己剪好的團花貼到花瓶上師生共同欣賞評價。此環節的設計是通過藝術實踐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提高動手能力與評價能力。
四、 應用拓展部分:
教師首先結合課件講解團花與生活密切相關,可以應用在生日祝壽、結婚慶典還有郵票等圖案設計中,請學生再想一想團花還可以應用到什么地方?最后教師出示利用團花制作成的賀卡,讓學生在課后運用剪紙團花來做成禮物或工藝品贈送給親朋好友或裝扮空間。這樣設計能將本課所學知識進一步拓展延伸,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體驗成功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
《百變團花》教學設計 篇4
各位評委: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美版美術第三冊第六課《百變團花》。
一、 說教材:
1、教學分析:
本課是“設計應用”領域里的一課內容。是剪紙系列課,它是由剪紙和折紙相結合的藝術,它簡單易學,裝飾性和藝術都很強。開始通過此課教學對啟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心靈手巧和膽大心細的品格,注重學法指導,讓學生大膽嘗試,活躍課堂氣氛,對提高教學質量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2、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整個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也是課程評價的主要依據。根據《九年義務教育美術教學大綱》我對本節課的教學設立了三點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通過用剪紙和折紙相結合的方法設計制作出呈放射狀的剪紙過程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剪紙藝術的魅力,提高對民族文化的熱情。
認知目標:通過欣賞及學習制作團花的方法了解團花的基本特點,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能力目標:通過剪團花,培養學生感知、思考、探索及合作能力。
3、本課教學的重難點
我認為最能體現教學目標的部分就是課堂教學的重點部分,抓住重點就能在設計教學活動中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活動時間及順序,而一般重點部分往往就是難點。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如下:
重點:團花的特點及設計制作方法。
難點:紋樣的設計及鏤空的面積大小。
4、教具準備:
教師:剪刀、彩紙、雙面膠、課件、范樣、大樹干。
學生:剪刀、彩紙、雙面膠、等。
二、說教法:
讓學生再探究活動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然后教師利用課件演算法和教師示范法及游戲進行輔助教學,從而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
三、說學法:
本課以學生探究性學習為活動主線,重視探究經驗。新課標要求學生是主體,因此學生要在教師的主導下,將采用以下的主要學法:
(1) 自主學習法
。2) 交流合作法
。3)練習法
。4)評價法
四、說教學流程:
在本節課中我主要采用了五個教學環節
。ㄒ唬﹦撛O情境,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表演一段魔術,想看嗎?,一張正方形的紙把它剪三下,讓它變個樣子,你們相信嗎?那可要睜大眼睛看好了,來你們幫我數1、2、3,瞧,漂亮吧,哈哈,你們上當啦,這不是魔術,只是一種剪紙方式。它把剪紙和折紙結合在一起,剪出漂亮的圖案。對了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百變團花!鍪菊n題
這時讓學生帶著激動的心情欣賞團花作品:
這一環節的設計意圖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欣賞了解團花的用途及特點,培養學生對民族傳統藝術的熱愛,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
。ǘ┳灾魈骄,發現問題
(接下來學生根據教科書看書自學上的圖示進行初步創作)
教師通過巡視發現學生在初級創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協助學生歸納總結以下兩個可能出現的問題:
1、紋樣、折法單一,裝飾味不濃。
2、為什么剪好后發現團花分成幾大塊?
此環節設計意圖是:讓學生通過自學教材,發現問題提出疑問。培養自主探究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
。ㄈ┙處熞龑,解決問題:
出現了這些問題,我們就共同去解決吧。我們先從折開始
(1) 折:
圖片上出現了不同的折疊次數的折紙圖樣,讓學生分析:不同的折疊次數剪出來的形狀是否一樣。從而得出折疊次數越多得到的形狀越圓。
第二幅圖片看誰折的好,讓學生知道折疊是應注意邊與邊要對齊。
這一環節設計意圖是:通過課件展示講解,解決折法單一的問題。
。2) 畫:
折完后我們就該設計紋樣了,(出示課件)這些符號好奇特呀,這就是剪紙符號。在折好后的紙上畫上你喜歡的剪紙符號一定會剪出美麗的團花。
。敲次覀冊谠O計紋樣的時候應注意什么呢?(出示三個團花)這三個團花設計的紋樣相同,為什么會出現不同的效果呢?哦,一定要注意紋樣設計要疏密得當呀。)
這一環節設計意圖是:運用剪紙符號進行歸納,解決紋樣單一裝飾味不濃的問題。
(3) 剪:
剪的時候注意不要把折痕處完全剪斷
剪,教師以示范的方式解決團花分成幾大塊的問題,讓生通過觀察明白團花為什么會分成幾大塊。
。4) 最后以游戲來溫故剪團花的制作過程,
。ㄋ模⿲W生再創作,形成技能。
1、學生創作,體驗創作過程
2、教師輔導,學生形成技能
設計意圖是:使生進入再創作階段,解決問題形成技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在教學過程中要合理兼顧全班的上、中、下三個不同層次的學生,使全班的學生都能參與到作品的設計制作,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體驗完成作品的自豪感和成功感。
。ㄎ澹┱故九_
以《朵朵團花開》為主題進行展示。
設計意圖是:讓學生在自評、互評的過程中大膽向他人展示并描述自己的作品,同時教師耐心地聆聽他們的發言,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隨時贊賞其富有個性的表達和創作。通過這樣的交談方式,學生便學會了如何欣賞作品、如何發現作品的問題及如何評價作品。
五、板書設計:
百變團花
剪紙方法:折 畫 剪
剪紙符號
這樣的板書設計充分體現圖文并茂、直觀明了、生動有趣,既符合低年級兒童的認知特點,又體現本課教學內容,對本課教學也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